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中国古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里,高高在上的月球,常引来无数神往与猜想。特别是月球上那传说中清冷无比的广寒宫,更在一代代古人的想象世界里日益“丰富”起来。
宋金年间时,金国统治者就在今天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模仿传说中的广寒宫模样,修起了著名的“广寒殿”(明朝万历年间坍塌)。而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元代广寒宫图漆器残片”上,更让我们看到了古人想象中的“广寒宫”世界。精美的图案上,那云气环绕的三间楼阁,清冷幽深的意境,几百年里“冷”到深入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以现代科学家的测算,月球的地表最低温度常在零下180度左右。可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古代,古人为何也能感知到月球的“冷”,甚至能凭空想象出一座“广寒宫”来?这事儿,就得先问天马行空的中国古代神话——在琳琅满目的古代神话传说里,月球上的一切,都被中国古人“解释得明明白白”。
比如为什么古人会觉得月球很“冷”?可以看看中国古代神话里,月球的“来历”。以《淮南子》记载,月亮就是“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为月”。如此来历,着实够“冷”。
同样是中国古代的神话里,不但解释了月球为什么“冷”,更给月球的运转设立了一整套规则:《山海经》里认为,“石夷”就是掌管月球运转的神。《楚辞》更告诉我们,每天的月升月落其实都要“乘车”,为月球驾车的神仙叫做“望舒”。至于“冷到家”的广寒宫里是啥样?以《灵宪》《五经通义》等典籍的描述,不止有美丽嫦娥与砍树的吴刚,还有“玉兔”“蟾蜍”等小动物。甚至民国大诗人闻一多也来凑热闹,为了广寒宫里到底“有兔子”还是“有蟾蜍”,写了一堆“研究成果”。
这一类的神话传说,当然不止停留在典籍里的文字里,相反也在不同的时代,演变出了各种形态:长沙马王堆的汉代帛画里,就有了月下的玉兔和蟾蜍,山东滕州西汉晚期石侧板上,更有“兔子捣药”的画像。明清年间的“犀牛望月铜镜架”,更把“广寒宫”搬到了女子的梳妆台上。还有作为青花瓷精品的“青花嫦娥玉兔图八角盘”,更让“广寒宫”里的玉兔嫦娥们,来了一场“阖家欢乐”的展示。
可以说,对于月球上“广寒宫”的畅想,贯穿了中国古代从典籍到日用品的方方面面。甚至许多熟悉神话故事里,那些“玉兔嫦娥”们的爱恨情仇,也都是这样演变而来。而且千万别以为,这一类神话都只是凭空的想象,相反更有许多科学的假想。比如唐代段成式的小说集《酉阳杂俎》里,就有对月球的“神判断”。
书中两个游历嵩山的读书人,误打误撞碰到了一个白衣的“月球人”,然后得知了关于月亮的大秘密:月亮根本不是个圆盘,相反是个球体,它是由“七宝合成”,上面不但凹凸不平,而且它自己并不发光,相反要“日烁其凸处也”,也就是反射太阳的光。唐朝年间,这偌大月球,更要“八万两千户修之”……
虽说小说里“八万两千户月球人修月球”的事儿,自然是不可考。但简单一段描述里,那“月球由七种物质构成”“表面凹凸不平”“靠太阳发光”等“剧情”,对比现代科研成果,却是高度吻合——连月球的这些“秘密”,中国古人都早早拿来编小说了,知道月球“冷”?这也真不算个事儿。
因为,这一类的描述,不止来自中国古人探索世界的渴望,更来自古代的科学家们,一代代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假想。在中国历代的天文研究里,月球也从来是“重头”。比如代表宋代天文成就的天文仪器“浑仪”上,就分了内中外三层,其中层上标注了“黄白赤”三个颜色的圆环,其中“白道环”正是代表月亮的位置。
而对于月食的记录,古代中国也早早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早在西汉末年时,学者刘向就点出了“日食之,月往蔽之”的科学规律。“月球反射阳光”的真相,何止被《酉阳杂俎》写进了小说,早在《灵宪》等科学典籍里,就有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日食月食同时发生的“日月交食”现象,不止在中国古代有详细记录,更在《史记》《三经历》里有明确的“交食周期”。比如《史记》里,就把“交食周期”定位113个月。放在同时代的世界上,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这样的成就,不止是天文学层面的突破,甚至放在古代生活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古人对月球的研究,不只为了满足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更为了眼前的生产生活。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对潮汐的测算。中国沿海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上,咆哮的潮汐不只是壮丽的景观,对于科技有限的古代社会来说,这更是航行与生产的巨大威胁。但早在东汉年间,学者王充就道出了潮汐的规律:涛之起也,兴衰。
随月
研究潮汐?就要“看月亮”。
所以,也正是从汉代起,在经历了一代代艰苦的测算,以及一波又一波惨烈的潮汐灾难后。皎洁的明月,终于成了中国古人洞悉潮汐奥秘的突破口——唐朝大历年间,学者窦叔蒙首作《海涛志》,以“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的先进理念,成功以月球的变化来推算潮汐时刻,是为“窦氏潮汐表”。发展到北宋年间,科学家燕肃更进一步,不但发明了新型水钟莲花漏,更写出了推算潮汐的《海潮论》,以英国人李约瑟的惊叹说:“怎么会精密到如此,我们是不清楚的。”
而从唐代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潮汐的认知,也是一代代不断深化。一批批科学家们不但能够测算潮汐的规律,更记载下了潮汐的生态景观。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东部沿海“海堤”“海塘”建设的红红火火,浙江余姚等地的明清时代大海塘,至今仍然坚固无比。掌握了潮汐规律的中国船队,也一次次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扬帆远航。无论对于古代中国科学,还是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这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而这一系列的变革,都是从“研究月亮”开始,那一代代仰望月球的古代中国人,带来的不只是丰富多彩的野史故事,更有一次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伟大变革。皎洁的月光下,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广寒宫,见证的不只是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更有薪火相传的,伟大的求索精神。
参考资料:师迪,余直《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要览》、曲家媛《古代月亮神话集锦及影响》、邢鹏《嫦娥、玉兔与广寒宫》、宋正海《中国古代的海洋潮汐学研究》、吕洁《以管窥天:看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