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劳荣枝还美的“黑色玫瑰”。
“常熟第一大美女”——顾春芳,长相美艳又精明能干,不少男人争着抢着要给她钱。
作为一个模特,顾春芳的消费水平也不容小觑。
她并没有选择靠自己的努力去挣取生活费,而是决定向男人要钱花。
无论是商界大佬还是官场职员,顾春芳只需要动动嘴,那些人就愿意主动把钱拿出来。
4年不到她就拿到了17亿元,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高达1.8亿元。
在重金堆砌中,顾春芳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滋润。
“一掷千金博为美人笑”,顾春芳越开心生活得越好,就有越来越多的男人愿意给她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靠着皮囊和嘴巴坐享其成的顾春芳,却被法院判了死刑!
顾春芳被判刑
昔日那些为顾春芳挥金如土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非但没有一点惋惜,还连连拍手叫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端铁饭碗vs靠脸吃饭
顾春芳打小就长得好看,当然她一开始并不是美女模特。靠着家里的关系,她在国企混到了一个文职。
而她的父母也都不是什么大官,母亲是妇女主任,父亲是银行小领导。
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县,顾春芳一家的生活水平不说大富大贵,也是吃穿不愁。
90年代的常熟
顾春芳的长相甜美性格开朗一直深受周围人的喜爱,但这也成为了影响她一生的关键。
长得好看也知道打扮,顾春芳的心思从来就没有放在学习上。
也许是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也许是认为自己的长相确实优越,顾春芳早就离开了学校。
但是这么大点的孩子啥也不干也不是事,于是顾春芳的父母托了关系,让她在铁路局干文职。
刚开始顾春芳还觉得新鲜,踏踏实实地工作。时间长了她就开始觉得枯燥,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她也不听。
1992年,20岁的顾春芳便背着父母偷偷将工作辞去,
跑到镇上的百货柜台卖化妆品
。
在那个年代能买得起化妆品的人非富即贵。顾春芳人美嘴甜,经常能把那些阔太哄得高高兴兴,因此她的销售业绩也跟她的长相一样漂亮。
但是经常见识高官显贵,顾春芳的思想也慢慢有了改变。
赚到钱的她开始费尽心力经营自己,买衣服买包包买化妆品。原本顾春芳就喜欢打扮自己,现在有了自己的钱,她更加无所畏惧。
情景模拟
底子好又会打扮,顾春芳的美貌马上就给她的人生迎来了第一个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顾春芳从阔太们了解到了“模特”这个行业,能拍广告出名收益也比当柜姐多,最重要的是能“靠脸吃饭”。
上世纪90年代的模特
恰逢当时常熟要新开一个模特培训班,顾春芳没有一点犹豫就去了。加入模特队后,顾春芳也十分努力。
一个漂亮的美女会让人赏心悦目,一个努力且漂亮的美女会迎来自己的舞台。
凭借出众的外表和优越的身材,很快顾春芳在当地的模特圈有了名气。
恰逢常熟刚好常熟需要拍城市宣传片,正寻找合适的女主角,容貌出众的顾春芳成功拿到了出演女主角的机会。
顾春芳
顾春芳身着一袭长裙,秀发纷飞,为她赢得了“常熟第一美女”的称号。
商场上随处可见顾春芳的身影,宣传照也张贴在大街小巷,顾春芳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爆红之后,顾春芳也开始跻身“上流社会”。参加各种商界交际场所,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也就是在这里她学会了如何讨好。
富贵迷人眼
名利双收的顾春芳开始频繁出入各种高端聚会,也结识了不少商界名流和政府官员。
在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中,顾春芳的消费越来越夸张。她沉浸在被人追捧的喜悦之中,也完全忘了自己只是一个小模特。
顾春芳
顾春芳的经济支撑不住她的花天酒地,囊中羞涩快要揭不开锅时,顾春芳有了新的想法——开服装店。
1996年,顾春芳放弃了自己的模特生涯,在当地繁华的商贸城开了一家名为“世界名品”的服装店。
顾春芳虽然有一张巧嘴,但她的服装店仍旧生意惨淡。之前那些阔太偶尔来一次的消费根本撑不起整个店铺。
常言道:“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
即便手中资金并不宽裕,顾春芳依旧化着精致的妆容。整日光鲜亮丽出手仍旧阔绰,周围人都以为顾春芳是有钱人。
顾春芳出名之后的确赚了不少钱,但是富贵迷人眼,她也不愿意再回去工作。
但是服装店生意平淡,顾春芳花销又大。无奈之下她又开了一家美甲店,结果也是反响平平。
只出不进让顾春芳的资金出现了巨大的“赤”字。
走投无路的她萌生出向别人借钱的想法,想着先临时借一笔钱周转,等以后赚钱再及时还上。
于是顾春芳先找到了一个老顾客,向她提出自己目前资金困难,需要一笔钱进行周转,并允诺了相应的利息。
原以为顾客会犹豫或者拒绝,没想到人家直接拿出了100万给顾春芳。
也许是之前打造的“有钱人”形象太成功,顾春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弥补自己的虚荣心,她开始更加肆无忌惮。
顾春芳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慢慢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她将借到的资金分开用,一部分用在昂贵的消费上,一部分则投资在她的生意上。
但由于经营不善,服装店根本赚不到钱来偿还高额的利息。
于是顾传芳便开始继续向周围人借钱,来偿还之前的利息。这种方式不过是饮鸩止渴,并不是长远之计。
起初顾春芳也的确是借钱投资周转资金,但是随着借的钱越来越多,甚至借的钱都不足以归还利息。
为了维护自己破烂的“有钱人”形象,顾春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为了借钱不择手段
2006年,在聚会上顾春芳称自己现在内蒙古有个很好的投资煤炭生意,与当地的国企、大企业都有合作。
但是因为开发煤矿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自己还需要500万的资金。甚至还当场拿出自己签订的“合同”,并承诺给投资者25%的回报率。
为了
放长线钓大鱼,
顾春芳打电话通知企业家
通知收益已经到账
,煤炭生意非常的好建议他能够投更多的钱进去赚更多的钱。
在利益诱惑下,企业家不仅没有将收益取出,反而又继续追加了三千万的资金。
而实际上这些合同和公章都是顾春芳伪造的。
情景模拟
为了骗取投资者的信任,鬼迷心窍的顾春芳还特意找人假扮政府人员。
拿到巨款之后,顾春芳继续投资,但是收益率依旧不高甚至连承诺的利息率都达不到。
赚不到钱还要倒赔,顾春芳只能继续行骗弥补亏损,拆东补西。
2008年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雄厚方便继续借钱,顾春芳花费一千万注册了一家进出口公司,并承诺给投资者30%的高额利息。
情景模拟
有豪车、豪房和大公司背景的顾春芳似乎更加有底气,骗的人越来越多,钱数也越来越大。甚至单笔就超过了1.8亿。
情景模拟
2010年的时候,顾春芳瞄上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房地产老板,谎称自己可以用过人脉拿到计划煤。
要知道当时计划煤和市场煤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品质几乎相同。只要能够拿到计划煤的再转手倒卖出去,就能获得不少收益。
煤矿
为了打消房地产老板的顾虑,顾传芳故技重施再次拿出自己先前伪造的文件和合约,并许下高额的回报率。
被利益诱惑,房地产商直接借给了顾春芳6000万,约定每月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到期后,顾春芳真的按期归还。
地产商也对顾春芳更加信任,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他又借给了顾春芳一个亿,加上之前的本金和收益高达1.8亿元。
这边的冤大头老板还在暗自窃喜,
却不想自己最后将亏得血本无归
。
"雪球“越滚越大
借的资金越多意味着需要偿还的利息越高。当顾春芳把周围所有的有钱人都借了一遍的时候,依旧并没有停止。
为了继续延续自己的的奢靡生活,顾春芳开始向普通人借钱,甚至几十万、几万,顾春芳都愿意借,并许下40%的高额利息。
甚至别人辛苦半辈子的收益,顾春芳也照单全收。
在统计受骗人群时,有一名常德的公务员就因为顾传芳给她35%的回报率,将自己辛苦攒了半辈子的60万全部借给了她。
借的钱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让顾春芳的生活奢靡,各种奢侈品、豪车。4年的时间顾春芬凭借着自身的名气和手段整整借了17亿。
然而雪球越滚越大,最终迎来了崩盘的一天。
2012年,3月份,顾春芳的资金链彻底断裂之后,她先是将自己开设的服装店和美甲店关门,之后逃之夭夭。
也有心思细腻的人察觉到了顾春芳的动静,常熟当地论坛也开始爆出大量网帖称:“美女老板顾春芳跑路,欠了一屁股债。”
一时之间,炸了锅的债主们都开始找顾春芳,看到人去楼空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上当受骗当然得报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来警局报警的人有20多个,借款总额更是高达4亿元。
情景模拟
而主谋顾春芳卷钱就跑,为了掩人耳目她还把自己最骄傲的美貌做了调整。然而因为护照和签证的问题,顾春芳只能躲在国内。
眼看着巨额的亏损无法偿还,顾春芳心底的防线彻底崩溃,甚至想通过自杀来一了百了。
被警方抓捕后,崩溃无助的顾春芳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经警方调查发现,从2008年开始直到2012年,短短四年的时间,顾春芳采用非法手段获取资金17.68亿,共有4.59亿元尚未还清。
2013年6月份,苏州市检察院
以集资诈骗、合同诈骗对顾传芳提出公诉
。
10月23日,经法院审判顾春芳判处死刑,缓期两年。
之后,顾春芳不服认为自己被判处集资诈骗罪的罪行定性不当,以集资金额有误为由,提起上诉。但经庭审后,法院依旧维持了原判。
要知道集体诈骗罪是当时我国保留的唯一一个保留死刑的诈骗类罪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如今的社会中,拥有美丽的外表无疑是“上天的礼物”,它是能让普通人获得名利的快速捷径。
有的人在获得名利后充盈自己,在奢侈和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仍保留着初心。
而有的人却沉醉于金钱和名利带给自己的虚荣变得愈发膨胀,最终走向罪恶的深渊。
顾春芳依靠自己的美丽的外貌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但在获得名利感受到真正的奢侈生活之后,变得愈发膨胀虚荣,沦为金钱的傀儡。
像顾春芳这样的非法集资者之所以能逍遥那么久,是因为找她投资的人手里的钱也不全是自己的。
一旦某天顾春芳被发现,他们也会被债主找上门。所以他们宁愿继续等着顾春芳也不愿意尽早揭发她的罪行。
人心不足蛇吞象,天上也真的不会掉馅饼。寄希望于他人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