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新专辑,真的来了。


暌违六年,光凭一首先行曲就刷爆了朋友圈。


完整上线后,销售额迅速破亿。



不过,与炸裂的数据相对的,是充满争议的评价。


不少人都在吐槽,新歌太少,旋律似曾相识。


词作格局也越来越小,退步明显。


连带#难听#也上了热搜。



其实,此刻的争议只是前几日的延续。


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发布后,就有不少人直言,歌词只顾着堆叠概念。


在主题上,不再有深度。


在感情上,很难令人有曾经的共鸣。


甚至有人冲到周杰伦的社交账号下大骂,导致他删掉了多条动态。



虽然音乐感受是主观的。


但华语乐坛的滑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身处其中的周董,也未能破例。


也许「最伟大的作品」,确实已经留在了过去。


华语流行音乐,已经进入了不愿有深度、也不敢有深度的时代。



大张伟在《乐队的夏天》中说过:


「我一直觉得,是周杰伦结束了中国摇滚乐。」




90年代末,港台流行音乐的商业化模式已经成熟。


但相较于注重批判性的摇滚乐。


流行乐往往被打上「浅薄」的标签。


周杰伦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他的早期作品不乏叛逆精神。


但却能够打通音乐类型的壁垒,走向大众。


《双截棍》一曲定乾坤,直接确立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概念。



随后,《青花瓷》《霍元甲》《本草纲目》等作品的爆红。


更是让「中国风」直接在开创者手中成熟。


可以说,周杰伦曾以一己之力,拓宽了华语流行音乐的边界。



而更可贵的是,过去的周杰伦并未满足于传唱度高的爆款。


还创作出了许多具备现实深度的作品。


第二张专辑中自己作词的《爸我回来了》,以反家暴为主题。


周杰伦的「态度」与其他流行歌手有了区分。



「森林绿地都已成纪录片,闻不到绿意盎然」的《梯田》。


是一首环保力作,带有批判性地审视了台湾地区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而关爱家人感恩亲情的作品《外婆》和《听妈妈的话》。


周杰伦没有止步于酷炫的「偶像」,而拥有了足以成为榜样的重量。



书写励志小人物的《蜗牛》,还被写进了教科书。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给了许多人力量。



对于很多人来讲,周杰伦从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流行歌手。


他保持着深度主题、动人情感与流行娱乐之间很好的相互平衡。


不管是独立音乐人,还是说唱歌手。


提起周董,无不服气其成就,还感谢他带来的音乐启蒙。






过硬的实力与耀眼的光环,自然让人对于他的期待高出许多。


但不知何时,周杰伦专辑评分开始走低。


2016年开始,一年一张专辑的进度在婚后停滞。


关于奶茶和身材的讨论声,逐渐盖过了周杰伦的音乐本身。


如今新歌发布,虽然熟悉的旋律一以贯之,但除此之外,周董似乎停止了表达。


而与此同时,词作备受吐槽。


甚至发展出戏谑的「哥味文学」。



面对毋庸置疑的音乐性与实力,过度攻击实在不必。


但也不可否认,不痛不痒的内容,因为打上周杰伦的名字才获得了更多包容。


而稍具表达力的主题性作品,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其实,让人遗憾的不止周杰伦


不难发现,近年来华语音乐越来越缺乏主题深度。


如果说,周杰伦是不愿再表达。


那很多颇具思考力的歌曲惨遭改词,则让人疑惑,华语音乐如今是否不能再有深刻主题了。


就比如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星星点灯》。


综艺《乘风破浪》当中,王心凌组表演了这首经典老歌。




现场演唱的歌词为:


「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而原作歌词为: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随后原唱郑智化就此事发文,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



其实,观众与郑智化的感受是一致的。


这种自觉安全地「美化」,伤害的不仅是歌词。


原作的精神内核也随之被摧毁。


郑智化的人生相当坎坷。


两岁患上小儿麻痹,造成其日后的残疾。



他一度想过结束生命,但终究选择顽强坚持。


这样的经历给郑智化的音乐铺就了坚韧的底色。


他热切关注各类社会议题,词作锋利而有温度。


《老幺的故事》记录了台湾当时两次矿变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苦难。




一首《水手》火遍两岸,不仅有对「目光短浅的人」的讽刺。


其中的倔强精神力更是感染过一代人。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而《星星点灯》的创作初衷,包含着对台湾地区发展现状的关注,和对冷漠社会风气的批判:


「天其实并不高 海其实也不远。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



而对青年人奋进的鼓励和关怀,又保留了郑智化人文式的思考方式。


人一生中难免无助彷徨,希望的光亮有时会被乌云遮蔽:


「学会骗人的谎言,追逐名利的我。在现实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


但不必恐惧,乌云散去,我们总会回家:


「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等候。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如今一改,青年人的迷茫在晴朗的天空之下不复存在,希望又如何珍贵起来。


类似的改词现象,屡见不鲜。


综艺《天赐的声音》就因不当改编蔡依林《玫瑰少年》的歌词被骂上热搜。


之所以争议声如此之大,是因为这首歌的主题意义非凡。


原型人物是15岁被霸凌致死的少年叶永志。



因缺乏「男性气质」,叶永志被扒裤子、吐口水、暴力殴打,最终意外死去。


少年之死在母亲的努力争取下发酵,成为「叶永志事件」。


对台湾地区正视多元性别教育,关注校园暴力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



《玫瑰少年》的歌词中,就隐藏着对此事件的反思以及对叶永志的纪念:


「你并没有罪,有罪是这世界。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多少无知罪愆,事过不境迁。永志不忘纪念,往事不如烟。」





但在改编版中,隐藏着少年姓名的一句「永志不忘纪念」直接被删。


错者从「世界」变为「时间」。


「往事不如烟」的坚持,也最终「随风去」。


原作的特殊性意义易改,主旨内核随之瓦解。




「安全」的歌曲让一切看似欣欣向荣。


其实对音乐人创作原动力的打击不可估量。


大张伟就曾在综艺中提及,早期朋克音乐作品《结果》因歌词导致演出受阻。


一改往日形象,罕见落泪。


甚至说出「我的心告诉我应该退出这个行业」。


当作品中的表达被随意篡改,甚至被剥夺表演的机会。


音乐人们越来越不敢有深度,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审核机制对音乐主题性的打击固然让人哀叹。


但也并非优质内容缺失的全部原因。


市场反馈的变化,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让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吃饭喝水一般寻常。


同时也让音乐的主题性被大大削弱。


如今短视频作为主流媒介,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音乐的传播方式。


一首歌是否成功,开始依赖于视频平台的推荐机制。


《乐队的夏天中》就曾提及相关的现象:


「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听过整首歌了。」


「老一辈总说老歌好听,但新人听歌只有十五秒」。




当一首歌的成功与否仰仗于「高潮部分够不够洗脑」「短时间内够不够炸」。


歌曲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开始变得次要。


这无疑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回馈机制下,优秀的创作者们更容易陷入沉默的螺旋。





《音乐的秘密:一首歌的诞生》 中国顶级打击乐手:刘劲松


此外,大量同质化音乐商品被快速制作出来的同时。


细心打磨的优质歌曲制作难度并未降低。


在纪录片《音乐的秘密:一首歌的诞生》中


就展现了一首歌区被制作出来的繁琐步骤与经济成本。


但往往得到的回报与此并不成正比。


曾与陈奕迅等大牌歌手有过合作的知名编曲人曾宇,就表达过这方面的无奈。




唱片时代,听众对于优质歌曲的支持是一张张可见的实体专辑。


但完备的运行机制还未在内地确立,互联网就已来势汹汹。


歌神张学友就曾在采访中说到。


90年代曾对内地音乐市场有过美好展望。


但谁知「内地一开放,已经没有光碟了」。



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大众选择音乐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音乐消费的理念也从「为内容付费」,向「为人付费」转变。


追求优质的深刻作品,在高成本、低回报、内容不再为王的大环境之下,变得更为奢侈。


「原来最早的排行榜,歌是谁唱的其实都不知道,但好听就会火。歌自己是有生命力的。」


「现在是因为这个人很火,然后他们就认为这个歌也应该火。」




种种乱象如此,那主题性强的深刻音乐作品还被需要吗?


其实,当下单薄的音乐主题,与现实之间似乎已经产生了距离。


反而让人更加渴求有厚度有内涵的作品。


来填补心灵与生活之间的缝隙。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经典老歌不断翻红。


周杰伦早期作品旺盛的生命力也能看出,大家对于优秀作品的认可和关注仍在。



《声生不息》使用技术手段与Beyond乐队隔空对唱


另一方面,病毒式口水歌带来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普遍。


就像2021年度华语十大热歌都是「十五秒神曲」,引发了全网群嘲。



其实,对于优质作品期盼的落空,以及对于华语音乐环境改善希望的破灭,也是周杰伦新专辑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


曾经,周杰伦是最具创新力的先锋音乐代表,重建过音乐格局的强者。


最有可能破局之人如今固守,确实让人遗憾。


与此同时也说明,大家已经默契地不再奢望更好的音乐环境。


也不再寄希望于更新锐的创作者、更先锋的作品。


而是无奈地将拯救华语乐坛的希望,全放在了周杰伦一个人身上。


这,或许才是最悲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