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热度不减,一边骂着王友德王庆来父子的窝囊、万传家夫妻的蛮横不讲理和何幸运向现实妥协的无奈,一边忍不住替何幸福叫屈,血压升高。而剧中三位父亲的三种父爱,对子女来说就是三种结局。


一、人间清醒的许亚妮父亲许处长。跟王庆志一样,许处长也是农村出身,凭着自己的努力,上了高校,毕业后留在城市,找了城里的老婆,成为市委组织部的处长。但是,许处长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农村的人情往来,他对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他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去县里担任一把手,为什么他不去呢?他在跟女儿许亚妮交流时,说过:“有好几次机会,我都可以离开机关,可以去任实职,担任县长、县委书记,不敢。”他说:“就你奶奶家,那一大帮穷亲戚,那个不盯着我头上的乌纱呀,要让他们知道我有了实权,这个让我安排工作,那个让我给批地,帮着他们做点生意啊,哪个敢得罪啊!”



许处长知道自己一旦有了实权,老家农村的各路亲戚找上门来,碍于人情,不好拒绝;处理不好,还会让老家的父母为难,自己也会陷入泥淖之中。不如在市委任个处长,有个推脱的理由。从他老婆的嘴里,可以听出为老家的事情,他老婆是非常反感的,所以对许亚妮找农村出来的王庆志大有意见,坚决不同意。


许处长毕竟是跟王庆志一样从农村出来的,对王庆志颇为理解和欣赏。他对女儿许亚妮说:“爸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都不容易,哪个不是一家人,甚至一族人供出来的呀!那你们现在有出息了,家里的事就不管了,那也不行。乌鸦还知道反哺呢,那小羊还知道跪下来喝奶呢!这人,不能连它们都不如,对吧?从农村出来的这些人呢,像只蜗牛,他每天呢,都必须得拼命往前爬。可是,后背始终背着一个沉重的壳。你想好了啊,如果因为他这个家庭,你不选择他,现在来得及。可是,你一旦选择了,那就必须准备好跟他一起承担责任。”


许处长的一席话,说出了农村出来的孩子的不容易,身上背负的责任和父母亲戚的牵绊。从许处长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包容、理智、耐心、有爱的人。许亚妮有这样的父亲,王庆志有这样的岳父,真是他们的幸运,让他们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二、窝囊憋屈的王庆来父亲王友德王友德就是个在家窝里横,家外窝囊废的人,秉承“吃点亏不算事,忍一时忍一世”的人生态度,让人看着就替他憋屈。不仅自己憋屈,家里的孩子也被他潜移默化的成了大窝囊。


大儿子王庆来,小时候被人欺负,王友德不是给儿子撑腰,反而领着儿子给欺负者去道歉。这样的父亲,养出来的儿子能成器吗?儿子结婚,儿媳妇的妹妹被书记的儿子耍流氓,不出头罢了,反而还去给书记赔礼道歉,毫无一点男人应该有的血性。腰弯久了,很难再直起来。



王友德一辈子谨小慎微,懦弱无能,娶的老婆本来挺虎的,跟儿媳妇何幸福挺像。几年下来,也被王家磨得没了脾气,卑躬屈膝,把“忍”当做自己家人的生存智慧。何幸福的到来,是给王家增添了人气和底气,却总是被王家拽着往后退,让何幸福也没辙,真替何幸福可惜!


因为检举之事,何幸福王庆来没法在村里立足,跑城里谋生。这下,王庆来身上跟王友德一样的习性开始真实的呈现出来,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文明礼仪,要情商没情商,要智商没智商,吝啬无能,丢人丢到家了,难怪众多观众喊着让何幸福离婚,赶紧脱离这家子,给自己谋个幸福之路。


有其父必有其子,因为有王友德这样的窝囊父亲,才有王庆来这样的窝囊丈夫,只会窝里横,跑到外面啥都不是,胆怯怕事,举止失措。王庆来看着就是让人“致郁”,如何被何幸福“治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王庆来不能反思,不会担当,不做自我调整,何幸福离他而去,也是迟早的事。



三、蛮横霸道的万传家父亲万善堂。万家庄的村书记万善堂,年轻时带着一帮村里人,进山挖矿,开启万家庄的幸福之路,但也养成了说一不二、我说了算的霸道习性。在家里,老婆早逝,儿子万传家有样学样,自小就有霸道的性格。


万善堂能将一个深度贫穷的村庄,变成县里的富裕村、明星村,能力和水平毋庸置疑。但是,村子在发展,生活在美好,人的法治意识却没有跟上,还是家长意识占据着思想。不管是婚闹、征地、踢人等等,还是以村里的事情村里解决,通过乡里乡亲的感情和个人威信来处置事情。



万传家做了那么多不靠谱、违法犯规的事情,万善堂总是用村书记和集团董事长的身份来息事宁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这样的后果就是纵容万传家,让万传家更加肆无忌惮的在村里横行不法,颐指气使。


以万传家冲动、净惹事的脾性,还有她媳妇是非不分的无底线“支援”,这样玩下去的后果,就是判监入狱,而万善堂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虽然万善堂为万家村做了很多事,但功不抵过,错就是错,错了就要追究。



孩子的身上,都有父亲的投影,许处长、王友德、万善堂三位父亲,习性、眼界、意识、文化不同,也就造成许亚妮、王庆来、万传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