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的主题,略微有点重口味,但我相信能坚持看到最后的,一定会收获满满。
好,这里是分割线。

提起拉屎,大家是不是就已经皱起眉头了?似乎空气中还隐隐飘来难受的味道。
毕竟应该没人对粪便这种东西,存在美好的幻想吗?!

光这样说,机哥已经觉得它们的研究过程比较艰辛、有内味儿了,毕竟日日夜夜都要对着数不尽的……


用粪便造水喝
没错,虽说大部分人抗拒接触粪便,但有人已经喝过粪便提纯后的净化水。
而其中最知名的,当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啦~

可能会有机友好奇: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喝那玩意干嘛?


甚至在2011年,盖茨基金会还发起一项叫做“厕所创新大赛”的活动,目标是:
研发可以独立使用,不需外接水管、下水道或电源,就可以把人体排泄物转变成能源、洁净水或养分的马桶。
而在2018年,比尔盖茨举行“新时代厕所博览会”,一次性展示这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如果说当今社会,谁对粪便最执着,比尔盖茨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话不多说,咱们先看看东西。
比尔盖茨展示的马桶里,其中有一款叫做 Nano Membrane Toilet 。
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不需要用水来冲厕所,并且还能反过来给你制造水。

机哥去瞟了一眼,发现当我们拉完粑粑时,Nano Membrane Toilet 就把马桶内部倒转过来,再加上有一个类似“雨刮”的东西,把粑粑全都掉进去下层的处理空间。



嫌这个还不够高级?


不仅能够提取净水,而且还能把咱们拉的屎,分解为肥料和氢气,用于农业和工业。

值得一说的是,ECO-SAN 现在已经被真真正正做出来了:

看这图片,机友们应该大概猜到为啥比尔盖茨这么执着于搞马桶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马桶很常见。但全球有数十亿人用不了,即使是那些贫穷国家中还算好的,他们负担不起建造去污系统的费用,这就导致了疾病的蔓延,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去处理那些排泄物。
这也是为啥,他不仅希望马桶能够自动处理粪便,而且还无需额外的水、电。

机哥看到他的原话是:味道并不比任何瓶装水差~
嗯?我都帮他想好广告台词了:马桶水,有点甜!


前几个月,轰轰烈烈的“月球马桶”设计征集活动,大家还有木有印象?
就是因为太空中资源特别少,所以希望能够把宇航员的粪便再次利用起来。

说到我们在国际空间站的尿液,今天的“咖啡”或许就是明天的咖啡!
这乐观的心态,才是硬核玩家啊!
只是机哥怎么感觉,自己手中的热咖啡,现在已经不香了。


燃烧粪便来跑火车
什么?屎还能当燃料?以后不用加油、加气,而是加粪便吗?
莫急,咱们先看看是什么一个情况。


它一节车厢能够搭载 120 名乘客,时速最高能去到 80公里,但这还不是重点。

那好,现在问题来了,你们猜猜看,生物甲烷是怎么来的呢?
生物甲烷来自多种废物,包括农作物残余物、污水污泥、动物粪便和食物垃圾,它们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

也许是看到 BioUltra 这种火车的前景,不仅燃料来源丰富,而且还环保,所以英国计划在 2040 年前,慢慢淘汰以前的内燃机车,转向使用这种由生物甲烷、氢气和电池作为动力的列车。


像 BioUltra 这种新型火车,续航里程可达到 3200 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直接烧屎味的气体,不对气味进行处理,能坚持下来,机哥敬你是条汉子。
嘿嘿,现实里,上面这种事情没有发生。毕竟科学家和工程师也不是吃素的,自然有它们的解决办法。
第一个原因是,经过微生物分解粪便产生的生物甲烷,是无味的~


按照我的理解嘛,至少是目前,还没做到火车一边跑、一边把粪便转为生物甲烷,而是事先在车站处理好粪便,再把生成的生物甲烷注入火车。

当然啦,其实除了作为火车燃料,也有科学家在研究怎么把粪便转为平常小汽车用的“汽油”。
比如说在 2016 年时,美国就有科学家发现,只要把人类的排泄物,用每平方英寸 3000 磅的压力处理,然后放入反应容器中以约 660 华氏度高温处理,就能分解为生物质原油,变成水液状态。


除了造水喝、造燃料,可能很多机友不知道的是,粪便还能治病,但过程有点重口味。
把粪便移植到体内
咱们肠道里有很多肠道菌,但有些病患得了某些疾病后,可能会出现因为缺少或者缺乏肠道菌而得到某些消化道疾病。
后来就出现了一种叫做“粪便移植”的治疗手法:


其实理解倒不是很难理解。

当然,机哥今天看到国外还有人在讨论,既然粪便也能像器官那样移植,那么怎么合理合法化呢?怎么监管呢?

这引发的一大堆问题,至今好像还没一个定论。
毕竟粪便在很多人眼中,不算是很珍贵的东西嘛~
不然也不会有人天天在骂:


但是,机哥要说但是了。
从今天的种种案例能看出,哪怕像粪便这种,被大部分人厌恶的东西,在某些场合,它依旧是个“香饽饽”。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也许永不过时。

净化水马桶被研究出来,背后需要测试多少次?燃烧粪便气体来跑火车,背后需要试验多少次?把粪便移植到体内,背后需要实验多少次?
机哥确实很难想象出来,他们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但也不得不感慨,之所以我们生活能变得越来越好,都是有人在默默付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