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等明星考编事件,已经到了公示期的最后一天。
直至截稿,国家话剧院尚未作出统一回复。
易烊千玺估计自己都没想到,一份自己并不太需要的“编制”,竟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周前,国家话剧院公布拟聘人员名单,易烊千玺、胡先煦、罗一舟三位明星在列。
一时间,关于招生程序是否公正的争议被推向舆论高潮。
就在这时,一个词的出现,彻底将公众的怒火点燃——
“小镇做题家”。
7月8日,某知名媒体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
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
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
作者用了“小镇做题家”五个字,先嘲讽出身,再嘲讽努力。
寥寥几笔,将普通人多年来的付出和坚持贬得一文不值。
我想问:小镇做题家得罪谁了?
这些出身小城镇的学子,没有背景,一穷二白。
他们只能通过一路狂奔,披荆斩棘,才能看到前方一点点光亮。
但在有些人嘴里,这都成了原罪,成了对考编明星的嫉妒。
到底从什么时候起,普通人的努力得到的不是尊重和掌声,而是高高在上的嘲讽?
小镇做题家,不该是一个贬义词。
努力的人,不该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其实很早就有了。
最初源于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成员的自嘲。
原本指的是一些出身于十八线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他们靠拼命刷题好不容易挤进了一流名校,如今却被媒体用来公然羞辱。
要知道,过去这类人被赞誉为“寒门贵子”,如今却被讽刺成“小镇做题家”。
多么可笑。
反观娱乐圈,再有名有权的大明星,也难立得起“做题家”的人设。
譬如翟天临,曾吹嘘自己是“中国学历最高的演员”。
当年的百科资料上,翟天临有着看似很光鲜的个人履历——
北影硕士、北影博士、北大博士后。
没料到,直播中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竟当场露馅。
接踵而来的,是相关学位被撤销,口碑彻底崩塌,演员生涯断崖式下跌,至今复出艰难......
甚至每到毕业季,广大应届生都会跑到他的微博评论区吐槽:
再比如知名“文化人”靳东,日常爱好是在微博用繁体字写诗,发发自己安静读书的照片。
有次靳东发了段旅途小感悟,其中引用了梵高说过的“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随后有网友指出,梵高根本没说过这句话。
面对质疑,靳东本人用一首苏轼的诗来回应:
更尴尬的是,短短四句诗,却错误百出。
不光如此,靳东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睡前喜欢看一些“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的小文章”。
然而,诺贝尔奖中并无数学奖。
歌手范玮琪,曾凭借“哈佛大学毕业”的才女光环圈粉无数。
结果经网友查证,范玮琪其实读的是“哈佛社区大学”。
学生只需要修三门初级课,交个学费就可以念,甚至都不用现场报到。
后来被网友起底后,范玮琪才不得不在微博上发文澄清。
明星的“学霸”人设屡次翻车,恰恰印证了一点——
想成为一个“做题家”,没那么容易。
那些令人骄傲的成绩,是学子们一本一本书啃出来的,一道一道题练出来的。
不是学历造假,到处抄袭。
更不是手握特权,拼爹拼妈。
当一名“做题家”,是种能力和本事。
说完做题家,再来说说“小镇”。
对很多人来说,小镇的四角天空只有那么大。
想要改变现状,做题就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
纪录片《高考》中,揭露了小镇做题家们最真实的生活:
每天早上6:20,学生们已经端坐在教室里晨读。
课桌上的试卷、习题册堆得比人头还高。
到了饭点,学生趁着半小时的午休,在校门口站着大口往嘴里扒饭。
晚上九点,教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这座小镇常年租住着数万名陪读的家长,他们负担起子女的全部生活,为的就是让他们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
吴世康的父亲,为了陪读关掉了工厂,来到毛坦厂中学当保安。
临近高考前的几次月考,吴世康的成绩下滑,他心急如焚。
好在,儿子的高考成绩顺利过了一本线,他在镜头前忍不住喜极而泣。
在小城镇里,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小镇做题家”五个字,背后承载的是无数个出身卑微的学子渴求的公平、尊严、梦想。
他们不是富二代,也没有能成为明星的脸蛋和身材。
唯有考试,给了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权利。
出身平凡的他们,只能赤手空拳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古有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寒门学子宋濂,穷到连书都买不起,只能将借来的书一笔一划地抄下来。
天气冷到墨汁都结了冰,手也早已冻僵,他依旧不敢松懈。
今有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把这篇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眼前。”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哪个不是小镇做题家?
距离2022年高考仅过去1个月,如果张桂梅校长听到“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一定会很伤心。
她终其一生,只为了让大山里的女娃走出去。
穷人家的孩子想要考上大学,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题。
即便张桂梅患上了肿瘤、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3种疾病,也依旧吃着止疼药和学生们一起凌晨五点半起床。
因为她知道,如果不管这些女娃,她们就只能在大山里洗衣做饭。
当张桂梅被质疑“填鸭式教育”时,她很生气:
我们的教师比不上别人,我们的学生比不上别人,不采取题海战术能怎么办?你只有这么做,才能让她们考上大学。
正是因为张桂梅要求孩子们都变成“小镇做题家”,才让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娃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命运。
如今,她们成为了老师、医生、警察......
可一句轻蔑的“小镇做题家”,却否定了张桂梅校长毕生的心血。
有句话叫“何不食肉糜”。
指的是有一年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
消息被传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大为不解,苦思冥想后终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那些嘲笑”小镇做题家“的人大抵也是如此。
他们应该知道——
小镇做题家只是不得不奋斗的一群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嘲笑平凡人的努力。
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的那样: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有人嘲笑小镇做题家,可我们的国家,不正是靠他们才变得越来越好的吗?
新冠疫苗的核心技术研发者王年爽,出生在山东偏远的农村。
他就读的小学,穷到连课本都买不到。
学校定期的测验,只能将区里发的试卷反复抄写,每隔一段时间再考一次。
每到放假,他都得赶紧跑回家帮忙干农活。
冬天漏风的窗户,简陋的小煤炉,手脚上化脓的冻疮,陪伴了王年爽的整个年少。
即便家境穷苦,教学环境差,他也依旧是成绩最好的那个。
2009年,王年爽被中国海洋大学保送至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
新冠疫情发生后,王年爽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在新冠疫苗中,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还有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来自河北茅台小镇。
他凭借多年的努力走出小城,开启核武器研究,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最终,于敏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氢弹垄断,让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存有30颗氢弹的国家。
这些创造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哪个曾经不是小镇做题家?
他们都是从学生时代的一道又一道题,才做到了今天的成就,让我们享受到他们学习带来的成果和福利。
出身“小镇”不该被嘲,当一名“做题家”也不该被嘲。
在当下就业形势艰难的背景下,平凡人的努力,是一件多么令人动容的事情。
即便没有家庭背景兜底,他们也没有选择“躺平”和“摆烂”,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只为了改变那个贫瘠的起点。
和多数人一样,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也是一个来自五线城市的“小镇做题人”。
看到“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第一反应是羡慕和佩服。
相信多数人都能体会到,“做题家”的门槛有多高。
世界本就存在着不公平,我还是想告诉青年学子们:
有的人衔玉而生,有的人出身贫寒,命运的剧本我们无法挑选。
但学习,是我们可以笃定“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一件事。
知识改变命运,从不是一句空话。
一步步努力的人,没有错。
点亮【关注】,每个平凡却努力的人,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