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早些时候,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就通过了《对外关系法案》(Foreign Relations Act),授权联邦政府废除被认为有害的,各州、地方政府或高校与外国签订的协议。该法案为从提出到通过只用了4个月,异常顺利。
由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此前曾批评维州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协议侵犯了国家利益,该法案的通过也令维州与中国的合作成为众矢之的。而此次废除维多利亚州和江苏省的科研合作项目,也是以此法案为依据。
事实上,针对江苏与维州这份规模微小的合作发起质疑,很明显是一场象征性举措,其政治姿态的意义远大于实质影响。本次事件可以看做是莫里森对5月以来的中澳“贸易战”的后续反制。中国先后限制或禁止了澳大利亚大麦、牛肉、龙虾、葡萄酒等产品的进口,12月24日,中国又以检测出害虫为由,宣布禁止澳大利亚原木进口。莫里森政府倘若针对江苏与维州的合作采取限制性措施,也大概将是一系列影响由浅至深的举措之开始。
从澳大利亚国内角度来说,反华情绪因疫情原因本就存在,中澳关系因香港2019年反修例社运、疫情源头、澳大利亚对华对美取态、中国企业在澳权益等一系列事宜而陷入低谷。中方为保护国家、企业和国民侨民的权益,为不让澳方过度配合美国损害中方利益,对澳大利亚采取了压制性措施。莫里森政府作为国家执政党,既不能形成“应对中国施压毫无还手之力”的形象,又要面对国内反对派的压力,是以如今这种象征性反制便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就国际角度而言,澳大利亚面对同时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巨大地缘压力,显然仍未能找到最合适的自洽方式。本月早些时候,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份共同开发网络攻击训练平台的双边协议;澳在近期又高调宣称将与美国共同研发超音速导弹;在过去的两年,美国联合“五眼联盟”成员国禁止华为参与当地5G建设。在各国皆持观望态度,连美国自身也未全面禁止华为参与美国5G建设的情况下,澳大利亚主动充当“马前卒”,于2018年发出针对华为的5G禁令,成为了中澳关系逐渐僵化的阶段性开端。
2020年11月27日,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几瓶葡萄酒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超级市场出售。(Getty)
而今想来,莫里森政府亦想改善中澳关系,否则近期也不会一再抛出橄榄枝,呼吁中方不要再对澳方冷脸相对,应恢复高级别官员对话;即便两国于11月底因中方批评澳军屠害阿富汗平民一事而再度陷入低谷,莫里森也很快重申希望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称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互惠互利。不过,在近两年于中美问题上“过于莽撞”的决策之后,莫里森政府已经将自己摆在一个尴尬处境,不仅无法改弦更张全面与一个对自己施压的中国交好,毕竟这无异于承认自己犯下错误,将在国内面临舆论和反对派的全面攻击,且还要于国外面临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压力。
所谓一招棋错,满盘皆输。莫里森政府如今间于中美之间所面临的窘状,本质都源于其两年多以前的莽撞选择,美方和中方都会向澳大利亚施压,国内反对派也自然不会放过攻击莫里森政府的机会。所以,对莫里森政府而言,如今最好的方式,只能是一面摆出这种象征性措施,证明自己坚守澳方立场;一面向中国呼吁重修旧好,持续寻求对话的机会,避免中国向更多澳方利益发起压制;另一面等待特朗普这个“最大麻烦”的卸任,指望继任的拜登政府不再向澳大利亚施加那么大的地缘站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