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1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自奥密克戎变异株11月24日首次在南非报道以来,仅仅过去了几周时间,该新毒株便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替代了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这是否意味着奥密克戎会将德尔塔一扫而空呢?还是说这两种毒株会永远共存下去?



从目前来看,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的势头似乎正愈演愈烈,德尔塔似乎大势已去。分析显示,在美国多个州,奥密克戎已经占到了新冠病例的99%以上,从12月中下旬开始,感染奥密克戎的人数已经大幅超越了德尔塔。即使在奥密克戎病例相对较少的州,该毒株在所有新冠病例中的占比也达到了80%以上。


奥密克戎刚出现时,研究人员担心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可能会共存下去。虽然我们很清楚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极快,但不清楚究竟是因为该毒株传播力本身就强、还是因为它能逃脱疫苗和感染史产生的的免疫保护。事实证明,奥密克戎的确会发生免疫逃脱现象。但不仅如此,其传播能力也比德尔塔强了两到三倍。奥密克戎如今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解释。


如果让二者进行直接竞争,奥密克戎无疑更胜一筹,因此在人群中传播时就会出现目前这种情况。相比德尔塔,人们更容易被奥密克戎感染。因此德尔塔逐渐退出了舞台,被奥密克戎取而代之。


总的来说,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比德尔塔轻微一些,主要是因为许多人群此前已经建立了免疫力,并且奥密克戎多在支气管或气管中复制增殖、而不是肺部。因此与德尔塔不经控制、疯狂扩散相比,奥密克戎如能后来居上,造成的死亡人数反而会少一些。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奥密克戎造成的大量感染也许能为人们提供保护、不容易受未来新变异株的感染,让我们离疫情结束更进一步。不过,未来出现新毒株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新冠病毒也许仍将以某种形式与我们共存。


交叉免疫


与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刺突蛋白产生了几十个突变。刺突蛋白相当于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钥匙”,也是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的对付目标。


这意味着,如果有人被之前的变异株感染过、或者注射过疫苗,其免疫系统便不会产生与奥密克戎完美适配的抗体,因为他们体内的抗体针对的主要是原始版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相比于奥密克戎,该版本与德尔塔更为接近)。不过,两者的刺突蛋白之间仍有许多氨基酸的形状相同,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原始毒株与奥密克戎变异株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


南非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小规模研究显示,这种交叉反应的确存在。该研究考察了7名接种过疫苗、以及8名未接种过疫苗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体内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在病程大约第四天时抽取了一次受试者血样,两周后又抽取了一次。然后他们在实验室中让新冠病毒与血样接触,测试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中和抗体。这些抗体理论上可以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结果不出所料。与最初抽取的血样相比,两周后抽取的血样在实验室里中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能力增加到了14.4倍。不过对德尔塔的中和能力也有所提高,增长到了之前的4.4倍。这意味着感染奥密克戎应当也能增强应对德尔塔的保护力。


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意外。遭遇新冠病毒时,免疫系统会产生能够辨认刺突蛋白不同部分的抗体。在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毒株中,部分刺突蛋白的形状是相同的,因此部分奥密克戎抗体也能对抗德尔塔毒株。


这与疫苗加强针的机制相同。虽然两针疫苗无法对奥密克戎起到中和效果,但再打一针加强针便可有效对抗该变异株,且反应强度约为针对原始株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考虑到加强针相当于是让免疫系统再一次应对原始株的刺突蛋白,这样的有效率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加强针产生的抗体水平非常高,并且其中部分抗体具有交叉反应性,即可以与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形状相似的刺突结合。即使疫苗产生的许多抗体并非针对奥密克戎,但只要针对这部分刺突蛋白的抗体浓度足够高,便仍可阻断病毒感染。


接种加强针之后,对我们起到保护作用的正是针对这些相同刺突蛋白的抗体。


传播动力学


与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看上去要温和一些,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对任何人而言,感染奥密克戎的危险性也许都比感染德尔塔要低(特别是对已接种疫苗者)。然而,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的绝对人数远远高于之前的德尔塔,意味着接下来几周时间会很难熬:感染人数激增会给医疗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影响至少相当于之前德尔塔汹涌来袭时的情况、或者更甚。


但在接下来几个月间,奥密克戎也许能使更多人拥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包括交叉反应免疫。假如未来又出现新的变异株,这一波感染或能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然而,南非的研究也显示,奥密克戎本身诱发的“自然免疫力”不足以避免再次感染、或者感染新变异株。该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在已接种疫苗的感染者体内引发的抗体反应较强,未接种疫苗者的反应则强弱不一。(可能是因为病毒激活的某些蛋白质会关闭、或阻断最佳免疫反应,疫苗则不会导致这一点。)就像疫苗一样,通过感染获得的抗体中和能力也会逐渐减退。


假以时日,疫苗与奥密克戎的结合或将帮助全世界从“大流行病”过渡到“地方流行病”状态,意味着大多数人都将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且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也会降低。但由于这种免疫力会逐渐减弱,新冠也许仍将以某种形式“阴魂不散”。并且人们上次感染或接种加强针之后时间越久,发生重症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未来也许还会再出现某种更凶猛、更容易逃避免疫的变异株。抗病毒药物未来将成为降低新冠破坏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