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版《星星点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浪姐3》第七期节目里,王心凌组翻唱了郑智化的《星星点灯》,拿下了三公舞台第一名的成绩。


7月3日深夜,郑智化本人发文怒斥:


“关于我的经典歌曲《星星点灯》被乱改歌词,我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



原来,节目组不但改了原来的编曲,还改了歌词:


原版: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


改后: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


原版: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改后: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不够积极向上的词,统统换掉。


毕竟,歌曲要搭配姐姐们迷人自信的wink,活力四射的舞蹈。


“肮脏”这种词,明显不符合甜美的女团风。


可仔细想想——


既然是“晴朗的一片天”,那还需要星星来点灯吗?


屏蔽掉现实中的苦难与迷茫,就是励志作品该有的样子吗?


网络上一部分人支持郑智化维权,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改编后的歌词光明励志,没什么不妥。


甚至有网友跑去郑智化评论区指责其“蹭热度”:


“要不是王心凌翻唱,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首歌?”


他们或许不知道,一首他们眼中“过气”了的《星星点灯》,背后藏着一段怎样的人生。



时间回到1993年,央视《综艺大观》的一期节目。


郑智化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上舞台,演唱了一首《星星点灯》。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


台上,这个个子不高的残疾男人深情演唱;


台下,所有观众都跟着一起打节拍,燃炸全场。


一曲结束,郑智化不禁真情流露:


身残,心不要残,残疾人一样有一片自己的天空,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句话,是他经过多年的磨练后说出的肺腑之言。


当时,人们只知道《星星点灯》很火,却不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者花了多大的力气,才站上了舞台。


他不只是一名歌手,更是一名勇士。



郑智化还在娘胎里时,生在他前面的哥哥就不幸夭折。


于是,他刚一出生就背上了“克兄”的名号。


3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郑智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从此,他的双腿永久残疾,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那时候他还小,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就再也不能行走了。


药物、治疗、孤独,组成了郑智化的整个童年。



别的小孩在外面奔跑玩耍,他只能在窗户边静静看着。


七岁那年,家人送他去做了一场腿部矫形手术,腿上多了16处刀疤。


好在手术没白做,经过两年的康复,他终于可以站起来了。


在拐杖的支撑下,郑智化跌跌撞撞地走进了盼望已久的小学。


在学校,他被同龄人当成是“怪物”。


但他丝毫不软弱,每次被推倒在地,他都爬起来拼了命地打回去,遍体鳞伤也要争回尊严。



小学四年级,郑智化已经成了那一片的“孩子王”。


他天资聪颖,游戏玩得极好,还在学校做起了玩具倒卖的生意,赚得一小笔钱。


不仅如此,他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还极具画画天赋。


这个拄着双拐的男孩,很快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受到不少女孩的爱慕。



郑智化曾在节目里谈起自己的童年,表示自己小时候最拿手的三件事就是“追女孩”“做生意”和“打架”。


17岁那年,一个叫阿媛的女孩走进了他的世界。


他们互相欣赏、两情相悦,然而这份美好的初恋却被阿媛的家人给一刀斩断。


我们决不允许女儿嫁给一个残废!

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少年滚烫的真心被一下子击得粉碎。


他日夜悲伤,无法走出这段感情,甚至几度尝试自杀。



绝望之时,他为她写下了11首诗作为遗书。


其中就包括那首《别哭,我最爱的人》。


“别哭我最爱的人,


今夜我如昙花绽放,


在最美的一霎那凋落,


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


站在死亡的边缘,郑智化顿悟了——


“与其浑浑噩噩的死,不如好好活出一番天地。”


死亡就等于认输,他要出人头地,证明给阿媛的父母看。


毕业后,土木工程专业的郑智化来到一家建筑公司。


他看着身上的制服和手里的材料,他感觉到无聊、厌倦、看不到未来。


父亲劝诫他:


你一个跛了脚的残疾人,能有这样一份安稳工作,应该知足,好好珍惜。

事实上,郑智化心里很清楚自己在干嘛,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与其顺应世俗,不如拼出自由。


于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裸辞。


他转行去做广告,凭借才华和努力,被圈内人称为“广告鬼才”。



他虽双腿残疾,却比任何人都跑得快。


没过几年,郑智化又觉得广告太虚假,他的作品应该说一些真话。


最终,郑智化做了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


当一名歌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那场庆祝晚会上,空气中响起了一记雄厚嘹亮的男声。


“他说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


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一曲结束,听哭了无数人。台下掌声雷动,全场沸腾。


邓亚萍听完后亲自上台,送给他一副亲笔签名的乒乓球拍。


第二天,大街小巷的音响、商场、电台,都在放《水手》。


一夜之间,郑智化这个名字红遍大江南北。


那年他31岁,一首在浴室创作出来的《水手》,唱出了真实的自己,也唱到了几代人的心里。



90年代前后,流行乐坛大多都在唱情情爱爱,唯独郑智化是一股清流。


他的歌里,记录着社会最真实的样貌。


1984年,台湾发生一起矿难,72名矿工被深埋井下遇难。


郑智化拄着拐杖去了现场,与矿工家庭同吃同住一个月。


紧接着,他为遇难同胞写了一首歌,取名《老幺的故事》,发行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黑色的煤 白色的雾


阿爸在坑里不断的挖 养活我们这一家


骄纵的老幺 倔强的我


命运是什么我不懂 都市才有我的梦


通往坑口的那一条路 不是人生的唯一的方向


晨曦中模糊的脚步声 已忘了最后的一次道别


谁说宠坏的孩子不哭 就在悲剧发生的那一瞬间


泪水呐喊唤不回 阿爸在淹没的矿坑里面”


1989年,郑智化写下《中产阶级》,诉说着平凡人的压力与迷惘。


“我的包袱很重 / 我的肩膀很痛


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的眼光很高 / 我的力量很小


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他写《堕落天使》,记录了一个风尘女子的故事:


女人为了久病的丈夫和孩子,被迫无奈出入风月场赚钱,用一个人的身体换来两个人的生活。


“浓妆艳抹要去哪里 你那苍白的眼眸


不经意回头却茫然的竟是熟悉的霓虹灯


在呜咽的巷道寻也寻不回你初次的泪水


就把灵魂装入空虚的口袋 走向另一个陌生”


他希望通过歌词,向那些社会底层的妇女们申诉。


他写《大国民》表达对当时台湾的失望与不满,因歌词太过犀利,亲自出面澄清了被判入狱的谣言。


“美丽的谎言说过多少遍,说来说去从来没实现。


宣传的口号说大家都有钱,贫富的差距假装没看见。


这不再是个适合好人住的岛,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


这不再是个适合穷人住的岛,一辈子辛苦连个房子都买不到。”


1999年,38岁的郑智化宣布退出歌坛。


隐退后,郑智化把下半场交给了家庭和生活。


他的名字,逐渐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去年,郑智化因在facebook上痛批台湾当局,被禁言了一年。


作为一个台湾人,他一语道破当时台湾的种种乱象:


“这里的人不讲英文,但帮美国看门。


这里的人不讲日文,但认日本祖宗。”


犀利直白,字字珠玑,网友称他为“歌坛鲁迅”。


如今,郑智化已经61岁了。


不唱歌的这些年,他做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事:


结婚生子、投资it公司、练习书法绘画、开画展......


他从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限制自己的追求。



他说:


“我们是人,不是只为生存奔忙的动物。如果没有梦,活着只是等死的过程。”


三十年过去了,郑智化依旧是那个不安于现状的水手。


即使肩膀被双拐架起,双手却在始终掌控着自己人生的舵。


几天前,他因自己的歌词被改而感到愤怒,当众发声。


了解郑智化经历的人都清楚,歌词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现实生活中的多数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郑智化真正懂得这些痛苦,并把它们打磨成一段直击人心的文字。


“学会骗人的谎言,追逐名利的我。


在现实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


看着你含泪的离去,想着茫茫的前程。


远方的星星请为我点盏希望的灯火。”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身处在肮脏的天空。


只要你抬头,漆黑的一片天里也能够找到闪耀的星光。


在你陷入迷雾时,为你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