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三国时期的名马有很多,除了最吸引眼球的赤兔之外,还有曹操的爪黄飞电和赵云的照夜玉狮子等,当然最具曲折故事的当属刘备的的卢马。


相传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刘备的前任张武、庞统都死于非命,连刘备也差点在檀溪出事。不过相对于三国的那匹“妨主”的卢,东晋的一匹的卢马则变为主人的道具。


一、道德楷模庾亮


晋朝延续了汉代大部分政策,其中包括举孝廉,因此在晋朝人的品行比学识更有市场。庾亮喜好老子、庄周之学,崇尚法家,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一举一动之间都庄重有礼。


再加上他的父亲曾当过丞相,妹妹是太子的王妃,这样的家庭出身再加上出色的修养,在晋朝的政治环境中可谓是如鱼得水。


庾亮自己拥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好心劝他说:“赶紧把马卖了吧,的卢不利于主人。”


庾亮回答:“我卖了别人就会买,怎么能把灾祸转移到别人那里呢?”这件事让庾公子成为了道德标兵,一时间引得京城到处传颂他的正直做派。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东晋建立初期天下动荡。皇帝司马睿倾向于使用法家思想治国,他得知庾亮对法家学说很有见解后,将御制版《韩非子》赐给了庾亮。没想到庾同学拿着《韩非子》却对皇帝说:“法家就是刑名权术之学,有伤礼义教化,不应该多读。”


没想到这一说法反而很有市场,皇帝现场举双手赞同。


二、面具之下的真实水平


庾亮的妹夫司马绍当了仅仅三年皇帝便驾鹤而去,即位的晋成帝年仅五岁,政权自然落到了皇帝的舅舅庾亮手中。


手握权柄之后,法家出身的庾亮一改“韩非子伤教化”的思想,从严执法,与以“宽和执政”的王导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人心尽失。庾亮还找了个由头处死了自己的政敌——身为皇族的司马宗。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一些地方实力派的不满。


庾亮也知道自己施政严苛会引发内乱,于是自己整修石头城作为护身堡垒,同时大肆搜捕司马宗的残余党羽。有一个手下逃到历阳内史苏峻那里避祸。


庾亮让苏峻交人,苏峻不交;庾亮许以大司农的高官厚禄,后者还是不交。庾亮想来硬的直接干掉苏峻,满朝认为此举不甚明智,但庾国舅就是不听。


苏峻原本是个书生,永嘉之乱的时候弃文从武号召乡亲拿起武器保卫家乡。没有想到一帮杂牌民兵在他的手中,生生将匈奴骑兵打得不敢进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知其事迹后主动加封为将军。


后来王敦叛乱,苏峻率军第一个攻进京城大败王敦。凭此功被司马睿封为了郡公。如此的人物大家一般不敢招惹,可庾亮就是不信这个邪。


铁杆老友温峤知道庾国舅招惹了狠人苏峻后,马上去信说:“大哥,我带兵回京保护你的安全吧。”


庾亮却说:“一个苏峻至于嘛,你看好自己的地盘千万别动,看你大哥怎么摆平的!”


还没等庾亮动手,苏峻先造反了。庾亮率领军队出战,被后者杀得大败,苏峻大军直取京师。城破之后,皇帝被软禁,百官被羞辱,甚至官家女子被强迫裸身用污泥蔽体,建康城一时间哀嚎震天。


苏峻还从国库劫掠了20多万匹布绢,数十万两金银和数亿的铜钱。这可是一个初创国家的全部家当,祸乱让东晋王朝受到了近乎致命的一击。


而此时的国舅爷呢?


三、甩锅高手


庾国舅兵败后知道京城不能去,于是跑到了荆州刺史陶侃那里。看到庾亮的到来,陶侃笑得前仰后合,他问道:“小兄弟,当初你要除掉我还专门加固了石头城,现在不怕我报复吗?”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道菜是凉拌小根蒜,庾亮只吃青叶不吃白根。陶侃问他为什么。庾亮回答:“根还能再长。”意思是我还可以东山再起。


苏峻兵乱被平定后,大家把矛头全部指向了罪魁祸首庾亮。面对汹涌的舆情,庾国舅只能上书请罪,他说:“我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依靠皇亲的身份才获得高位。我也想退位让贤,可是目前国家多灾多难,我不忍辜负先帝的嘱托;


“现在皇帝年幼尚且日理万机,我身居高位也要尽心尽力。由于我能力一般,所以很多事都让同僚们不满意。有人曾经劝我千万不要惹苏峻这样的人,可他窝藏逃犯,这种事我不能忍;现在局势一团糟,我愿意负全责,皇帝可以杀了我以谢天下。当然,我认为对我最高的惩罚就是让我自生自灭,悔恨地过完悲惨的一生。”整篇检查可以说用意深刻,其中心思想是:1、这活我本身不愿意干,是皇帝和你爹要求的;2、朝中的大臣对我不满是由于我干多错多,我不想尸位素餐;3、苏峻本身就是乱臣贼子,我的秉公执法成为了导火索而已;4、我可以死,但是留我一条命更好。


这样以退为进看似所有责任都是自己的,其实把锅都推给了皇帝和苏峻,自己反而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那年,皇帝年少无知太天真。看了国舅的奏折感动万分,亲自定性:这是上天安排给国家的灾难,不是舅舅的过错。你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别人不理解是因为他们愚蠢。


四、最佳演员


皇帝已经盖棺定论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继续忍受庾亮。数百年之后,唐德宗曾经和大臣讨论过什么是真正的奸臣,当时的宰相说:“晋时的庾亮就是最大的奸臣。因为普通奸臣都能看到他们的‘奸’,庾亮这类人最大的‘奸’在于天下都知道,只有皇帝看不到。”


参考资料:《晋书》《一次阅读知晋朝》《晋朝那些事儿》《乱世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