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董卿与已婚男子密春雷相恋,董卿的父亲知道后坚决反对“他有家室,你们不适合,你别掺和进去。”不料董卿却说:“我们是真爱,况且我也已经长大了,你不要再管着我了。”



她是知性女主持人,她是央视一姐,她是13年春晚女主持人,她是制片人,她是导演,她是真水无香,她是最美人间四月天


董卿说,“我想是电视点亮了我的生命,我愿意燃烧我的生命,来温暖人心,即使是一小部分人心,我也很满足。”


她的人生路,并非都是一路顺畅。


她曾经历低谷、迷惘,曾经在原生家庭里一次次证明自己,高考失利,工作不顺,感情波折,她和人世间普通的你我一样。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


董卿她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本科班、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还获得了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后来在1994年,进入了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主持生涯。


刚开始,她可谓是加倍地珍惜和用心,背后也更是加倍的努力,而她曾经也在采访中说过:我要做得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所以,她拼命地努力,她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她做到了。


她的付出和坚持,终究决定了她在主持道路上会越走越远,所以,在1996年,她进入了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1998年主持《相约星期六》;2002年,有走进央视主持《我要上春晚》等节目,在2005年,首次亮相央视春晚。


之后,便连续十三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主持人中前三甲。


她的光辉成就,在别人看来,或许这是理所当然。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她是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



接着,她在2017年的时候主持《中国诗词大会》和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也是通过这些节目,让观众们都重新认识了她。


发掘了她的另一种美,让她更新了她既有的形象,也引起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也让她再次火了起来,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标杆和榜样。


董卿的成功,离不开父母从小对她的栽培。


董卿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母亲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在这样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里,董卿的童年却是压抑刻板的。


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父母辗转多地,7岁以前董卿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上海。


7岁后,因为调皮爱玩,董卿才被父母接到了身边管教。



爸爸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她身上继承了爸爸的这些优点。


1979年带着父母对她的期望,进入安徽淮北上小学开始学习生涯,父亲对她非常严厉,在她看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1983年只念了四年小学的她连跳两级升入初中,1985年从安徽淮北随父母迁到浙江省嘉兴市并就读于嘉兴一中,上中学后,被老师发现颇有文艺才华的董卿,常常为了参加学校的课余文艺活动而以补课等的理由,对父亲撒谎。


为了锻炼董卿的独立能力,爸爸还要她做各种兼职,只要一放寒暑假,就把董卿推荐给朋友炼能力,而且还跟朋友说不用给钱。


从高一开始,一到暑假,父亲就给各个宾馆打电话,“你们那里需不需要服务员、清洁工?免费的。”



董卿铺床、倒垃圾、刷马桶、刷浴缸,让她知道“挣钱不容易”。清洁员、售货员、广播员……年少时的董卿这些通通都干过。


“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


小的时候董卿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爸爸出差,明明该是最深的血缘关系,却变成了“不见最好。”


学习成绩要好,家务事要会做,身体素质得好。不能照镜子,不能穿新衣服,不能有除了读书以外的任何喜好。


也正是这样的严厉栽培,才让董卿能够成为央视的一姐。


如今,距离董卿第一次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已经过去了20年。



她不再觉得自己是舞台中央那个,高光打在脸上的主持人。相反,她将自己视作铺路人,通过每一场节目,将真诚与善意传递给每位观众。


她也不再惧怕台下的孤独,如今的董卿,将每日睡前的一小时阅读视作习惯,闲下来的时间里,她选择看望父母,陪伴孩子。


很多了解董卿的人都会说,这个女人太美了!


董卿却觉得,如果美丽只是简单地用来做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丽能够转化成一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了。


董卿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才华和格局,让“央视一姐”的称号实至名归。


祝福董卿,也祝福全力奔跑中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