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科学家参与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含有氧化锌成分的防晒霜在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后会失去大部分功效并产生毒性,这项研究结果已经被发表在近日出版的《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光化学与光生物科学)上。
据了解,氧化锌是防晒霜里的一种常见成分,研究人员在毒性分析实验中使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这种鱼在分子、基因和细胞水平上与人类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含氧化锌的防晒霜不会对斑马鱼造成明显影响,而含有氧化锌的防晒霜会导致用于测试毒性的斑马鱼显著受伤,这表明防晒霜进入水生态系统会对环境有害。
防晒霜是一种大众化消费品,有助于减少紫外线照射,从而降低皮肤癌发生的概率。据市场数据机构Statista预测,到这个十年末,全球防晒霜市场的价值将超过240亿美元。然而,公众对防晒霜安全性的看法往往会导致生产商在限制其他成分的同时大量使用某些成分。例如,由于担心氧苯酮损害珊瑚礁,含有这种成分的防晒霜实际上已经停产。与此同时,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的防晒霜,作为替代品正越来越受欢迎。
研究人员在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不同防晒产品中提取了五种含有紫外线过滤剂(防晒霜中的活性成分)的混合物,他们还用同样的成分制作了另外的混合物,并添加商业推荐量较低的氧化锌以作对照。研究表明,防晒霜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快速反应,不含氧化锌成分的防晒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光降解。然而在加入氧化锌后,其光稳定性和光毒性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成分会降解有机混合物,并导致防晒霜对紫外线保护的损失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