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今年开始大陆影片要想在海外参展,就需要在获得公映许可的基础上完成技审。


而今年柏林电影节入围华语片数量相较往年断崖式下跌也更加证明了处境之艰难。


而近期有这么一部影片,突破重围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却也经历了撤档重来。


虽然今年才刚过半,但是不夸张地说,这部影片应该就是2022年度最佳华语片了——


隐入尘烟


电影入围了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上映至今豆瓣评分持续上涨至8.1,直接成为了今年度院线华语片的NO.1。


但十分讽刺的是,这部近三年唯一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的内地电影,


首映日票房却不到35万,排片更是只有2.3%(排片率还在下降)。



国产文艺片向来举步维艰。


不说审查多么暴烈,大环境下观众的接受度还十分有限。


回头去看贾樟柯所说的那句:“不能把中国电影做成主旋律专卖场,希望给所有电影一个确定性环境”或许践行起来依然道阻且长。



这部影片讲的,是西北农村一对被世人抛弃的农夫和农妇的故事。


黄沙满天的西北农村,沟壑分明的高原红和在村口蹲坐着聊天是当地农民的最大特点。


当然就是不聊天,他们也是那么默默地待着。



农民马有铁,村里称老四,幼年时爹妈和两个名叫有金有银的哥哥就已经死了。


剩他跟着三哥三嫂生活,给三哥三嫂做劳力。


半辈子都在给三哥打工的他不但没有得到半点收入,年龄大了还被三哥赶到废弃的土屋。



三哥的两个儿子都长大了谈婚论嫁了,于是三嫂决定给有铁也找一个。


一个被哥嫂不待见,有病常尿裤子的残疾女人曹贵英。



贵英自小被哥嫂虐待住在窝棚,也因此落下了癫痫和小便失禁的疾病,无法生育。


两个被家人遗弃的孤独个体、乡村边缘人,又因为被当作累赘而凑在了一起。


二人互相观察,好在都以好人之间的直觉接纳了对方。



新婚初夜,贵英尿裤子不得不害羞地坐在床上煨干,有铁升炉子后拨大火径直走回被窝睡下,让贵英撅着屁股脱了外裤对着炉子烤尿湿的屁股,顾全了她的体面。



虽是盲婚哑嫁的包办婚姻,但善良老实的有铁一直细心保护着妻子,


记得用不多的钱给她买衣服,不舍得她走路,好吃的第一口先给她吃。



同样,贵英这个自小没有受过关爱的女孩,也从开始的不自然到心疼他数次献血,在知道有铁晚归后会一遍遍在寒冷村口等他给他送热乎乎的水。


命很轻贱,却有人重重地放在心上。



相遇前被剥夺了爱和尊重的两个人,在四季流转中,被土地接纳了。


命运安排两个苦命的人相遇,终于凭自己的努力过上了相亲相爱的日子。



经过两次被迫搬家后,他们背朝黄土也朝蓝天地盖起了自己的房子。


这两个苦瓜秧秧上的苦瓜,从陌生到挨着黄土一起取暖,一次次被驱赶和利用,却对命运报以坚韧的平静。



借来鸡蛋养鸡,晒了土砖砌房,种了麦子蒸馍……他们拥有了一个满地鸡屎的桃花源。


然后,麦子都收了,苞谷也丰收了,可以可劲儿吃馍喝汤了。



春耕秋收,夏耘冬藏。


土地不具备浪漫属性,人们在土地上的劳作、欢喜或报怨,岁岁年年深刻联结的情感比浪漫踏实,


就如同在手背上开的花,鸡下的第一个蛋。



有铁和贵英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作物,与金色的麦子、倒伏的苞米、绿油油的菜地经历冬春夏秋一样,他们经历冷漠蒙骗欺辱而顽强地活着。


他们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庄稼,就算被鸟啄被镰割被磨盘磨,也依然一茬又一茬亘古绵延野蛮生长。



但可悲的是,穷人苦难的尽头并非是甘来,往往是生命的终结。


眼看着日子一点点好起来,母鸡下了第一个蛋,有铁给发烧的贵英煮了紫苏荷包蛋,想让妻子补充点营养。


贵英也惦记着有铁,煮了鸡蛋去田里找老四,却最终虚弱不堪一头栽进了水渠再也没有醒来。



这个像黄土地上一粒沙尘的女人,被风雨吹来打落地面,风干后还是飘走隐入了尘烟。


把她拴在窝棚里的“哥哥”,像是有了替代就处理掉一个残次品一样急于摆脱,她人生唯一几天的安稳日子是“媒人”收了好处费后赠送的产物。


她的幸福如此扎眼,跟这个未必贫瘠但是麻木冷漠的土地格格不入,


于是她无论如何是要消失的了。



至于有铁,故事最后,他放了驴自由,把家里的粮食都卖了,欠的鸡蛋还了,了无牵挂地走了,连哀痛都不动声色。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黄土大地真干净。



这是一部外表看上去很“脏”的电影,黄沙灰土占据了大部分银屏,但主人公的爱与生命力却是极致浪漫与纯洁。


导演李睿珺是很典型的乡土型的创作者,他每部电影几乎都和老家甘肃有关。



演员也多是家里亲戚朋友,之前几乎是全素人阵容的表演(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甚至包括这部电影的男主武仁林,也是他的姨夫。



姨父是一个地道、真实的农民。



采访中导演曾说本来姨父不打算来的,因为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是他妈妈去替了一天农活才把姨父换来了。


而女主角海清为了演好这部戏,也是提前十个月到西北农村体验生活, 学习做饭下地干活。



影片很多处都描写了有铁这个农村人民的质朴,比如无偿献出熊猫血,一直帮助别人无怨无悔;


比如无偿帮忙拉家具却还要受到责怪,却依旧毫无怨言;


比如被驱赶后看到房子被拆,也要让鸟窝里的燕子赶紧飞走。


但就是这样善良的人,还是如一滴水般流入了大海,一粒尘土般隐入漫天黄沙。



大雨冲毁了有铁用来盖房屋的泥砖,让河流带走了他的爱人。


人如此依附眷恋着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同时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这片土地所毁灭。



贫贱时而苦,时而不觉苦。


历史的洪流轰轰烈烈,普通人的生活永远在安静地重复,就像死亡后镜头最后是一棵麦穗,这关于一生的象征。


在当前越发逼仄的社会环境里,在穷苦人形象几近隐身的今天,


能在影院看到聚焦底层小人物命运这样真实朴素的农村生活与乡土叙事,确实让人感动悲哀又心酸。


在现代化浪潮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劳作方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改变,


有铁与贵英就是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被时代抛弃的两个遗民。


外面世界是什么?大城市啥模样?这些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床头私语的一个小愿望。


而事实上有太多人在这片土地上自生自灭,应该有人讲述他们的故事,为他们歌唱。(遗憾的是这样的题材曾经是我们文艺电影的主流,也是许多导演曾乐此不疲反思的母题。)如果你的城市有《隐入尘烟》的排片,请尽快去看看吧,它不会令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