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百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地球的气候系统对我们围绕太阳的轨道变化的反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被称为"中更新世过渡"。在中更新世过渡期之前,冰川期(较冷)和间冰期(较热)之间的循环每4.1万年发生一次。在MPT之后,冰川期变得更加强烈--强烈到足以在北半球形成持续10万年的冰层。这使地球出现了有规律的冰期周期,并一直持续到人类时代。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百万年前,冰川开始更持久地粘在它们的床面上,引发了更长的冰期周期。这里,从冰岛Breiðamerkurjökull冰川排出的冰块在前往大西洋的路上。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对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感到困惑。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一种叫做米兰科维奇周期的现象--地球轨道和朝向太阳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地球吸收的能量数量。科学家们同意,这一直是数百万年来冷暖交替的主要自然驱动力。然而,研究表明,米兰科维奇周期在一百万年前并没有发生任何种类的大变化,所以很可能是其他东西在起作用。
与米兰科维奇周期同时发生的是,一个帮助全球范围内移动热量的大型洋流系统经历了严重的削弱。该系统通过大西洋向北输送热量,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这种减慢与冰川期的转变有关吗?如果是的话,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些一直是公开且无人回答的问题。2021年11月8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新论文提出了一个答案。
研究人员分析了在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采集的深海沉积物的岩芯,古代深海水域从那里经过并留下了化学线索。"我们发现的是北大西洋,就在这次崩溃之前,与盆地的其他地方表现得非常不同,"主要作者Maayan Yehudai说,他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的博士生做了这项工作。
在那次大洋环流崩溃之前,北半球的冰原开始更有效地“粘”在基岩上。这导致冰川比以前更厚。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比以前更大的全球降温,并扰乱了大西洋的热量传送带,从而带来了更强的冰期和冰期周期的转变。
这项研究支持了一个长期争论的假设,即在以前的冰期中逐渐清除积累的滑溜溜的大陆土壤,使冰层更紧密地附着在下面更古老、更坚硬的结晶基岩上,并变得更厚、更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就在AMOC减弱之前,这种增长和稳定影响了全球气候。
Yehudai说:"我们的研究解决了自冰河时代开始以来我们最大的气候变化的最大问题之一。这是最重大的气候转变之一,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它。我们的发现将这一变化的起源归结为北半球和在那里演化的冰原,因为它们推动了这一转变,使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气候模式。这是理解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它的来源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强调了北大西洋地区和海洋环流对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