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新研究,科学家近日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一种已灭绝的鸟类的新化石骨架。这种鸟类在1.2亿年前与恐龙一起生活,意外地保留了舌骨,几乎与它的头一样长。这种鸟类的头骨化石保存完好,表明它有一个相对较短的喙和较小的牙齿,其舌骨非常长且弯曲。


Brevirostruavis-macrohyoideus-Reconstruction-777x560.jpg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们将这种鸟命名为Brevirostruavis macrohyoideus,意思是“有短喙大舌的鸟”。他们的发现于12月1日发表在《解剖学杂志》上。


我们在小时候很快就学会了伸出舌头,但是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鸟类并不像人类那样有大块的肌肉舌头。相反,鸟类有一组由骨头和软骨组成的棒状元素,包括舌骨,位于它们的喙底。


在鹦鹉等舌头较大的鸟类中,它们用舌头在口中移动食物,将食物送入口中,并帮助吞咽食物。今天的一些鸟类,如蜂鸟和啄木鸟,其舌头与它们的头骨一样长或更长。


已灭绝的Brevirostruavis macrohyoideus是鸟类能够伸出舌头的最早例子。当然,这一特征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这种鸟会把舌头伸出来。科学家们推测,这种鸟类可能是用这个特征来捕捉昆虫,就像活着的啄木鸟用舌头把昆虫从树皮、木材和树枝的洞里捉出来一样。另外,这种鸟类可能在它生活的森林里以植物的花粉或类似花蜜的液体为食。科学家在这具骨架上没有发现胃的内容。


Extinct-Cretaceous-enantiornithine-Bird-Brevirostruavis-macrohyoideus-777x280.jpg


Brevirostruavis macrohyoideus属于一种已灭绝的鸟类群体,被称为反鸟亚纲。它们是白垩纪时期(6600万到1.45亿年前)最成功的鸟类群体,研究人员已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这种鸟类群体的化石。


“我们看到反鸟亚纲鸟类的头骨的大小和形状有很多变化,这可能反映了它们所吃的食物以及它们捕捉食物的方式的巨大多样性。”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王敏博士说:“现在通过这个化石,我们看到不仅是它们的头骨,而且它们的舌头也有变化。”


研究人员先前表明,这些早期鸟类像它们的恐龙近亲一样拥有相当僵硬的头骨。这一特征给早期鸟类设定了一些进化和功能上的限制。领衔作者李志恒博士说:“也许它们通过进化从根本上改变它们如何捕捉食物和吃什么食物的唯一方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缩短它们的头骨,并使舌骨更长。”


化石鸟类中长而弯曲的舌骨装置是由被称为ceratobranchials的骨头构成的。活鸟的舌骨也有这样的骨头,但是在早期鸟类中没有的舌骨,在啄木鸟这样的鸟类中才是很长的。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用它们所拥有的东西进行实验。这种鸟用它从恐龙祖先那里继承的骨头进化出了长舌头,而活鸟用它们拥有的骨头进化出了更长的舌头。这种情况显示了进化的力量,鸟类使用两种不同的进化途径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即让长舌头伸出它们的嘴巴,”研究共同作者Thomas Stidham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