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党中央刚进城的时候,北平街面上的小汽车还很少,少到几乎没有的地步。有轨电车也稀稀拉拉的,多见的还是人力车。所以,但凡哪里有小汽车聚集,就会十分扎眼。


那个时候,北平最高的享乐活动就是看京戏,而毛泽东又是非常喜欢听戏的,只是,领袖看戏也有烦恼。


当时,位于北平西单的长安大戏院,一到晚上就会有小汽车聚集,一些负有破坏使命的台湾特务们猜想,可能有一些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在里面看戏,于是,他们就密谋往里面扔炸弹,试图暗杀。


不过,毛泽东的警卫员可不是一般人,为了保证毛主席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欣赏京剧,他们都会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绝不放过每一个问题。



毛泽东和卫士合影


梅兰芳是男是女?李银桥故意说:你们去问问主席

在战争年代,属于毛泽东的警卫力量有三层:卫士长带领的卫士班,这是最贴身的一层;第二层是警卫排;第三层是对外称作教导队的警卫营。


毛泽东的卫士班除卫士长外,卫士平时不带枪,但每个人都是精良的十八般武艺,无论射击、摔打、防卫等全不在话下。他们每年都要进行两个月以上的军事技能和警卫特别训练,授课的教员都是国内最有名的专家。


警卫排负责毛泽东住处和办公室的驻地警卫,一律短枪,他们是警卫毛泽东的骨干力量,属于专业警卫,除了执勤,剩余的时间全是军事训练。


警卫营是机动执勤,毛泽东外出才需要他们。他们的兵器就比较多了,有长枪,有短枪,还有轻重之分。



毛泽东和卫士合影


这些年轻的战士知道自己是毛泽东的警卫,都时时处在百倍警惕之中。几十年后,在干休所休息的老警卫员们,大多疾病缠身,还有不少英年早逝,这与他们年轻时从事的警卫工作的紧张是不无关系的。但是,也正因为他们的时时刻刻的战备状态,毛泽东的安全才有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最完备的保障。


1949年党中央进城后,北平举行了一次欢迎晚会,地点在长安大戏院。当时,毛泽东坐在长安大戏院2楼的包厢里。


演出的节目是折子戏,压台的是梅兰芳的《霸王别姬》。卫士阎长林发现上这场戏时锣鼓和胡琴全换了。锣鼓一响,戏院里好像出现了另外一种气氛。观众们全盯住舞台,梅兰芳一出场,全场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


在来看梅兰芳演岀的前一天下午,毛泽东就开始工作了,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下午,再工作下去,肯定就累得看不成戏了。卫士长李银桥正没有办法劝主席休息呢,听见卫士们在值班室争论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虽说梅兰芳的大名大家都听说过,甚至也听过梅兰芳的戏段,但是,大多都一致认为梅兰芳先生是女的。有人提出异议,说他是男的,却立即遭到反对,说长得那么漂亮一定是女的,怎么会是男的呢?然后大家就争论起梅兰芳是年轻姑娘还是老太婆来。


李银桥故意说:“你们去问问主席看。”他想着,这样一打断,主席就可以休息休息了。



李银桥


果然,毛泽东一听卫士们的问题很感兴趣,很高明地反问他们:“说梅兰芳是男的,有什么根据?”


一个卫士犹犹豫豫地说:“听…听说是男的。”


“这就没有办法了,没有调查嘛。”毛主席说。


这时,几个认为梅兰芳是女的卫士高兴起来,以为他们对了,不由地嘿嘿笑起来。


“别高兴得太早,你们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缺乏对事物的深入调查研究,因此结论是错误的和片面的。”毛泽东笑笑,接着说:“其实,梅兰芳是个男的,为什么认为他是个女的呢?那是根据他的唱腔所得出的判断,错在因果关系没有搞对头。一般情况下,唱女声自然是女的,唱男声自然是男的,可偏偏在中国戏曲中,唱女腔的是些男演员。这是因为封建社会不仅男女在一起拉拉扯扯不行,就是多看几眼多说几句话也被视为不道德。所以,京剧初创时唱花旦的女演员就由男演员来演,久而久之,就成了传统了。梅兰芳是男的,却是中国第一代名旦,在四大名旦中,他排在第一。”



梅兰芳


卫士们听了毛泽东的话,终于明白梅兰芳为什么是男的不是女的了。


毛泽东继续说:“对任何事物,我们都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表面现象往往会迷惑人,所以不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仅凭道听途说是不能作为事物评判标准的。”


卫士们都听得入了神,要不是炊事员送来了毛泽东的晚饭,他们都差点忘了看戏的时间。


那一天晚上,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卫士们也大开了眼界。



梅兰芳


当时,梅兰芳已经54岁,多年没上过台了,但他的唱腔和动作仍旧如少女一般十分引人注目,表演起来根本看不出是男人。


演出快结束时,警卫催毛主席早点退场,说:“看戏人太多,一散场不好走。”


可是,毛泽东不同意提前退场。他说:“提前走不好,那样做不礼貌。”


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先生和全体演员出来谢幕。这时,全场响起沸腾的掌声。


毛泽东也使劲鼓掌,那时还没有首长上台谢幕的习惯。直到幕完全闭上后,毛泽东才和其他中央首长一起走出长安大戏院。



毛泽东


警卫战士的任务不是看戏,而是“看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欢迎第一次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彭德怀,请了名角袁雪芬唱戏。


当时,中央首长坐在七八排的位置上,毛泽东和彭德怀挨着坐,显得十分亲热。


首长外出身边自然少不了卫士,不过,警卫员战士虽然人在剧院,台上唱的什么他们却完全不懂,因为他们的任务不是看戏,而是“看人”。


那时,毛泽东所坐的2楼包厢由中央警备团负责。一楼层面上,由李建林和李光他们负责。


队长吕展通知他们:“晚上有重要勤务,派长安大戏院警卫。”要求严格,人员安排选择都可以看出不是一般勤务。规定8点开演,7点以前要通通检查。谁坐什么位置,全安排得好好的,不能有一丝的差错。



毛泽东


中央警备团也来了,从楼上下来。一见面,先说楼上什么状况。再到四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安全的隐患,主要是怕炸弹。


那时候,别的也不懂,其实,警卫也没见过定时炸弹,碰上可疑物,处理不了,就赶快报告。虚惊一场就虚惊一场,也宁肯是虚惊一场。


警卫员李光也有同感,他说:“那时想很多,但又什么也不懂,除了自己造的和日本造的手榴弹,没见过其他炸弹。一天到晚脑瓜子不想别的,光高度紧张了,包括礼拜天。越节假日越没办法静下来,戏倒是看得不少,但看戏从来不知道内容的,让人说一出戏也说不上来,老是担心出事。”


毛泽东的2楼包厢周围,都是警卫,要保证万无一失。



毛泽东


刚进城的时候,毛泽东在中南海外面的活动,主要是上长安大戏院看戏。


公安局干部辛任之说:“没有专门警卫。内部警卫由公安局组织,局长谭政文总指挥,底下人全上。首长没票,得认识这些人,还得防止别的没票的人混入。民主人士也是有的有票,有的没票。在延安就搞保卫的甘霖认识所有的中央首长,由他把大门。另外,除了包厢警卫外,楼梯口也是重点。首长一进入包厢,楼上的门就关死,任何人不准进入,直到戏结束。”


有时,有的高级民主人士来晚了,就由甘霖带进来,再交给楼梯警卫。不讲名字,也不问,由楼梯警卫再送上去。


打水的和烧锅炉的也都看好,再加上剧团后台也有人,比较严,没什么缝隙。


因此,戏园子最乱最热闹最容易出事的地方并没有出事。



毛泽东、朱德


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的演出时,毛泽东拉朱德一起坐在一个包厢,文艺活动家田汉突然挤过来,也进了毛泽东的包厢。


辛任之负责毛泽东的包厢,他不知道田汉是党员,就动员他去民主人士的位置。虽然辛任之认识田汉,也知道田汉是文代会主席团的副主席,但是出了问题怎么办?辛任之就对田汉说:“你的包厢在那边,请你到那边去。”


“我不去。”田汉说,“我就在这里,这挺好。”


田汉其实是想跟毛泽东说说话。


“不行,还得动员他。”辛任之叫他的女助手再去说。


正小声嘀咕呢,朱德听见了,回头说:“小同志,不用动员他走,他是咱们自己的同志。”


然后,朱德对毛泽东一笑。毛泽东也笑了,说:“是咱们自己的同志,我们要好好谈一谈。”


辛任之这才作罢。



毛泽东、周恩来


后来,中央首长们多在中南海看戏。当时,戏班子来到怀仁堂,一进去就不许出来,直到唱完戏。那会儿演员们用的小便痰桶都是由人端出去的,这主要是怕出去再进来增加不安全因素,又不便搜身。有的暗杀行动就是进去再出来,外面有人接应。搜身是不搜的,但有一条,不许提包。唱戏的箱子也得检查,取东西放东西都有人盯着。因此,就是有人想冒充演员暗杀,他也很难有机会下手。


毛泽东说:群众是老天爷,老天爷得罪不起呢!

一般警卫人员看戏烦恼挺多,领袖看戏也有烦恼。比如毛泽东,但他的烦恼是名人的烦恼,属于另一种。


有一回,毛泽东去看戏,警卫没跟公安部说。罗瑞卿知道后跑到前门外的戏园子,跟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吵了起来:“也不跟警卫说,出了事情,我们负得了这责任吗?”


毛泽东则在一边说:“我愿意看戏,我闷得慌。”


罗瑞卿不吭气了。



罗瑞卿、毛泽东


作为领袖,毛泽东一生中失去了很多很多,尤其是平常人的出入自由。解放后,毛泽东的行动是要由警卫部门批准的,没有警卫的同意,毛泽东不能随便离开中南海,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家门,这一切都是为了领袖的安全考虑。


自称大警卫员的罗瑞卿经常对警卫员说:“一天24小时,你们一分钟也不能离开主席。要看紧他。”


从警卫的角度这是对的,为了领袖的安全,一百个对。但是,从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毛泽东远离了群众。毛泽东对此很反感,多次强烈要求改变。



毛泽东和老乡聊天


在延安,在西柏坡,毛泽东只要带上一个卫士,就可以随心所欲到街上逛,想上哪就上哪儿。他可以挽上袖子,同老农一起捏粪团,也可以随便吃老乡送的红枣,连洗也不用洗。而现在,这一切自由都没有了。


对毛泽东的安全,在战争年代,中央规定主要是防止正面的敌人和混进来的特务。警卫侧重武装警卫和空中警卫。解放后,主要公众场合下的特殊意外和各种暗藏的敌人。在中央日常工作日程上,很重要的一项是要力保毛泽东的安全。所以毛泽东每次出动,都要先由公安部门通知沿途各单位进行严格的检查,然后精心导演,和哪几个人谈话,还要彩排。因为知道毛泽东的随意性的脾气,事先都要准备好几套方案。等到毛泽东出动,前面警卫车开道,后面一车一车的重兵护卫,四周还有便衣警察。



毛泽东和老乡聊天


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无可奈何的话:“我不到下边走一走,怎么能知道下面到底是什么样呢?”


因此,毛主席住进中南海后常常怀念战争年代给予他的自由。


毛泽东爱看戏,中央警备团的人都知道。1947年转战陕北时,毛泽东身体不太好,老流鼻血,心情也不那么好。中央警备团团长刘辉山组织了一个简单的京剧清唱晚会,叫主席欢乐欢乐。


毛泽东坐在窑洞里,警卫战士在窑洞门口唱,不能放在院子里,因为怕空袭。


侯惠云那时负责拉胡琴,他看见毛泽东听山西味的京戏听得很开心,不住地笑,还使劲鼓掌,说:“来吧来吧,没关系。”



毛泽东


转战陕北打下沙家店后,战事不那么紧张了,毛泽东的小分队到了佳县。那一段时间,他的身体不太好,也就借机休养了几天。说是休养,其实也是工作,毛泽东在农村搞起了社会调查,就像小时候他在家乡的田梗上一样自由自在。


有一次,一群孩子在打谷场上围着毛爷爷让他讲故事。毛泽东说:“你们先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对了,我就讲。你们谁是地主呀?”


小孩们你看我,我看你,说:“我们谁也不是地主。”


“不是地主,怎么有那么多的粮食?”毛泽东又问。


“这是好几家的粮食。”小孩子回答。


毛泽东笑了,装作刚明白的样子:“原来是大家的,哈。”


小孩又跳又叫地往毛泽东身上爬,说:“你逗我们呢。”


毛泽东大笑起来,边笑边举起双手说:“我投降,我投降。”


那时候,毛泽东多开心啊。



毛泽东和孩子们聊天


佳县那里有一座山,叫白云山,山上有个白云观。逢庙会时要演秦腔。秦腔可是京剧的鼻祖呢。毛泽东就冲这秦腔拄上柳木棍沿着盘山的松林上庙会去了。来赶庙会的人很多,警卫犹豫着拉着毛泽东的手,说:“主席,咱们别去了吧?”


毛泽东有点意外:“为什么?”


“人这么多,要是出了意外……”


“这有什么怕的,赶庙会就是赶热闹,人少了还有什么意思?”


看着警卫一脸的为难,毛泽东又说:“放心,赶庙会的人都是来求菩萨保佑的,都想求个平安无事,谁敢惹事生非啊?咱们也不是单单看个热闹,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了解这一带的民情和风俗,这对我们接近群众可是大有好处呢!”



毛泽东


站在山顶,毛泽东面露欣喜,开玩笑说要是再有点云,我们可就成了腾云驾雾的神仙了。


这时,警卫问道:“世界上有神仙吗?”


毛泽东说:“有啊,能改变这个世界,能呼风唤雨的就是神仙。这个神仙就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


其实庙会早有准备,地主家的八仙桌子太师椅早搬去了。毛泽东一看扭头便走,很生气。他挤到群众堆里坐下。但是,毛泽东个子大,面又熟。群众不看戏专看他。毛泽东不愿意让群众连戏也看不好,招呼了半天也没有用,他就和警卫回去了。



毛泽东


下山路上,毛泽东对警卫说:“第一你们要保证我的安全,第二不能让我脱离群众。这两条要成为警卫的原则。”


毛泽东还说:“群众是老天爷,老天爷得罪不起呢!”


是啊,在群众中,如鱼得水的毛泽东是多么快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