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新研究追踪了所有进入南极水域的船只的全球动向。它显示,南极洲通过一个广泛的船舶活动网络跟全球所有地区相连。捕鱼、旅游、研究和供应船使南极洲暴露在入侵的非本地物种面前,这威胁着其原始环境的稳定。



这项研究于当地时间1月10日发表在《PNAS》上。



据悉,研究人员确定了1581个跟南极洲有联系的港口,并称所有的港口都可能成为非本地物种的潜在来源。这些物种--包括贻贝、藤壶、螃蟹和藻类--在一个被称为“生物污染”的过程中附着在船体上。这一发现表明,它们几乎可以从全球的任何地方到达南极水域。


“入侵的非本地物种是对南极洲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之一--其本地物种在过去的1500-3000万年里一直处于隔离状态,”研究报告的论文高级作者、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的David Aldridge教授称:“它们还可能通过破坏渔业而产生经济影响。”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特别关注物种从极地到极地的移动。这些物种已经适应了寒冷的环境并可能乘坐旅游船或研究船进行旅行,这些船会在北极度过夏季,然后穿越大西洋进入南极的夏季季节。


“生长在船体上的物种是由其曾经去过的地方决定的。我们发现,在南极水域作业的渔船访问了相当有限的港口网络,但旅游和补给船则在世界各地旅行,”剑桥大学动物学系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研究员Arlie McCarthy说道。他是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



研究船被发现在南极港口停留的时间比旅游船长,而渔船和补给船的平均停留时间甚至更长。以往的研究表明,更长的停留时间会增加非本地物种被引入的可能性。


由于其偏远、孤立的位置,有许多物种群是南极的野生动物没有进化出容忍的能力。如,贻贝可以在船体上生长,如果它们被意外引入到南极洲,那么目前它们在那里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浅水蟹将引入一种南极动物从未遇到过的新的捕食形式。



“我们惊讶地发现,南极洲的全球联系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得多,”McCarthy指出,“我们的结果表明,需要在比目前更广泛的地点实施生物安全措施。”


另外,她还补充称:“现在有严格的法规来防止非本地物种进入南极洲,但这些法规的成功取决于是否有信息来告知管理决策。我们希望我们的发现将提高在入侵物种成为问题之前发现它们的能力。”



据了解,这项新研究将经过核实的港口停靠数据跟2014-2018年-60°纬度以南的船舶活动的原始卫星观测相结合。数据显示,船只在南极洲和南美洲南部、北欧和西太平洋的港口之间航行最为频繁。


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是地球上最孤立的海洋环境。它支持一个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的组合并且是全球唯一没有任何已知入侵物种的海洋区域。在这一地区,越来越多的船舶活动会使意外引入非本地物种的威胁升级。



南极海洋的大型磷虾渔业也可能会被乘船而来的入侵物种所破坏。磷虾是全球水产养殖业中使用的鱼类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磷虾油作为膳食补充剂被广泛销售。


“保护南极洲的生物安全措施如清洁船体目前集中在一小群公认的‘门户港口’。来自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研究员Lloyd Peck教授指出,“有了这些新发现,我们呼吁改进生物安全协议和环境保护措施以保护南极水域免受非本地物种的影响,尤其是在海洋温度因气候变化而继续上升的情况下。”据悉,Peck教授参与了这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