刚结束了术后一年的复查,省肿瘤医院的胃肠外科主任判断,我可以停药了。

看着家里收藏的空药盒,我觉得应该写点东西给果壳病人,也不枉得了一回罕见病。



胃疼,我选了个最近的医院做检查

事情要从去年夏初我人生第一次胃镜检查说起。活了40年,虽然我经常间断性胃疼,但之前从来没做过胃镜,因为害怕!只在好多年前通过钡餐检查诊断过胃炎,没啥大毛病就一直对付着。

直到那阵子我被时断时续的胃疼、胃胀折磨了月余,在老公的一再提醒和督促之下,我不情不愿地去了附近一个私立三甲医院做胃镜检查。

选了这里,一是因为相对人少,不用预约当天就能做完,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离我住的公寓最近,步行5分钟就到,我懒。

这是我走的第一段弯路。



发现一个瘤,却没人知道是什么

挂过号,我跟医生说想做个胃镜检查一下,当时想着大概率是胃炎发作或者是胃溃疡,做个检查、开点药就可以回家交差了。

躺上检查床,我发现自己忍着恶心、流着眼泪、含着胃镜管子的时间远超其他患者,可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忍着不吐已经耗费了我大部分理智,残存的注意力让我听到操作胃镜的医生出去叫了人过来。

几个医生研究了半天,含着管子的我觉得像一个世纪那么久(开始了,这是第一个“世纪”)。我依稀听到几个词“光滑的”“有点大”“硬的”。

终于做完,我真恨不得马上拿了报告滚回家,结果却被留在最后。别人都是自己到护士站取单子,而我则是隆重地被医生亲手送上片子。

医生指着照片上我胃里的一大块肿包说了半天,大意是这个“隆起”的直径接近6厘米,无法判断是长在胃里,还是从胃外面压迫了胃壁造成的,而且肿块是硬质的,不好直接取样做病理。不过医生安慰我说,从这个光滑的表面来看,应该不是什么“坏病”。



第一次胃镜检查结果丨作者供图

这下事情有点麻烦了,伸手比划了一下6厘米大小,我感觉可能不是开个药就能解决了。

接下来继续检查了CT,我的内科医生拿着胃镜和CT片子下不了结论,把我送到了走廊尽头的外科诊室。接诊的外科医生扫了一眼胃镜结果,然后开始端详片子。毫不夸张地说,他对着CT片子看了超过5分钟,期间一句话也不说,就直盯盯地看片子,甚至还掏出了放大镜。

我忐忑地坐在旁边又等了好像一个世纪那么久(第二个世纪),结果他的结论也是——不知道长在胃里还是胃外。好在,他也轻描淡写地跟了一句,“一般这样良性的可能性大”。

出了医院我就给老公打电话吐槽,虽然这医院是私立的但也是三甲啊,怎么连我是啥毛病都看不出来啊。我俩研究了一下,决定再去公立大医院看看。

回过头来看,那次没有确诊是因为我患的是罕见病,那家医院接触的肿瘤患者毕竟没有省肿瘤那样的专科医院多,所以这也是很正常的。



CT检查结果丨作者供图



看完内科看外科,这个瘤长在中间

接下来我又走了第二个弯路——再一次挂了内科。内科医生给我开了一个超声波胃镜检查。40年没做过胃镜的我,在这半月之内连做了2次,不,是3次,因为超声波胃镜要下2次管子。

这一次,我经历了第三个世纪——我眼含热泪含着管子的时候,医生打电话叫我老公把CT片子送进来。他们凑到一起举着片子,比对屏幕研究了好像一个世纪那么久。

等检查结果出来,已经快到医院下班的时间了,内科专家的结论是应该是个良性的瘤,但是不管啥瘤,超过5厘米这个尺寸都要尽快手术,于是他给我退了号,建议再去外科看看。



超声胃镜检查结果丨作者供图

我俩飞奔去外科诊区挂上了号,结束了第二段弯路。

外科医生仔细看过胃镜结果后,我听到了一个从未听过的名词“间质瘤”。折腾了半个月,主角终于姗姗登场。

无知且心大的我听到病名是瘤,“哦”了一下就放心了,只记住医生说,“胃疼是胃炎造成的,间质瘤不疼”,其他都没往心里去。

医生说由于我之前都没做过胃镜,无法判断这个瘤的生长速度,达到5厘米以上属于较大的,应该尽快手术,最好现在就办住院手续做术前检查。我还顺嘴问了一下不手术行不行,得到了不行的肯定回答。

医生又说,手术之后还要做基因检测,然后要根据情况吃格列卫。老公的神色马上变严肃了起来,而我还在梦游状态:

“什么检查?”

“基因检测。”

“做那个干啥?”

“看肿瘤核裂变系数判断危险性。”

“还吃啥药?”

“格列卫。”

“啥药?”

“靶向药。”

后来老公忍无可忍地给我解释,“靶向药,就是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那个药,格列卫”。

靶什么靶我不知道,但药神我知道。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好像有点严重,不单要做手术,还要吃那个超级贵的药?那个电影里的药不是治白血病的吗?

因为女儿马上就要中考,而医生也说手术不差这几天,我们就约定下个月再来定手术的事。



我终于开始害怕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切正常地该吃吃、该喝喝,几乎忘却了自己是个病人。反射弧异于常人的我,大概一周之后才突然来了好奇心,想了解这个间质瘤到底有多严重,于是开启了网上看病模式。

果然上网查病,绝症起步。满眼全是死亡率、复发率的可怕字眼,我终于,终于,开始害怕了:我好像得了一种会死人的病。

这种全名叫胃肠道间质瘤的病,是上世纪80年代才定义的。“到底是长在里面还是外面”的终极难题,可以通过它的名字简单解释,间质就是长在中间,不是里也不是外。

这是一种交界性肿瘤,不像我原来对医学概念的误解“良性就叫瘤,恶性就叫癌”,它既是良性也是恶性,要划分高、中、低危险度。瘤越大、基因检测核分裂象数量越多,危险程度越高。

而我这个长在胃小弯处接近6厘米的瘤,显然是一脚已经踏进了“危”,而最终结论,还要等切下来经过基因检测分析才能确定。

本来我还想等到女儿中考结束了带她去旅游,反正医生也说了不差这几天。但老公激烈地反对,他说瘤已经这么大了,手术不能再拖。于是7月初,我乖乖地打包行李住进了省肿瘤医院,开始各种术前检查。



我就是这条GAI最浪的仔

直到7月10日,当我整个人被打包推上手术床,看着手术室里的天花板思考人生的时候,我还得觉得这事的发展如此不真实。

麻醉医生熟练地给我盖上面罩,亲切地告诉我困了就睡,我还眨巴眨巴眼睛想我不困……下一秒,我就眼前一黑。等我再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回到病房了。

手术前医生曾经告诉我,如果瘤体过大,可能手术过程中要从微创改成开腹方式,还好,腹腔镜微创手术顺利完成。 

这就是我的间质瘤丨作者供图

基因检测的结果确认了我这个就是间质瘤,核分裂数是5,综合生长位置、瘤体尺寸等判断,属于中危型。同时,还是占比不到20%的、全部基因都不突变的“野生型”。

这家伙,我瞬间就感觉如果买彩票应该能中大奖,毕竟这个机率够低——罕见病里的罕见型。周遭熟悉的人听我讲过这病之后,都会感叹一句,“啊,真是从来没听过的病呢”,然后再加一句,“你可真不像病人”。

当然不像,我心态爆炸好啊,住院期间可是天天活蹦乱跳、没事儿人一样的。但在心底深处,自从开始“网上查病”,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绝症病人看待了,还是挺害怕的,只是表现出一副完全不CARE的样子。

甚至手术前一天等待护士下PICC管的时候,我还顺手开了一局游戏。结果刚开我被带去下管,回来发现果然被队友举报了。所以亲爱的们,当你们上分遇到队友挂机的时候,请不要一味责怪,毕竟TA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做术前准备,而不得不暂时离开心爱的峡谷。



病理检查报告丨作者供图



药神里面的神药

术后一个半月,我的指标都差不多了,就开始了靶向药的治疗。

之前确实有点被药神电影吓到了,当我听医生说服药一年再观察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需要卖房卖车吗,不吃行不行?没钱我治好了也活不下去呀。

医生给我们讲,由于间质瘤对化疗不敏感,所以术后基本是不采用化疗的,而是用靶向药伊马替尼,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神药格列卫。这个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神效,对间质瘤一样是对症神药。

它在电影里有个化名“格列宁”。在我办理用药援助申请的时候,激动地一边念着格列卫,一边抖着手把药名也写成了格列宁。

在医院和慈善总会的帮助下,我办好了买药和赠药的一系列手续,不由得感叹,之前不了解的事情真是太多了。这种药物的援助项目2003年就在中国正式启动了,我享受的是买四赠八项目,就是我自己买四个月药,中华慈善总会免费赠送八个月药。这样一来,昂贵的药费就得以大大缓解,真是不知道挽救了多少需要靠靶向药的患者生命。

我吃了一年的靶向药,中间按医生的要求每个月验血,每四个月复查CT,结果都很好,现阶段我很健康,可以停药了。



中华慈善总会援助项目丨作者供图



这药,还有美白的副作用?

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大到难以描述。我在医生办公室里,亲眼见到有患者讲述因为吃靶向药副作用太大,不得不停药或换药。而我自己在习惯了眼睛肿、脸肿等副作用之后,就没有其他不适之处了。

一年下来,很多熟人看到我都说我变白了。于是我又开始网上看病,虽然没找到啥有用的佐证,但确实发现有很多人在搜类似“吃伊马替尼皮肤变白”的关键字。行吧,就当作是上天给了我一个彩蛋吧。

我跟老公开玩笑说,以后不吃药了会变黑的呀,不如继续吃下去吧。老公送上一个超大白眼,啥美白药能有这么贵。

现在的我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接下来只需要按医嘱定时复查即可。当然,医生也叮嘱了一句,接近五年的时候,要加强检查、缩短间隔时间。目前来看一切正常,不代表就没有复发的可能,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我头顶。好在我别的优点不多,乐观要占一大点。

过去这一年来,无数次跟老公一起复盘治病的过程,我总会庆幸自己的幸运,要不是因为胃炎而去检查胃镜,可能还不会发现已经长到这么大的瘤。如果没有医保、没有赠药,亦或在用药过程中产生了不耐受,可能我也不能顺利完成一年靶向药的治疗。

最后,希望跟我一样被胃不舒服困扰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去做个胃镜。虽然胃疼可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有些大毛病趁着胃疼被发现,也算是中奖一样的幸运呢! 

医生点评

周易明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胃肠外科专业组副主任医师

顾名思义,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Tumor,GIST)是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从食管到肛门的整个胃肠道都有可能发生GIST,最常见于胃(40%~60%),这也正是本文作者患病的部位,其次是空肠或回肠(25%~30%)。

在过去,部分GIST因其“温和”的特征而曾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如今医学界已经明确,其实所有GIST都具有潜在恶性,不适合简单地用“良性”或“恶性”来描述。一句话概括就是:虽然GIST被称为“瘤”,但有时恶性程度也很高。当然,相较胃癌来说,GIST的总体疗效和预后还是要好得多。医生常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是否破裂来评估GIST的“危险度”,本文作者的危险度分级就应属于中危。

较小的GIST大多无症状,但大于5厘米的病变可在黏膜形成溃疡,常发生出血,其他症状可能还包括厌食、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和疼痛等。作者的病变已接近6厘米,尚无明显症状,仅因“胃疼”等普通胃炎症状行胃镜检查,从而发现肿瘤,实属幸运。

诚如作者一开始的就医经历,仅凭常规胃镜检查不能准确区分肿瘤生长在胃壁“内”还是“外”。而随后做的超声内镜检查即对确定此类肿块的特征有重要作用。而作者在术前的检查中未行组织活检,这也正是因为GIST并不位于胃“内”,常规的内镜下活检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组织以明确诊断。

作者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2厘米的GIST都应手术切除,≥5厘米的肿瘤恶性程度一般较高,应尽早手术。作者的肿瘤其实已经有一定的自发破裂风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到过4厘米的胃间质瘤有既往自发破裂的痕迹),而一旦间质瘤破裂,其复发风险会大大提升。作者因为女儿考试延后手术情有可原,但还是不推荐类似的做法,幸而作者后来没有因为旅游再次推迟手术。

胃GIST手术通常不必切除全胃,多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式,而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很多患者的间质瘤可以在腹腔镜下切除。作者即接受了这种术式,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已完整切除。

术后则轮到了药物登场,伊马替尼(也就是作者说的“格列卫”)是中高危GIST术后的标准辅助治疗药物,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靶向药物需参考肿瘤的基因型,而本文作者是仅占10%~15%的“野生型”GIST(KIT/PDGFRA无突变)。根据国内最新的诊疗指南,患者符合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标准,疗程为1年(高危者3年)。

今天,对于GIST还没有确切的“预防”手段,我们能做的就是有不适症状尽早就医。正如作者从就诊经历中获得的启发,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就医时推荐先到外科排除肿瘤性病变,如果排除肿瘤后再到消化内科就诊。

最后,正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对患者和家属强调的:所有的胃肠道肿瘤都能通过针对性的胃肠镜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甚至将其扼杀在恶变之前。所以,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要尽快去做胃肠镜检查,无症状者在40岁后,也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接受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