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过一个热门话题,“没有编剧洗白不了的角色”,在这些被洗白的角色里,“极品父母”的占比最高,无论他们行为多恶劣,编剧总有方法洗白。



《都挺好》作妖了大半辈子的苏大强如此,《以家人之名》中两位“抛弃”孩子的母亲也如此,七话原本对这种创作套路已经逐渐麻木。


现实生活中,和解也是很多人的生活主基调,有些东西我们改变不了,接受反而能让生活不那么艰难,但仍旧无法理解国产剧执着的洗白导向。



一旦极品角色的身份是父母,编剧们便很热衷将他们的错误塑造成“不得已”与“不被理解”,导致很多剧情中受到伤害的人反而要向犯错的人道歉。


职业剧《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中有这么一段母女故事线。


女主唐佳瑜幼时父亲意外身亡,母亲一年内匆忙改嫁,来到继父家后,母亲对继妹过度的偏爱与对自己的忽视,进一步给唐佳瑜留下了伤痕。



因为久久得不到母亲的情感回应,唐佳瑜也心灰意冷,她考上大学后便与原生家庭渐行渐远,直到继妹重病需要她操刀做手术,母亲才再次出现。


双方重逢后的交流基本只有两个基调。


一是唐佳瑜母亲各种劝说她为继妹做手术。



解释一下,继妹的胎儿心脏发育不完整,医生建议引产,但继妹坚持保胎,手术难度极高,其他医生难胜任,他们想让技术高的唐佳瑜处理。


二是唐佳瑜同意手术后遭母亲催促爆发矛盾。



唐母担心继女却忽略了被迫接这档手术的唐佳瑜背负很大压力。



面对母亲一如既往的不公,唐佳瑜指责对方虚伪,唐母既内疚又恼怒,打了女儿一巴掌。



这段母女关系中,唐佳瑜的痛点是母亲过快改嫁与行为上的偏心。



为了照顾体弱的继女,唐母早早便将亲生女儿送去寄宿学校,日常永远都先考虑继妹的诉求,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唐佳瑜能成长的如此优秀很难得。



然而,后续的洗白却将被伤害的女儿和伤害女儿的母亲彻底做了调换。


唐母仓促改嫁是因为唐父去世后欠下大笔债务,为了不让女儿跟着受苦,她只好改嫁经济实力优渥的现任,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女儿才牺牲自己。



听完继妹口中的真相,唐佳瑜瞬间泪崩,为自己连累母亲改嫁感到愧疚,也为多年来一直不理解母亲的牺牲而对她恶言相向愧疚,泪拥母亲道歉。



于是,坚持隐瞒女儿的唐母成了无私“好母亲”,所有人都知道实情唯有自己被蒙在鼓里、痛苦于母亲差别对待的唐佳瑜,则成了不理解母亲的任性女儿。


看到这里,七话委实一脸懵,还能这样?


其实观众从前期剧情已经看出唐母的改嫁不是出于薄情或爱慕虚荣,更多是生活压力所致,这是社会普遍现状,作为单亲母亲她有的难处与不得已。



但唐母给女儿带来创伤却是不争的事实,改嫁是为了母女两人的生活,忽视亲生女儿的感受专注当完美继母,难道也是因为爱女儿吗?


也许是吧。


老一辈父母经常存在这种误区,越是亲生孩子越忽视、打压,以防止被他人误以为苛待非亲生子女,到了最后,差别对待已埋在了他们的潜意识中。



能理解他们的“不得已”与观念局限,但不能理解所有人都感动于他们的错误,剧中继妹指责唐佳瑜如果知道真相便不能“任性地长大”,相当讽刺。



到底是知道母亲的难处在有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幸福,还是认为母亲放弃了自己在孤独与不安中长大、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更幸福?答案一目了然。


客观来说,编剧选择让两人和解很正常,她们已经是各自独立的成年人,人生很短,我们不能沉浸在仇恨,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强行给唐母加了一个“好妈妈”反转,就很画蛇添足,一味强调失职父母的“不得已”,淡化他们的错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圣母的“自我感动”。


这也是传统社会思想观念中给人们强加的“天下无不是父母”枷锁,老神话故事里的哪吒早就已经在反抗这种枷锁,当下的国产剧却还在拼命地给观众玩加固。



同样的套路,《都挺好》中苏大强与苏明玉也走过。


编剧花了43集让观众看到苏大强的失职、自私及他对子女的迫害,看到了重男轻女思想给苏明玉留下的创伤,然后又花3集营造苏大强的可怜父亲形象。



一个老年痴呆患者记忆里曾经对女儿释放的一丝温暖,便抹杀了他几十年对女儿的苛待,而且,被伤害过的女儿,还真吃这一套。



《以家人之名》后来也用过。


剧中女配贺梅把与前任生的儿子扔给了老实人男友便一走了之,多年后成为女强人带着小儿子回归,一个当年她“失踪”其实是因坐牢的解释便直接洗白了。



失踪是因为坐牢,出狱后继续失踪是不想儿子有个丢人的妈,成了富婆后继续失踪是不想破坏儿子的生活,领养小儿子是为了弥补大儿子的愧疚。


成为孤儿小心翼翼长大的孩子,还要感恩这个好妈妈一再的不得已?



同剧还有一位极品妈妈陈婷,一开始个人对这个角色是存在同情的,因为她的神经质行为明显是创伤后遗症导致,对病人的不当行为,难免会多点包容。


如果后续剧情编剧科学一点,让陈婷入院治疗,让医疗手段与家人的耐心一点点治愈对方,都能被理解,可编剧偏不,一个二次伤害孩子的自s行为又洗白了。



因为母亲太痛苦了,痛苦到没办法继续活下去,所以她是好妈妈,编剧们真的不会觉得这样的价值导向很窒息吗?加害者永远不得已,受害者永远要感恩。


七话从来不反对影视剧的和解导向,正如前面所说,人生很长,我们不能永远带着过去的痛生活,但很反感过度的洗白,永远能用一份“不得已”抵百份失职。



这种洗白伤害的不仅仅是影视剧逻辑与追剧体验,还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选择,渴望一份已经错过的爱,不仅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


《唐医生》中唐佳瑜与“好母亲”相拥之后会怎样呢?


剧中没有后续,但观众可以想象到她未来会面临的处境,她仍旧要面对母亲在行动上把母爱与照顾全给体弱的继妹,只能在思想上爱自己的现实。



不是唐母根本不爱唐佳瑜,而是有些已形成的东西她改不了了,与亲生女儿多年的疏离,与继女多年的相亲相爱,使她根本不可能再端平两碗水。


有些错误,错了便是错了,有些错过,错过便是错过。


和解可以有,洗白式和解却不可执着,否则很容易陷入一个难以企及的假象难以自拔,让人们继续在过往的伤害中徘徊,与其这样,不如让错过的,变成没那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