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甲方乙方》上映,大获成功,作为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斩获了无数票房,电影市场一时间成为大热,王中磊敏锐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他盯上了冯小刚,想要和他一起合作拍电影


此时的华谊兄弟还只是一家广告公司,虽然凭借着丰厚的人脉资源,王中磊和王中军已经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但进军电影行业,还是一个冒险的选择。


王中磊主动找到了冯小刚,开出了400万年薪的天价,在北京没有任何根基的冯小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选择了跳槽。


从紫禁城影业跳到了华谊兄弟旗下,此时的三人,全都摩拳擦掌,想要干出一番事业,而未来中国最大的影视公司,也就是在此时,渐渐展露头角。



1


王中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部队大院子弟,他们从一出生就拥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丰富人脉,北京是祖国的心脏,而在北京城里那些最有背景的人,往往都居住在大院当中。


他们组成了一个普通人无法加入的社交圈,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京圈”,日后的中国影视行业,这些人成为了中流砥柱。


王中磊岁数相仿的那些大院子弟,绝大多数都是在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因为父辈都是军人,信奉的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


王中磊作为家里的老幺,最受宠爱,父母几乎从来没有对他动过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王中磊,在同龄人面前总是拥有着优越感,他自己也这样评价自己:“我从小就很有自信。”



和哥哥王中军调皮捣蛋不同,王中磊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知道自己怎么做才会让大人开心。


因此在家里,王中军经常被父亲暴打,而王中磊总是能够平安无事,姜文就曾经在一档访谈节目当中说过,自己从小几乎是被父母打着成长起来的。


街坊邻居在遇到大人打小孩儿的时候,也不会来劝架,除非打的特别狠,才会吆喝一句,别把孩子打坏了,而在他印象当中,从来没见过王中磊挨过父母打。


或许是父亲经常拉着哥哥王中军出来杀鸡敬猴,使得王中磊份外的懂事,他不像跟自己同龄的小男孩那样四处去野。


总喜欢一些安静的活动,三岁看老,童年时期养成的性格,使得王中磊天生就拥有着作为商人的潜质。


部队大院当中,文艺气息非常浓厚,当时中国最好的电影人、作家乃至于流行歌手,都是京圈当中的人。


王中磊对于电影非常痴迷,上大学之后,他也始终未曾放下自己的电影梦想,然而,电影是这个世界上最烧钱的产业,虽然自己拥有着不错的家世背景,但投资电影这么多的钱,又从哪里来?


他只好先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机关工作,拿上了铁饭碗,但是他那颗躁动的心,却始终未曾停歇。


90年代,改革开放浩浩荡荡的进行着,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赚的盆满钵满,王中磊看到了商机,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商贸公司。



虽然说是商贸公司,但其实做的就是倒卖商品的生意,什么挣钱就倒什么,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做这样的生意存在风险。


没过多久,他的合伙人就被关进了监狱,王中磊的倒爷生涯只得被迫终止,但此时的他,再也无法回到机关单位去拿死工资,他想要赚大钱。


恰好,从美国留学留学归来的哥哥王中军,带来了10万美金,这些钱是他在这些年里勤工俭学赚来的,兄弟俩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家广告公司,名字就叫华谊兄弟


这也正是日后中国第一大影视公司华谊兄弟的前身,王中军凭借着在国外学来的知识,以及丰富的见识和眼界,为客户设计公司标识和宣传手册。


王中磊则负责对外业务,寻找客户,维系关系,两个人日后的分工,在此时已经形成了雏形,凭借着京圈广阔的人脉,短短三年时间,华谊兄弟公司就成为了广告界的新贵。


在他们的客户名单当中,甚至包括了中石化、中国银行等巨无霸的国有企业,足以看到京圈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恐怖。


三年时间,盈利几千万,然而,王中磊的野心却远远不止如此,1997年,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上线,创下了票房神话。



兄弟二人看到了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王中磊心中的电影梦再一次萌生,他们找到了冯小刚,开出了400万的年薪,不仅如此,还有股份分红。


然而冯小刚也是精明到骨子里的人,非常懂得谈判,他拿着华谊兄弟开给他的条件,就找到了自己的老东家紫金城影业,希望以此来给自己换来更好的待遇条件。


紫金城影业的老板虽然也知道冯小刚非常有才,但自己在财力上无法和华谊兄弟相比,于是冯小刚顺利跳槽,开始在华谊兄弟大展拳脚。


2


然而做电影要比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二人预想的要复杂的多,没有人知道一部电影到底能不能叫座,每一次投资,都像是一场赌博。


他们首先找到了同样作为大院子弟的姜文和陈凯歌,作为演员出道的姜文,带来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鬼子来了》,然而却因为题材敏感,最终未能过审,虽然在国外斩获无数奖项,但前期所有的投资,全都打了水漂。


陈凯歌在拍完《霸王别姬》之后,声名鹊起,这一次他决定拍摄《荆轲刺秦王》,然而,陈凯歌的个人风格实在太过强烈,观众根本不买他的账。



这两部电影拍完,华谊兄弟几乎赔了个底掉,一开始就血本无归,不免让王中磊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好在最后还是高薪聘请来的冯小刚华谊兄弟救了火。


冯氏喜剧贺岁片第二部《没完没了》上映,葛优、傅彪等人的精彩表演,再加上冯小刚的导演技术,让这部电影最终斩获5000万票房,此时的王氏兄弟才放下心来。


看来投资电影这条路,走对了。冯小刚华谊兄弟的贵人,之后的几部让华谊兄弟赚钱的电影,几乎都是出自冯小刚之手。



冯氏喜剧的一系列电影,一步又一步的巩固着华谊兄弟在中国电影行业的领军地位,也让冯小刚逐渐成为了华谊兄弟的定海神针。


王中磊非常喜欢冯小刚,和其他学院派导演不同的是,冯小刚真正做到了,观众想看什么他就拍什么。


这种商业思维对于华谊兄弟来说,简直视若珍宝,王氏兄弟逐渐成为了娱乐圈争相吹捧的财神爷。


3


不得不承认的是,王中磊不光有钱,而且长相儒雅,站在人群当中,非常亮眼,很多女明星都想要嫁入豪门,王中磊成为了他们首选目标。


但非常遗憾,王中磊很早就结婚了,他的妻子王晓蓉是重庆姑娘,虽然不混娱乐圈,但是颜值很高,两个人的感情之路较为波折。


王晓蓉对王中磊一见钟情,但此时的她,早已有了男朋友,但她决定为爱不顾一切,她大胆向王中磊表白,然而王中磊内心的择偶标准是希望找到一个比自己年龄大一些的女孩。


小他三岁的王晓蓉,显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虽然多次被拒绝,但王晓蓉非常坚持,当年王忠磊和朋友合伙开商贸公司失败,情绪非常低迷。



王晓蓉第一时间打去电话,对王中磊说我们结婚吧,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两个人的家庭,都非常反对这门亲事。


但最终他们的爱情,冲破了一切束缚,只不过最后在婚礼现场,王家的亲戚,没有一个到场,他的父母,始终还是不能放下对于外地人的偏见。


两个人婚后非常和谐,结婚至今已经二十多年,儿女双全,王中磊经常带着一家人前去参加活动,在镜头面前,一家人看起来非常的幸福美满。


然而,在这幸福的背后,有着太多隐秘的暧昧,在这些年里,作为影视大佬的王中磊和女明星的绯闻始终没有中断过。


作为全中国最帅的老板,身边全都是颜值身材一顶一的女明星,王中磊面临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



李冰冰为他主动献吻,在活动现场,王中磊直接公主抱杨颖,在一次晚宴上,更是被记者抓拍到了和范冰冰的暧昧瞬间。


在一次活动中,因为主办方没有准备足够的凳子,章子怡和王中磊坐在了同一张凳子上,在多个场合,与周迅举止亲密,这些被无数人视为女神的一线女星,全都或多或少的和王中磊传出过绯闻。



如果说这些都只是网友强行杜撰出来的,那王中磊和霍思燕的感情,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两个人扑朔迷离的感情,曾经闹得满城风雨,甚至连王中磊的女儿都亲自下场。


霍思燕凭借欢天喜地七仙女正式出道,刚出道的她走的是玉女路线,华谊兄弟当时正在疯狂签约明星,很快,霍思燕就成为了华谊兄弟力捧的对象。



只不过作为员工,霍思燕和老板走的实在是太近了,几乎每一个饭局,王中磊都会带着霍思燕参加。


在当时的华谊兄弟里,李冰冰是妥妥的华谊一姐,然而在大合照里,她却只能站在第二排,而站在中最中间c位的,却是霍思燕。


或许身边这些人都知道,霍思燕可能成为自己未来的老板娘,二人的桃色新闻满天飞,王中磊的女儿——华谊小公主王文,对于这个破坏自己家庭的女人,看不过去了。



在霍思燕生日当天发微博讽刺,更加坐实了两人不正当的关系,然而,即便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王中磊却丝毫不紧张,从头到尾,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其实不仅是他,王中军在这些年里被传出的绯闻也不少,然而两个人似乎是约定好了,坚决不离婚,兄弟二人的婚姻都一直延续到现在。



4


抛开这些绯闻,不得不承认的是,王中磊在中国影视行业当中拥有着绝对的地位,作为影视行业的大佬,包括黄晓明,李冰冰,周迅,邓超在内的上百位明星都是他的员工。


他在行业内部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想要捧谁,谁就能上一线,而想要封杀谁,也都是一句话的事。


王中磊当年的电影梦终于实现,不仅如此,他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帝国,作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影视公司,自从2009年敲钟上市之后,股价一路狂飙。


2015年,华谊兄弟市值就已经超过900亿,近千亿的身家,让王氏兄弟的生活变得无比的奢靡,王中磊喜欢红酒,甚至专门抽出时间前去法国每一个庄园品尝,尝到自己喜欢的就将它们全都买回国。



而哥哥王中军喜欢收藏名画,当年在法国拍卖会,王中军以3.77亿的天价,拍下梵高的真迹《罂粟与雏菊花》,家里的收藏品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此时的二人没有注意到,华谊兄弟的内部早已埋下了各种隐患。


首先是对于冯小刚的依赖,回顾华谊兄弟在这些年里赚钱的电影,几乎都是出自冯小刚之手,虽然在这些年里,他们也在不断的培养新生代导演,然而至今为止,却没有一个人有能够拿的出手的作品。



然而一个人的创作灵感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的,如今的冯小刚电影越拍越少,华谊兄弟的爆款电影也就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华谊兄弟开创了娱乐圈对赌协议的先河,将资本的套路玩尽了娱乐圈当中,因此在这些年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烂片。


究其根本,正是因为这些明星,为了完成对赌协议,只要是剧本就接,最终导致了文艺作品质量的整体下降。


王氏兄弟在这些年里过于重视资本运作,而忽略了作品质量,从2016年开始,华谊兄弟的股价开始暴跌,曾经的华谊股价是多么的辉煌,但如今已经从当时的32块,降到了如今的三块,市值蒸发数十亿。



华谊兄弟的经营状况也出现了问题,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执行金额超过十几亿,不免让人怀疑,华谊如今已经这样落魄了吗?


王中军甚至已经开始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名画拿出来拍卖,虽然他曾经表示自己愿意为了华谊付出任何代价,但他的这种付出到底还有没有用,我们无从得知。


如今的华谊兄弟,已经走过了30年风风雨雨,距离当年王中磊扬言要把华谊做成百年老店的雄伟蓝图,还差七十年。


就目前情况而看,如果华谊兄弟再不做出改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影视行业会进行一次大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