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行踪成谜,媒体报导又传出中国政府有意迫使马云交出旗下蚂蚁集团搜集到的消费者数据,以打破该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垄断。

《华尔街日报》1月5日独家报导,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试图让马云分享他旗下庞大的金融科技事业所收集到的消费者信用资料。

消息人士表示,当局提出两个选项: 一个是要求蚂蚁集团将资料转移给中国人民银行运营的全国性信用系统,另一个则是要求蚂蚁集团分享数据给央行实际掌控的信用评等公司。

该消息人士表示,虽然蚂蚁集团和中国其他七个数据公司都一样是该信用评等公司的股东,蚂蚁却从未交出数据。

《华尔街日报》报导,监管机构认为蚂蚁金服通过从支付宝等应用程序获取的大量个人数据,对小贷公司甚至大银行拥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在中国,支付宝有10亿名使用者,累积大量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借贷行为与贷款记录资料。

凭借这些资料,蚂蚁已经从大约100家商业银行取得大部分资金,也已经向5亿人发放了贷款。这种安排让银行承担了借款人倒账的大部分风险,而作为中间人的蚂蚁集团却将利润收入囊中。

虽然这种商业模式对公司有利,但也已经证实对国家金融系统有害,因此现在中国政府希望扭转这种商业模式。《华尔街日报》引述熟悉监管机构政策的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想要限制蚂蚁集团以银行角色放款,也计划打破该公司对消费者数据的垄断。

马云始终拒绝分享数据

多年来,以央行为首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一直试图效仿美国Fair Isaac Corp.所创建的FICO评分,在中国建立一个让放款人更能评估借款人信用的评分系统,借此扩大公司和个人的融资渠道。这也是政府近日推动“数字治理”(digital governance)的政策一环-利用数据和科技加强对社会和经济的控制力。

然而,马云多年来却都拒绝配合政府。作为中国“创新”的代名词,马云虽在过去多年利用公司搜集的数据协助当局打击罪犯、让异议者噤声,甚至利用追踪联络人的功能协助当局控制新冠疫情,马云却始终拒绝让监管机构取得更多蚂蚁集团掌握的个人信用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也推出了个人信用评级的公司“百行征信”,控股股东是由央行监管的国家互联网金融协会。该公司还邀请马云的蚂蚁、以及旗下拥有微信的腾讯和其他六家公司成为百行征信的小股东。

当局的最初想法是,让蚂蚁等公司分享他们用户的信用资料,开放给全国的金融机构访问。早在人民银行推出百行征信的三年前,蚂蚁集团就在2015年创建了自己的信用评分系统“芝麻信用”,协助没有在其他地方建立信用资料的个人或小商家进行评级。

但是中国官员们与顾问说他们的计划失败了: 蚂蚁集团以维持市场竞争力为由,拒绝贡献数据。随后芝麻信用的规模又再度扩张,甚至用手机充电器、脚踏车、汽车等物品奖励信用评等优良的使用者。

马云下落不明

据中国知情官员透露,马云去年10月底公开抨击中国金融监管政策一事激怒了领导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甚至亲自出面叫停蚂蚁集团的IPO计划。消息传出马云在事后被监管机构约谈时,提出只要国家需要,“政府可以拿走蚂蚁集团的任何部份”。12月,央行为蚂蚁集团制订了整改计划,当中要求蚂蚁必须获得个人信贷业务的所有牌照。

马云在去年10月底出席论坛痛批监管当局后,就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引起各界怀疑马云“被失踪”。1月5日美国媒体CNBC引述消息人士报导,马云只是保持低调,没有“被失踪”。蚂蚁集团近几周缩减了业务,降低部份借款人的信用额度、也移除了某些监管者不支持的线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