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自“明叔杂谈”,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世界万事,都不能偏离一个“理”字。
日前,演员易烊千玺在巨大的“争议”声中宣布,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
这个世界上有争议并不可怕,通过争议把道理讲清楚,也是全社会达成共识的一个过程。
我本身对演艺圈的事情不感兴趣,但易烊千玺“考编”引起巨大争议,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演艺圈内的事情,而是一个公共舆论事件。
根据常识,易烊千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报考国家话剧院完全是专业对口,也是他自己的个人选择,理应受到尊重。
但是,为什么此事会引起巨大的争议呢?
原因就在于,有人把易烊千玺报考国家话剧院简化成了“考编”,甚至把易烊千玺为了追求自己职业发展而做出的个人选择,当成了他利用个人社会影响力去破坏规则,在全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为自己谋取一个“体制内铁饭碗”的行为。
此前,已经有很多人“炒作”,2022年是“史上最难毕业季”。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面临找工作的难题。公务员、有编制的工作、体制内的工作,因其稳定性,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易烊千玺“考编”,似乎也进一步强化了一种认知——“世界的尽头是‘考编’”。
于是,一些人认为,易烊千玺作为一个“顶流”公众人物,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这个时候还要跟千千万万为找工作而挤破头的普通人一起,去争夺一个“编制内的工作”,实在是不应该。
还有人质疑,易烊千玺“考编”的程序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存在特权、腐败等因素。
确实,如果一个普通人在“史上最难就业季”中,连找一个工作都很难的时候,一个知名演员却能凭借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轻轻松松搞定一个令无数人艳羡的“编制内的工作”,这确实会让人觉得很不公平。
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首先,易烊千玺报考国家话剧院,完全是专业对口的个人选择。
这就跟学了外语、国际关系等专业的毕业生,最后选择报考外交官或者是国际新闻、记者一样。
这是最正常不过的职业选择了。
易烊千玺报考国家话剧院之所以引起争议,不过就在于他是一个名人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名人就不可以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了吗?名人就不可以报考体制内的工作岗位了吗?
请问,我们国家有哪一条法律、有哪一条法规有这样的规定?
我们一直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所谓的“人人平等”,应该是真正的“人人平等”,不能是由某些人、某些群体来定义,哪些人可以享受到这种平等,哪些人不应该享受到这种平等。
如果仅仅因为对方是名人,或者是因为对方家境很好、拥有更多的财富等,就宣布,对方不应该报考体制内的工作,这完全是一种道德绑架。
其次,如果有人质疑易烊千玺这样的公众人物报考国家话剧院存在特权、腐败问题,对其他普通人造成了不公平,完全可以监督、举报。
但问题是,易烊千玺的回复说得清清楚楚,几轮考试、面试都合法、合规。
至于还有人说,国家话剧院的考试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安排笔试等,这更离谱了。
国家话剧院是一个专业团体,他们知道怎么才能选出自己最需要的人才。
只要这种选拔方式是公开、透明、公正的,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就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有人觉得国家话剧院的考试方式太简单了,那他可以自己去报考。
最后,如果因为仅仅引起争议,就放弃沟通,就不敢坚持原则,这种“和稀泥”的做法也存在巨大的隐患。
任何一个社会,不要引起无谓的争议,但也绝对不能害怕争议,关键在于,处于争议中的人和事,是否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检验。
如果经不起质疑、经不起检验,那就说明这样的人和事本来就站不住脚,外界质疑发挥了很好的监督、纠偏作用。
但如果针对公众的质疑,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为什么要回避争议呢?
易烊千玺在争议中宣布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我们可以说,这是他顾全大局、照顾某些人心理感受的表现,他自己主动这么做,没有问题,但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用莫须有的质疑、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逼着他放弃“考编”。
我们谈论尊重并保护易烊千玺追求个人职业发展的权利,并不是在维护一个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权利,而是在维护一种制度、规则的公平性。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在维护每一个公民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去追求自身职业发展的权利。
如果今天有人因为易烊千玺太有名而逼迫他放弃“考编”,那么,未来还有多少人可以找到多少理由,去逼迫一个人放弃追求自己职业发展?
另外,我迄今工作二十年,前十二年在体制内,后八年在体制外,我也说说我对所谓“体制内所谓铁饭碗”的感受。
现在,有关体制内工作好坏的争论,很容易造成不同人群之间的割裂和对立。
我的基本看法是:任何不对一个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张口就说体制内的工作是好或者是不好的人,都是在胡说报道。
光是“体制内”一个词,就可以包罗万象。就拿公务员来说,在中央国家部委当公务员,跟在县城当公务员,相对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千差万别;同样是当公务员,在深圳、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当公务员的收入,跟在中西部地区当公务员的收入也千差万别。
脱离具体地区、具体单位、具体岗位,去大而化之谈论“体制内”的工作是好是坏,完全是在说外行话。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选择一份工作,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也没有完美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活少钱多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做梦”。
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绝大多数时候,一份工作的权责利都是对等的。
当然,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你肯定可以找到特定的反例,但我们讨论的是一般情况。
在有关“铁饭碗””的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求同存异:
第一,如果你认为体制内的工作好,那你就去“考编”就好了。如果招考过程公开、透明、公平,你考上了是你的本事,你考不上也怨不得别人。如果你认为招考过程有“猫腻”,那就收集证据,投诉、举报,让我们一起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
第二,如果你认为体制内的工作不好,那就辞职,愿意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一边享受着体制内工作的好处,一边又抱怨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成年人,不能“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在体制内工作的时候,想的都是国家大事,工作成就感更强,社会地位相对更高;但体制内的工作,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工作流程更加严格,很多时候,为了做点事情,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把上下左右的关系搞定,去把流程搞定。遇到不敢担责的领导,想做事就很难。
而且,体制内的工作,特别是中央部委、事业单位,在核心部门,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压力大。很多时候,发个短信,连标点符号都要想半天。这种折腾、消耗,对很多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但话说回来,体制内的工作,最后形成这样的局面,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制度、流程、规则不严格,每个人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个国家早乱套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也可以努力去适应或者去改变环境,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去追求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但不要一边抱怨,一边继续耗着,那真的是一种很糟糕的状态。
在有关易烊千玺“考编”的争议中,还衍生出了一个舆论热点——“小镇做题家”。
我觉得,对于这个标签,可以用于自嘲,但千万不要用于对别人的批判。
所谓“小镇做题家”,大概可以理解为那些出身农村或者小乡镇,通过考试进入985名校的人,在这部分人里面,有些人由于家庭背景等原因,眼界、格局、和社会资源有限,除了会考试、会做题,进入社会后发展并不顺利,因此,大家自认为是“985废物”,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
我第一次看到“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的时候,想到的是“高分低能”。
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确实有一部分很会考试的人能够进入名校,但实际工作能力并不强。
但是,这种人的比例到底有多大,不太好说。
不管怎么说,当前的高考制度,仍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拔制度,对于提高社会流动性、防止阶层固化等,有积极意义。
当一批985名校毕业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顺的时候,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这没有任何问题。自嘲可以让人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并且可以在与有相似经历的人的沟通中,获得一种被感知、被看见的体验。
但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给别人贴上“小镇做题家”这种带有明显侮辱性、贬损性的标签。
我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表现,核心看他是否具有强烈的自驱力,是否具有基本的智商和情商水平,是否具有熟悉规则并合理利用规则拿结果、完成KPI的能力,跟一个人毕业于哪个学校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一个人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大城市,不管是毕业于名校,还是毕业于普通高校,但只要到了同一个工作岗位,比拼的就是自驱,就是智商和情商,以及在规则限定的边界内拿结果、完成KPI的能力。这个东西真的因人而异,跟一个人的出身关系没有那么大。
而这也恰恰说明,这个世界相对是公平的,并不是父母优秀孩子一定优秀,并不是名校毕业就一定能成名成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空白的书,都要靠自己去书写。
有关易烊千玺“考编”的争议,随着当事人主动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我们不能不把其中的道理搞清楚,更不能让它成为一笔“糊涂账”。
这个世界最大的道理就是“公平”。
愿你我都能享受到公平,同时也能主动去维护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