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拍摄,19年拿龙标,21年公映,到现在再来回味或许《生生》的确等来了一个合适的档期,作为一部临终关怀题材的影片,它提示着一个温情而又残忍的事实:我们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直播与短视频的影响流塑造着当代的媒介环境,对于行将离逝的老太太及其后人而言,它们更重要的价值是“索引性”——提示着亡故之人曾经存在过的事实。


01追求一种自由


前一个“生”是指生命的静止状态,后一个“生”是力求生存下去的执念与渴望。


两对母子/母女的关系探寻,很多欲言又止的故事细节没有展开,最后都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和解,向死而生或者生而孤独,回到了珍视身边人、心态积极的基调上来。个人感觉影片的剪辑过于凌乱,略有些不知所云。不过胜在主演的真挚细腻,用心去诠释每一种状态。



其实影片选取的人物关系还算有趣,镜头长时间跟随着老与青的人物组合,抽空了最是苦熬的中年人。老太太在生生这里,获得了关于死亡的经验(生生向其言说哥哥的死,令她怅然若失),而生生又从老太太的死亡事件中,获得了生的希望(雨中寻母,并郑重地与哥哥道别)。


所有的情感,都蛰居在对于空间的感知与体认里,或是物理的故居,或是赛博格的社区,逝者已矣,爱却生生不息。遗憾的是,影片在执行层面上还差了一点意思,只能算是习作的水准吧。



电影开场,莉莉奶奶的生与死(直播视频),生生哥哥的死与生(闹鬼),通过蒙太奇完成生死间的跨越,现实与虚幻以直播架起桥梁。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每个人关于生都有着一丝执念。生生通过莉莉奶奶回忆着哥哥,每次落入困境时母亲都不在身边。


母女间的角色仿佛有一种互换,母亲让女儿追求一种自由。


02爱是死亡的羁绊?


以温情去解读死亡,电影的两个色调非常明显。



以平静去面对死亡,能感受到安邦想要建立的风格,但色彩并没有给出多统一。导演在家庭题材,显然有自己的观点和深藏的价值,但是两个人物塑造还稍欠佳。一个是女儿,一个是生生的母亲角色。


“活过一百天”,日历一天天撕去,生活一日日翻页,一年有365个一百天,人一生又有多少个一百天呢?



生活总得继续,爱是死亡的羁绊,我们却总将爱掩于口齿,匿于绕指柔肠间。影片平淡得仿佛没有高潮,两人横亘五十多年的时光,打羽毛球、看电视、聊天。


生生总是穿带有“忠孝”二字的校服,不喜多言,整个人也是淡淡的,带着不属于那个年纪的忧伤,就连最后的在母亲怀里的恸哭都带有一丝克制。


当失去哥哥的小男孩生生,遇到人生进入倒计时的莉莉奶奶,两个人相伴相知到最后分别的经历,让生生终于明白了死亡意味着什么。



而用好好活过一百天的“抗争”去回避女儿的照顾和对死亡的恐惧的莉莉奶奶,在生生的影响下终于变得坦然。生生与妈妈、莉莉奶奶与女儿,他们各自把内心的真实情绪藏了起来,却把彼此推得更远。


当这两对母子/母女敞开心扉,更勇敢地去面对死亡/分离,才让彼此的爱自然流淌。鲍起静饰演的奶奶,从开始的神采风扬到最后的垂垂老矣,表演很有层次。喜欢电影用舒缓平静又细腻克制的风格,去表现原本沉重的题材,还有恰到好处的留白,给了观众更好地去共情和回味的空间。



03珍惜好当下的时光


没看这部片子之前,从片名和宣传海报感觉到的应该是挺温暖的。


一个患了癌症,想把在人世最后一段时光,活得快乐精彩的奶奶,和一个内心缺爱的孩子的生活点滴;一个单亲妈妈每天晚班,精疲力尽竭力地生活为了给孩子基本的保障;一个即将离世的妈妈积极生活,努力照顾好自己,不给女儿添麻烦。


一个孤单的小男孩,丝毫没有笑容,每天就在吃饭睡觉学习中等爱。



一个忙碌于自己的工作的女儿,疲惫应对生活压力,没有时间去享受爱情亲情;看到最后,与其说好好再见,不如说是好好活着,在活着的时候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关于死的电影,也是关于生的电影。人如何面对死亡呢?活着的人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呢?死亡是一个瞬时的动词,但也将会是一个伴随的形容词。活着的人与它伴生。本片的演员都很有状态感。


我尤其喜欢演莉莉奶奶的女儿的那个演员状态。她只要站在那里就可以看出内心的复杂情绪,不露声色的表演。



用人生的序幕初开连接行终将晚,站在生命的终点回望开路、对话往昔,用一种回环式的结构呈现人生起点与终点处,对待死亡与生命的态度,人生两端的我们,却有着同一种的孤独。


对照与回望形式与框架的搭建,背后的支撑是剧作层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那份深沉情怀。


04生老病死总要释然


伴着雷光下舒缓的音乐结束了观影,眼泪才渐渐收住。在这个故事中看到很多身边人的影子,他们平凡善良,总愿意为别人考虑,生活往往平淡带着苦涩。老人得病后的心态,还是让人感动,撕着日历倒数的日子中,她到底在想什么?



怕麻烦女儿又怕女儿担心想着直播女儿,就可以看到她。全片以男孩的视角看到了老人的生活,也影响了男孩的想法,更好地面对了死亡和母亲。或许,我们终要自洽,接受,释然。


台湾电影对感情的表达往往都是比较细腻,《生生》也是,影片通过一老一少对亲情,生命的不同感悟而产生的年代,碰撞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人都是要往前看的,台湾电影不光感情处理得好,电影里的风景也很美,希望有机会去台湾感受一下片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