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作为一位顽强扛起晚清“洋务运动”大业,亦为一堆不平等条约“扛锅”的近代“红人”,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一桩出名的风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欧美列国:从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发起,73岁的李鸿章先赴俄国参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礼,而后又陆续访问德法英美各国,几乎把西方列强“串”了一遍。


特别在此行的重要一站:德国,对李鸿章的热情接待,更到了极度认真细致的程度:德国人提前通过各种渠道,获知李鸿章的各种喜好,甚至连李鸿章喜欢抽的雪茄烟牌子与玩鸟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然后一一周到安排。李鸿章的住处,也被安排到柏林最豪华的凯撒酒店,衣食住行“供张华美”。欧洲工业强国招待大清李中堂,那是真“给面儿”。


但在相关的史料里,享尽礼遇的李鸿章,真实的心情却没想象中好,甚至还有“仰天长叹”的形容。为何会这样?就得先从他一次突然“失态”说起:阅兵秋操。


阅兵秋操,即1896年6月20日,李鸿章参出席的检阅德国皇家卫队的仪式。这场隆重阅兵典礼上,李鸿章被安排坐在紧挨德皇威廉二世的“虎皮座”上,为让李鸿章看得清楚,德皇还特意下令军队拉近表演距离,虎皮椅上的李鸿章,也把凶悍德军各种娴熟的战术动作看了个满眼,接着突然冲着德皇一句“失声长叹”:苟使臣有此军十营,余愿足矣——中国如果有十营这样的精兵,我这辈子值了!


以外交场合来说,李鸿章的这一通长叹,着实有些失态。可眼前德国兵彪悍善战的一幕,却实实在在戳他的心窝子:李鸿章也是带兵出身,心肝宝贝似的淮军,放在之前的甲午战场上,却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撵过鸭绿江,一路给人当运输大队长。哪怕有眼前德军一半的战斗力,《马关条约》又怎会签成这熊样?瞧见“别人家的兵”,李鸿章又怎能不叹?


其实,德国这一行,如此“刺激”到李鸿章的,当然不止几个德国皇家卫兵。期间的李鸿章,不但成了第一个接受X光射线检查的中国人,还参观了德国各大军工企业,哪怕时间有限,也要拼命把人家的生产管理看清楚。德国绝对的工业优势,也被他看得清楚,联想到彼时清王朝的惨淡现状,又怎能不心中长叹?


而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拜会亲手缔造德国统一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常以“东方俾斯麦”自居的李鸿章,这次终于见到年长自己八岁的真俾斯麦。在俾斯麦的居所里,两位老人互相问候身体状况,熟悉热情得仿佛老友。甚至李鸿章还吐出了一句百感交集的心里话:“仆于三十年来,务欲警醒敝国之人,俾克同于贵国,乃仍弱不可支,赧颜滋甚”——强国无望,我惭愧啊!


当然,好不容易见着一次俾斯麦,李鸿章不能只诉衷肠,也得讨办法——询问中国自强的办法。俾斯麦的回答,也十分简单粗暴:“以练兵为立国之基”。而且不用多练,就练精兵,“一国之兵,不必逾五万,特年必以少为贵,技击必以精为贵”。有四五万这样的兵,中国就能强大了。


但对于大清当时来说,别说练四五万,就算练一个营,那都是谈何容易?何况,大清的毛病,又何止是练兵甚至军工的事儿?俾斯麦的话掷地有声,可对于李鸿章来说,那真是做不到啊!


比起这巨大的差距,同样让李鸿章叹息的,应该还有谈判桌上,“热情”的德国人,露出的凶狠獠牙。


李鸿章在德国得到的热情接待,常被近代史好些专家大书特书,用以形容这位“东方俾斯麦”强大的国际威望。但事实是,人家夹带着私货呢。比如李鸿章参观德国军工企业时,德国人眼巴巴盼着李鸿章多下些订单,做成些大买卖。谁知李鸿章看了一圈,崩子没掏就飘然离开。好些德国人也就幡然变脸,甚至还在报纸上把李鸿章奚落一顿。


而且李鸿章此行,更重要的外交使命,就是要和德国达成一系列合作:此时大清刚被日本胖揍,也得到了德国“干涉还辽”的支持,急需发展和德国的关系。在李鸿章看来,比起英法列强来,德国是“德无所图”的好伙伴,更该亲近亲近。可热情招待李鸿章的德国人,到了谈判桌上就胃口大开,不但一口拒绝了李鸿章调整关税的正当要求,甚至还提出了在中国沿海“建海军基地”的无理条件,结结实实给李鸿章一盆冷水。


当时的李鸿章,除了在谈判桌上含糊其辞,用“将近一切力量将这个谅解达成”之类的言语拖延,又能怎么办呢?多年奔走洋务的他显然已感受到,1896年,也是德国对外政策的分水岭,兵强马壮的他们,正加入到疯抢殖民地的行列。继日本之后,又一条新的恶狼正向中国扑来。


而李鸿章,就是知道,又能做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老迈之躯,继续“出访”之路。接下来能做的,就是在几年后的庚子国难里,再度忍辱北上。辛丑条约的谈判桌上,他面前磨刀霍霍的“列强”们,好些都是1896年时,曾热情接待他的“熟人”。这,又会是什么心情?


这一切,纵是李鸿章不叹,多少后人看过,又是一声叹息: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那一代中国人的自强探索,那弱国无外交的愤懑,都在李鸿章“出洋”的鲜花掌声背后,投下浓浓的阴影,一百多年后,依然值得已站起来的中国人,警钟长鸣!


参考资料:《李傅相历聘欧美记》、胡凯《十九世纪中国人眼中的德国形象》、董丛林《刀锋下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