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沧海明月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是《木兰辞》里的开篇诗句,千百年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毅然奔赴疆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花木兰也以忠孝两全的形象,成为封建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典型人物。


《木兰辞》文风刚健,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首诗创作于北魏时期。


而据史学家考证,花木兰的家乡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当时这里正好处于北魏王朝的辖域内。


诗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汗是对游牧民族首领的称呼,由此推测花木兰所处的时代,应该就是北魏拓跋氏当政时期。


花木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紧接着一路向北“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到达黑山之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再接下来就没有花木兰征战路线的描述。


若从诗歌的写实角度而论,这里应该就是花木兰杀敌的战场了。


黄河自不必说,诗中的“黑山”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部,在唐代则是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小罕山。


不过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推断,花木兰抵达战场后,所面对的敌军是骑兵部队,大致活动范围在河北、内蒙古一带。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北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长期遭遇到外敌的侵扰。


据《魏书》的记载,当时北魏所面临位于北方一带的的敌人,主要有突厥、库莫奚、契丹、柔然四国。


那么,那个令花木兰为之浴血奋战十二载的敌人,到底是谁?


一、炼铁奴出身的突厥


西汉时期,汉武帝大破匈奴,残余的匈奴人便流落在在蒙古高原和中亚一带,再也不复当年纵马弯弓的雄风/


残存的匈奴人中有一支部落,在征战中被邻国灭族,仅剩一位10岁的小男孩,因为年纪小被敌人砍掉双脚扔在草丛里。


后来男孩被一头母狼所救,长大后与母狼结合使其怀孕,邻国国王得知男孩还活着,派人杀死了他,母狼却逃跑了。


母狼一路北逃,在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的一个山洞里生下10个男婴,后来他们各自繁衍生息,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


阿尔泰山形似战盔,当地语将其称之为“突厥”,因此这支族群便以突厥为代称。


这个故事很是离奇荒诞,显然并不可信。


倒是唐初长孙无忌等人所著《隋书》的记载,更合乎情理:


“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皇帝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世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金山形似兜鍪,俗号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


也就是说,在魏太武帝横扫南北的时候,突厥只是个投奔“蠕蠕”的小部落。


500名西凉胡人为柔然人炼铁,最后聚集繁衍成为一个部落,称之为突厥。而在为柔然人炼铁的这一时期,正是北魏王朝兴盛之时,突厥人显然并不具备与北魏作战的实力。


二、近乎亡国的库莫奚


库莫奚是根据鲜卑语音译而来,在蒙古语中为“沙子、沙漠”之意。从字面上理解,库莫奚族应该是生活在大漠中的少数民族。


库莫奚族在中国历史中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一直都是一笔带过。


最详细的一次记载是在公元388年,也就是北魏的登国三年。这次记载对于北魏是辉煌,对库莫奚却是惨痛的记忆。


公元388年,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大破库莫奚,“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这样的损失对于原本就不怎么强盛的库莫奚是致命的。


此后,库莫奚一蹶不振,再无闪耀出场,彻底沦为无名小族。


这样的敌人,哪里用得上花木兰所在的军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显然近乎亡国的库莫奚,根本不配成为北魏的对手。


三、附属国契丹


契丹也是音译词,意为“镔铁”,该部落大致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一带。根据记载,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契丹人侵扰中原的先例。


契丹势力范围,还有存在一支政权--前燕,即是《天龙八部》里慕容复所念及的故国。前燕的国主慕容皝是个胸怀大志之人,为人刚毅而富有谋略,被东晋朝廷封为左贤王、望平侯。


慕容皝在位时,发动了大规模的针对契丹的战争,契丹人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很快就被赶出东北,逃至蒙古一带,此后数十年一直没有恢复生机。


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盛乐,为了彻底清除威胁,拓跋珪大肆兴兵剿灭草原上的契丹人。


接连经过两个王朝的围剿,幸存的契丹人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资本,全族沦为盗马抢劫为生的蟊贼,即便后来人口有所恢复,契丹人也只得常年向中原列国进献马匹,才能在夹缝中获取生存。


这样的状态一直到公元534年北魏亡国,始终都没有改变过。显然,花木兰所面对的敌人,并不是这样的不堪一击。


四、凶悍的柔然


活跃在长城以外大漠南北的柔然汗国,北及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达西拉木伦河,西及西域天山一带,存在时间长达150余年,凭借广袤的辖域,成为北魏最凶悍的对手。


北魏与柔然建国时间相差无几,北魏为了扩充势力范围需要统一柔然,而柔然汗国为了掠夺战略物资,也屡次侵犯魏境。


公元424年,柔然国的大檀可汗得知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万骑兵攻陷了魏都,包围了战略要地云中。


而此时,北魏王朝继任者拓跋焘不足16岁,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这位勇武的少年临危不惧,亲率2万精骑增援云中。


拓跋焘在此战中的表现极为抢眼,《魏书》记载“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


北魏将士见状莫不踊跃向前,很快将人多势众的柔然军团击溃。


此后双方互相交战长达5年之久,由于拓跋焘治军有方,北魏始终占居上风,两军交战13次,北魏获胜11次。


公元429年,拓跋焘率军离京3000余里征讨柔然,招降对方30多万人,俘获牛马百万匹,就连柔然的大檀可汗,也因此忧愤交加染病身亡了。


自此,柔然国实力大损,此后双方尽管互有摩擦,但很少有柔然主动进攻的战局了,双方一致保持对峙,直至北魏终结。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局下,才有了花木兰凯旋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温馨一幕。


沙场征战苦,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残酷的疆场,花木兰最终能全身归来,并重回平淡的家庭生活,无疑是极其幸运的。


无论花木兰这个人物是真实还是虚构,通过这首诗的背景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了五胡十六国那段血火纷飞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花木兰荡气回肠的故事,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精忠报国的热血与豪情。


参考资料:《木兰辞》、《魏书》、《隋书》、《十六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