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们嘲笑我的爷爷是农民,我的爸爸是工人,如今,他们嘲笑我是小镇做题家”


你知道什么叫“小镇做题家”么?某新闻周刊是这样理解的:那些出身县城,没钱没权没关系,靠努力学习,靠一遍遍刷题,希望考取一份编制的人。


这话乍一听没毛病,但接下来说的,却让很多人破防。


他们宣称:即使“小镇做题家们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



什么意思?在许多人眼里,“小镇做题家们”是一群没啥能力,嫉妒心还强的失意群体,他们不该,甚至是没有资格去质疑,某些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上层人士。


他们为什么要发这样一篇文章,背景其实很简单。不久前流量明星易烊千玺考上了国家大剧院的编制,但半点不透明的选拔机制惹得很多人质疑,易烊千玺是否是动用了“特权”才得以上榜。


人们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过去有的明星考上了复旦,比如郑恺不会解一次方程,翟天临博士都读完了却不知道知网为何物?朱一龙北影出身,却能把“纨绔子弟”读成“挎挎子弟”。


另一方面,有的明星日薪208万,却连一分钱都不肯交税(郑爽)以一己之力创造出新计量单位,有的明星一天伙食费650,还嫌这点钱真的不够吃。



一边是令人堪忧的文化水平,一边却能锦衣玉食财源滚滚。当人们看到易烊千玺通过“非透明”选拔考上编制时,很自然让人联想,他会不会也是“走捷径”取得的成功?他的成功,是不是挤占了我的位置?


02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认为,质疑易烊千玺靠上编制的手段是否合规,是小镇做题家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你们本来就考不上那个可以给你们安全感的编制。


看呐,多么高高在上的态度,赤裸裸的现代版“你也配姓赵”。


是的,我们出身寒门,我们没有见识,我们无权无势,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拼命学习,拼命刷题,然后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但,这恰恰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年轻人的缩影,那些依靠读书改变命运,依靠努力走出寒门,依靠奋斗开阔看到世界的人们的缩影。



我们是少数么?不,我们恰恰是多数。中国14亿人,城镇化率仅为64%,全部一二线城市加起来,至多不过两亿人口,这意味着中国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中小县城,甚至是农村。


或许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含着金钥匙出身,没有经历过所谓的“普通”。


但人的思维具有逻辑关系,如果你认为“小镇做题家”的努力全是白费,那张家梅校长的付出,或许在你眼中也是一个笑话。


如果按照小镇做题家“僭越”的思考继续下去,按照某新闻周刊的文章观点,那天眼的总设计师、氢弹的总设计师、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人民的好干部等等这些留下过熠熠星光的人压根儿不配取得他们的社会地位!


你们说易烊千玺也有资格考编,这一点我同意,但你们是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考编,唯独易烊千玺等演员们就不需要笔试?直接进入主观性很强的面试阶段?



更讽刺的是,同样是国家话剧院的招聘公告,2021年的演员招聘并没有免除笔试这一条,而到了今年却新增无须笔试?这又是不是为了明星演员直接修改规则开绿灯?


表面上看,这是掌握社会资源的上流阶层,利用“特权”操弄公平的一次小小任性,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


但作为官媒,公然为“特权”背书,甚至还嘲笑呼吁公平、相信公平的普通人,简直是匪夷所思。



讲到这,我突然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写下这篇文章,难道曾经的你,没有一步步通过做题竞争上岗吗?


如果是,你为何会去嘲笑昔日的自己?如果不是,那不妨请你公开下自己的南山捷径,让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下。


03

中国新闻周刊嘲讽“小镇做题家”,顺带把科学家和演员放在一起对比,称演员没有理由拿的比科学家多,因为颜值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博人眼球也是一种生产力。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好看的人千千万,为什么他的颜值不是稀缺资源,你的是?中国博人眼球的行当多的是,为什么搞“秘制小汉堡”的老八不是生产力,你的是?一部烂片创造的价值,真的比流水线工厂多很多?



事实上,只有掌握话语权的人,才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为了使行业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掌握话语权的人必须维持明面上的公平,就像商业上的“反垄断法”一样,才能促进新鲜血液注入,让整个行业健康运作。


而“小镇做题家”恰恰是各行各业最遵守规矩,最懂得在规矩内创造价值的一群人。自绝于“小镇做题家”,往小了说,是一个行业的自杀,往大了说,会让全社会不再相信“努力会有回报”,助长“躺平”“佛系”之风。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小镇做题家”的努力都不应该被嘲笑,更不应该被否认,毕竟这些人,才是构成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

作者:金陵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