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北美13个殖民地拥有多个港口城市,这些城市都受到了英国剥削政策的影响,为什么波士顿却率先爆发了反抗呢?
一、为何是波士顿
1756年爆发的“七年战争”将欧洲主要强国全部卷了进去,战场遍布欧、美(南美和北美)、非、亚五大洲,虽然英国获得了不错的结局,但是“双拳敌四手”的代价就是把自己的经济拖进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缓和国内压力,英国决定对当时经济很活跃的北美殖民地进行剥削。先是颁布了《印花税法案》,对北美殖民地所用的每一张印刷纸(是每一张!)进行强制性收税,从而引发了反抗。
该法被迫废除后,英国又祭出了《唐森德法案》,对一些特定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些特定的物品包括玻璃、铅、纸和茶等,如同中国古代对盐、铁征税一样,是老百姓无法避开的日常用品。这样明目张胆的剥削让人难以接受。
马萨诸塞州是英国移民最早的落脚点,其他12个州与其相比都只是弟弟。而波士顿不仅是该州的首府,还是北美殖民地距离欧洲最近的港口,商业气息浓郁的中心城市自然对抢劫式的税收政策十分敏感。
美国的史料记载,波士顿当时的居民已经达到了1.5万,这个数字好像还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再详细一些,居住在这里的16岁以上的男性居民,与英国驻扎在北美地区的军队总和几乎相等。
时任英王的乔治三世调动了数千军队进驻波士顿,名义上是“监督税收新政”,实际上就是用来炫耀武力以达到震慑的效果。因为这种类似的方法,他们对苏格兰和爱尔兰都用过。
“炫耀”的方式之一就是侮辱,英军抓捕了一批反抗比较激烈的民众施以鞭刑,特命军中来自加勒比地区的黑人士兵行刑。直到现在种族歧视还是美国的社会问题,那个时候就是关乎到可以舍弃生命也要捍卫的尊严问题。
这种侮辱的方式极大刺激和冒犯了波士顿当地居民的荣誉感,当然还有包括种族之间的价值观。
除了这种刻意的羞辱之外,日常的摩擦也不断发生。由于进驻的军人太多,当地军营住不下,英军强行要求一部分百姓腾出住房和仓库给官兵居住。
这也就罢了,英军士兵还经常晚上跑到街上抢劫殴打居民,甚至对妇女实施恶意绑架和性侵。殖民政权的官员几次出面要求严惩凶手,可行凶者总是得到军方的庇护。
二、倾茶事件之前的导火索
1768年3月12日出版的《波士顿公报》上刊登了一条重大的新闻:英军一队士兵经过严密谋划,对手无寸铁的民众进行单方面屠杀,当场有4人殉难。愤怒的居民自发组织反抗,无视英国火枪队的威胁,将8名暴徒当场控制。
据说这一新闻还传到了英国,引发英国议会的热议。
不过有人在此时跳出来说:谎言!全是谎言!
说话者: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后接替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
按照这位美国总统的叙述,那天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
1768年3月,一艘走私货船被波士顿海关扣押,船上的“违禁品”都是躲避高额关税的日用品。这艘货船的意外将导致一些人日用品的极大短缺,于是在发生暴力事件的当天黄昏,有数十人在当地海关大楼前聚集,数十人很快发展成为上百人。
守卫海关大楼的是普林斯顿上尉和他带领的7名战士,8人背靠着大门面对群情激愤的数百民众,换做谁都要非常紧张。
偏偏那天刚下过雪,很多人手里都拿着随手一团的雪球,也不知是谁先向普林斯顿的手下扔了雪球或者冰块什么的,然后枪响了。那个时候的火枪发射的时候会伴随大片白烟。
等白烟退散的时候,这名英军上尉发现自己面前倒下了3个民众(死去的第4人是当场重伤,10天后不治去世)。而硬核的波士顿百姓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后,趁着火枪再次装弹的漫长间隙,冲上去将大楼前的官兵全部制服,并在海关大楼前放了一把火。
这次严重的暴力冲突已经不能让英国当局坐视不管了,英军坚称人群中有别有用心的武装分子,因为有多人证实人群中有人拿着刀和棍子;而波士顿一方则在《波士顿公报》上大造舆论攻势。
可约翰·亚当斯为何说波士顿的报纸是骗子呢?因为在暴力冲突的半个月前他刚巧举家搬到波士顿,他目睹了整个暴力事件发生和升级的始末。
之后这位未来的美国总统以律师的身份为英军辩护,最终胜诉,让普林斯顿以下共计8人得以顺利脱罪。这个过程也被HBO拍摄的《约翰·亚当斯》传记电视剧中有体现。
三、一定是波士顿
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前提,英国的剥削政策让波士顿,这个北美殖民地最核心的港口城市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当地人的不满。
而前来稳控局面的英军种种不良措施,导致了更大不满。直至双方的对抗在3月12日那天彻底爆发,流血事件让波士顿百姓无可挽回地走上了暴力对抗的道路,因此才有了几年后极端的“倾茶事件”。
约翰·亚当斯后来回忆说:我认为,那一晚在海关大楼前放的火点燃了北美最终独立的雄心。
持有类似想法的还有当时任北美殖民政府议员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当时政府召开大会讨论后续处理办法的时候,富兰克林说:“英军不会背叛自己的国王,但他们正在怂恿波士顿背叛自己的国王。”
参考文件:《约翰·亚当斯传》《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