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司负责对台工作的中国大陆国台办和中共两大官方媒体演了一出“双簧”,以问答的形式抛出了北京将制定《国家统一法》的话题,制造议题,引导议题意味明显。然而,作为对台的职能机构,国台办一直以来都在扮演两岸间的桥梁角色,在台湾问题上更趋向于温和。因此, 国台办在大陆被一些网民戏称为“跪台办”,认为对待台湾只知道让利,有过度的政策倾斜。在两岸关系紧张的当下,国台办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尴尬。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既未承认、也未否认大陆是否将制定《国家统一法》。(微博@国台办)

在12月16日国台办举办的同一场记者会上,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和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分别就“以武促统、以武促和”和大陆可能推出《国家统一法》进行了提问。国台办既未承认、也未否认的回应,迅速让大陆将制定《国家统一法》成为两岸间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少舆论解读认为这是中共官方有意提前放风,以“制造议题”,为《国家统一法》的制定和出台造势。

国台办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的机构。一直处在大陆对台工作的最前沿。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朝野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同仇敌忾,寄望国台办能够挺直腰杆,冲锋在前,更具有斗争精神。另一方面,国台办沟通两岸的职能,又要求它放低姿态,更多地扮演“好好先生”,以疏通两岸沟通渠道。是进是退,是强硬还是温和,中间的尺度十分难以拿捏,对于国台办来说,是个难题。

同样的问题,中国外交部也曾面临这样的两难和尴尬。曾几何时,中国外交部不断收到民众,甚至一些“老同志”寄来的钙片,讽刺中国外交部只知“抗议”的软弱,寄望其挺直腰杆。今天,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打压和制裁,中国外交部展现了更具斗争精神的一面,被一些网民“战斗部”,西方媒体则谓之为“战狼外交”。

当然,并不是说国台办要效法外交部,而且国台办也在两岸沟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软硬的尺度,在推动两岸统一上扮演更多角色。比如,此番《国家统一法》的议题,国台办其中一项职能就是:研究台湾形势和两岸关系发展动向;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草拟涉台的法律、法规,统筹协调涉台法律事务。在观察人士看来,鉴于当前紧张的两岸关系,完全没有必要通过与新华社一唱一和来“制造议题”,如确有其事,莫如直接公开,遮遮掩掩反而有舍本求末之嫌。当前两岸关系之下,国台办通过放风的方式来试探台湾的反应,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多此一举。

过去4年,中美冲突愈演愈烈,台湾成为双方战略争夺的焦点,而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蔡英文的连任,让原本就进入到冰河期的两岸关系,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台湾的民意调查显示,从1991年到2018年,27年间,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台湾人,从13%,增加到75%;认为自己也是中国人的台湾人,从73%,下降到10.4%……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失去对两岸同为一个国家的认同感。

这一局面,显然很难通过温和的手段改变。过去一段时间,大陆不断推出惠台政策,为台湾的农产品滞销,为台湾的经济困局排忧解难……但成效未彰。两岸和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国台办自然应该因应情势,作出调整,聚焦于实现两岸统一,而非刻舟求剑,陷入“和平统一”的藩篱无法突破。在台湾社会看来,国台办所代表的就是大陆政府,是中共的传声筒,普遍持负面观感,即便再如何“委曲求全”,固有的认知偏见也无法改变。



2020年12月4日,中国国台办官方微博“国台办发布”发布了一张有关中国宪法的海报。(微博@国台办发布)

另一方面,对北京来说,统一势在必行。2017年的十九大,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分两阶段达到现代化强国,敲定了完成国家统一的时间表。2019年初,又进一步抛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橄榄枝。但过去将近两年时间,并未得到有效的回馈。

因此,国台办的工作重点,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台独势力放狠话的层面,而应该更为具体的在推进两岸统一进程上着力,比如之前公开宣布制定台独黑名单,就是实质性的举动。一直弱势存在的国台办,能否在推进两岸统一的议程上应该主动出击,扮演更多角色,以化解当前被动应对的局面,这可能是国台办当前以及未来需要认真考量的。

在当前的两岸关系紧张情势,以及未来两岸和统可能愈发渺茫局面下,如果国台办依然故步自封,不主动作出改变,恐怕难免陷入港澳办的覆辙。2020年2月13日,中央港澳体系进行的重大结构性调整。近些年陆续出现的占中、修例风波等事件,让中共高层意识到原有机制和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当时,多维新闻就曾分析指出,在对台工作和台湾问题上,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