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音乐界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风格各异的歌手。当时音乐界的大牌,如刘德华、王菲、汪峰、那英、田震等,都是那时候出现的。
毛阿敏是当时中国音乐界的重量级人物,他的地位远远高于上述名人。毛曾经在香港唱歌。刘和张学友站在他旁边。可见毛在音乐界的地位有多高。
毛阿敏的声音非常独特。
作为一名女性,她的嗓音具有其他女歌手的男性气质,她的嗓音仍然是女性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元素,出现在毛的歌曲在同一时间。这并不奇怪,但令人惊讶的是和谐。
由于毛早年是一名文学战士,她演唱了许多与军事生活密切相关的歌曲,其中《爱军中的孩子》是毛的代表作。
它不仅歌颂了士兵的家庭和国家的感情,也歌颂了他们作为个人的个人感情。
这些歌曲也透露了毛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然而,毛曾经唱过的一首歌却意外地向世界宣布,中国是一个绝密的军事基地。
1992年的“八一”建军日晚会上,毛唱了一首“马兰谣”。这首歌一经传唱,就在全国引起轰动,不仅因为毛的感人歌曲,也因为这首歌的歌词!
“马兰谣”与军事基地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看看歌词。
研究过中国军事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马兰谣》中透露的曾经高度机密的中国军事基地,是中国上个世纪唯一精心建造的核武器试验基地——马兰。
马兰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在辽阔的戈壁滩上,几乎没有水资源,植被和生物几乎灭绝。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一。
然而,为了摆脱来自美国和其他令人憎恶的大国的核武器威胁,中国在世界上最困难的地方强行建立了一个绝密的军事基地。他们在这里扎根,直到中国成功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不再受到外来威胁。
1992年,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为了激励全中国人民,歌颂为中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而辛勤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和官兵,国家在当时专门创作了这首歌曲《马兰谣》,并让重量级歌手毛在“八一”军节上演唱,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节日!
一些人可能会怀疑为什么马兰被选为核试验基地。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个小马兰岛作为核武器试验场?
众所周知,为了使日本投降,美国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原子弹威力巨大,一颗炸弹就造成30多万人伤亡,十几公里被夷为平地,吓得日本天皇迅速投降。
此外,原子弹的原材料,如铀,具有极强的放射性和危险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造成的核污染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因此,建设原子弹试验场的选址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试验场附近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必须无法通行,这样就不会有大量居民以试验为目的移民,节省费用;第二,试验场地的气候环境必须恶劣,以免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并尽量将破坏程度降低到可控范围内;第三,交通不便,土地平坦,有利于保密,有利于核试验结果的调查。
因此,沙漠成为核试验的理想场所。
但是中国的沙漠是如此之大,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等,更不用说戈壁沙漠了,它是大的、小的、没有名字的。
事实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试验基地不是马兰,而是我们熟悉的另一个地方——敦煌。
在敦煌建立试验场的想法是由当时苏联帮助建设中国的科学家们选择的。他们认为中国制造的原子弹很小,根本不需要大的试验场。
但这一提议最终被长期领导人拒绝。
有两个原因:第一,原子弹绝对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还要研制威力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氢弹,努力工作,不给对手任何压制我们的机会;第二,在敦煌建设试验场的风险太大。莫高窟,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位于敦煌,离选定的试验场不远。为了安逸而放弃对文明的继承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马兰最终被选为试验点。
马兰是一个因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而存在的地方。在此之前,这里是一片未知的沙漠。
中国科学家和士兵来到这里后,主要修建了三个区域:洪山中心、实验场和生活区。
核武器研究主要在洪山中心完成,邓、钱学森等科学家在这里逐一解决了核武器问题。马兰已不再是一开始安全严密的绝密军事基地。它已经被开放,成为纪念中国科学家辛勤工作的“红色风景区”。
最后,我要感谢邓、钱学森、程和其他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夜以继日地在马兰工作,实现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正是他们无私的奉献,使我们能够拥有原子弹等重要的国家武器,不再害怕被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