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喧嚣的城市渐渐归于宁静。


人们会在深夜中寻找各自的港湾。


有人流连声色犬马的夜场,夜不归宿;


有人坚守为之奋斗的事业,通宵达旦;


有人回归温暖舒适的家庭,安心休息。


但就像世界有白天也会有黑夜,硬币有正面也会有反面。


繁华璀璨的夜都市不仅有着光鲜亮丽的体面人,也有着窘困落魄的失意人。


有人有家不能回;


有人有家不愿回;


也有人无家可回。


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中汇集而来,在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中过夜。


夜深时前来,天未明就离去。


不影响店家的正常营业是他们唯一能坚守的底线。


今年有一部香港电影麦路人》,将镜头对准了这些在24小时快餐店中过夜的人们。



电影导演黄庆勋,多年来一直担任副导演的工作,参与了郑宝瑞的多部电影作品的制作,如《怪物》、《意外》和《车手》等。



麦路人》是黄庆勋的导演处女作,他也因这部电影获得了2020年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提名,以及2019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提名。


相比“新人”导演,影片的演员表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


郭富城、杨千嬅、万梓良、鲍起静、张达明、刘雅瑟和顾定轩等人。



电影讲述了一群在24小时快餐店中过夜,互相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的失意人,各自身上及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


以繁华的香港为背景,用贴近生活的故事,来描绘挣扎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


电影有另一个名称:I’m Living It ,借鉴的是麦当劳的广告语:I'm Lovin'it.


影片中的快餐店虽然没有明确的店面,但观众心知肚明,参考的就是麦当劳。


郭富城作为主演,在接到剧本后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曾前往夜间营业的麦当劳,体验在店中夜宿的真实生活。


郭天王在影片中饰演阿博,曾是一名成功的金融才俊,却因为亏空公款入狱,出狱后觉得愧对家人而流落街头,不愿回家。


头发过长且凌乱,脸上的胡子肆意生长,破旧的西装肥大变形。


一副勉强比流浪汉稍微好点的落魄形象。



衬衫、西装和皮鞋的穿搭,可能是昔年的青年才俊挣扎于生活底层的最后倔强。


即使皮鞋已经磨破了皮;外套也脱线很久;皱巴巴的衬衫也不会再去熨平。


阿博是快餐店夜宿人中独一档的人物,也是这一群天涯沦落人中的主心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阿博受过高等教育,有丰富的金融知识,也有足够灵活的脑子。


所以他总能找到各种可以赚钱的方式来养活自己,也会把工作机会介绍给身边的其他人。


看似在这样的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他,其实有着浓浓的悲哀和无奈。


因为“犯罪前科”这个污点,把他原本拥有的无限可能全都抹杀。


昔日身边溜须拍马的小弟,转身成了趾高气扬的有钱人。


视他为骄傲的老妈日渐痴呆,只盼着“忙碌”的他回家。


受他牵连的妹妹,无怨无悔地偿还着高额的债务。


抽再多的烟,也浇不灭的忧愁,也点不亮的希望。


只会让日渐衰弱的身体,将自己拖入泥潭更深处。



在片中,和郭富城组CP的女星是杨千嬅,饰演过气的夜场歌女阿珍。


阿珍年轻时也曾红过,也曾唱过大场。


但因为不会讨好人,随着年纪增长,渐渐的日子越过越窘迫。



红尘中多有痴情女。


阿珍见过当年风光无限的阿博,从此再也抹不去那人的身影。


即使多年后再次相遇,青年俊彦已经成了落魄男子。


显赫时,天差地别的差距,让阿珍望而却步,只能默默仰望;


落难时,阿珍愿意陪伴着他,守候着他。


就算他已经忘了当年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歌女。


珍藏在皮夹中的那张名片,已经旧的开始泛黄。


但小心翼翼守护的那份情谊,却依然在如寒冬的生活中温暖发光。


阿博给不了阿珍什么。


房子、车子、家庭、孩子,什么都没有。


有的只是在令人绝望的人世间,相互依偎时的温暖。



但在阿珍心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间何物最珍贵?莫过于一片真心。


除了阿博和阿珍这对苦命鸳鸯,快餐店里的其他夜宿人,也有着各自的命运和故事。


万梓良饰演的等伯,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无家可归而流落街头。


他有钱,足够生活;也有家,遮风挡雨。


但他不愿意回家,因为家里已经没有相濡以沫的“她”。



退休前,等伯是一名消防员。


救人于水火之中,让诸多生命得到了挽救。


但却救不回身边最爱的人。


他不愿接受老婆已经离世的事实。


于是每晚都在快餐店等“她”一起回家。


点两份餐、两杯茶,留着“她”的专属座位。


每晚都等不到,每次都帮“她”找借口。


借口给谁?安慰自己罢了。


夜以继日的自欺欺人。


难道等伯真的不知道已经永远等不来那人了吗?


其实他只是用假想制作了一个可以让自己躲藏的“世界”。


这个脆弱易碎的“世界”里,妻子会赶来与他相会,一起回家。


等伯是明白的。


只是他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缓解和隐藏自己崩溃的情绪。



不必为金钱困扰的等伯,可以说是餐厅夜宿者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更多的是生活穷困潦倒的社会边缘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张达明饰演的“口水祥”。



瘦骨嶙峋、不修边幅、衣服破旧。


每天为了能吃上一口饭而发愁。


想要找份工作,却因为形象不好屡屡碰壁。


有一身绘画的才能又能如何?


没人愿意买单的艺术显得十分空洞无力。


换不来面包和牛奶的作品,只是一张张无人问津的废纸。




“你觉得我不想自力更生吗?”


“真的没人雇我啊!”


所以走投无路的口水祥选择了进监狱吃牢饭。


饿着肚子的自由世界和满是虫子却能吃饱饭的牢狱生活。


口水祥牺牲了自由和本就渺茫的前途,选择了后者。



顾定轩饰演的少年“深仔”,是餐厅夜宿者中的新成员。


他是个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宅男,因为和同住的哥嫂吵架而离家出走。



没文化、没工作经验;也不懂社会规则和人情世故。


不愿学习,也不愿出去工作。


只想窝在家里继续啃老。


世界不用很大,几英寸的屏幕就可以是全部。


没什么本事,但脾气却很大。


受不了委屈,却不愿意脚踏实地。


深仔是部分当代青少年的一个缩影。


“电子产品”、“宅男”、“拒绝交流”、“盲目自大”。


他不是快餐店的常驻人,而是一名过客。


或者说,深仔是电影中其他夜宿者生活的目击者。


看过了人情冷暖;也看过了社会百态。


看过了孤苦伶仃;也看过了相依为命。


看过了悲切的守望,也看过了无奈的挣扎。


人类的悲欢也许并不相通。


但亲眼目睹和感同身受,总能让人幡然醒悟。


在快餐店夜宿的经历,是深仔成长的催化剂,让他更清楚的感知屏幕外的世界。


以及认识到温暖家庭的弥足珍贵。



电影中最让人意难平的是刘雅瑟饰演的“妈妈”。


从内地来到香港,怀孕后丈夫却因为意外而去世,甚至连结婚证明都来不及办。


伤心欲绝的婆婆将母女俩赶出家门。


社会福利署因为母女俩的户口问题多年都没有答复。


婆婆沉迷赌博,却要她承担高利贷


“妈妈”带着懂事的女儿住进了快餐厅。



为了让女儿能留在香港读书,也为了帮婆婆偿还高利贷


她同时做着多份工作,在绝望时甚至选择了卖身。


想要用单薄的身躯撑起母女俩的天空。


但是血肉之躯又怎么经得起过度的透支?


也许“妈妈”有着自己的观念和坚持,但很难让观众接受她的选择。


为了女儿能留在香港读书,就忍心她跟着自己夜宿快餐厅?


回内地不行吗?是不是对国内环境有偏见?


自己没日没夜地打工挣钱,就为了能帮着婆婆还高利贷


一次两次能让人觉得是为了对得起去世的丈夫,是同情,是善良。


但一而再,再而三,毫无底线的付出就是傻,是愚蠢,是纵容。


口口声声一切为了女儿,最后却让她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自以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把辛苦赚来的钱都给了高利贷


用这钱租个房子,让女儿住得舒服点不好吗?



无父无母,唯一的亲人是将她赶出家门,逼死自己母亲的“奶奶”。


影片中的小女孩有多懂事,就让观众觉得有多心疼。


“妈妈”着实令人感到可怜又可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也怨其“自私”。


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聚集到24小时快餐店中,成为夜宿者中的一员。



也许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有着冰冷的现实和令人寒心的故事。


但在这陌生人汇集的快餐店中,彼此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互扶持。


久违的温情让人有种人生可以重新开始的错觉。


但现实的强大,让这群社会边缘人的抗争显得苍白无力。



电影的结局算不得圆满,只能说是每个人对现实的妥协和接受。


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不错的反响。


把观众视线牵引到在24小时快餐店留宿的人身上,很能引起在城市中“打工人”的共鸣。


作为导演的电影处女秀,在豆瓣目前得分6.6,也还算是不错了。



很多人觉得电影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刻意“卖惨”。


但就像文章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


如果剧情没有戏剧化的冲突和变化,就会显得太过平淡乏味。


将苦难放大,将人性的不合理处放大。


虽然导演操作的有点用力过猛,但确实达到了推动情节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阿博坐上了回家的巴士,背景音乐是阿珍在舞台上演唱的歌曲《心债》。



重重心中痴债


原是欠下你一世


无限无尽爱在我心底


悠悠心中痴意


源源不绝抚慰


只望可补偿一切


明明用尽了努力


明明事事都不计


为什么万般痴心


都等于枉费


原来今生心债


偿还不是一世


千代千生难估计




此情此景,确实感人落泪。


此生不能续情缘。


心中痴债,来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