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在5月3日发布警告称,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当前正在沙特阿拉伯北部的蝗虫群未来将有可能蔓延到伊拉克,约旦,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而接下来的目标将是土耳其!
这些蝗虫群究竟是哪来而,还是2020年那群吗?
2020年的蝗虫千亿只蝗虫大军确实让全球紧张不已,尽管后来有数据澄清可能没有千亿只,但数量级上也没差多少了,这个蝗虫大军突破了东非多国、中东伊朗和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严防死守,直接让这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农作物颗粒无收,其破坏力令人不寒而栗!
- 2020年的蝗虫群哪里去了?
大约是去年5月底之后,这些国家的蝗虫群就突然消失了,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是蝗虫死了呢还是死了呢?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的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余种,热带、温带和草原以及沙漠均有分布,和所有昆虫一样,蝗虫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这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会经历蝗虫卵、若虫(分5个阶段,一个比一个接近成熟)和成虫三个阶段。
蝗虫寿命一般为2-3个月,成虫的后半程就会开始繁殖,交尾结束后雌虫的腹部会增长,向土中产卵,并且卵被雌虫分泌的泡沫状物包起来,保护卵不受季节的变化和干燥环境的危害,一般在干燥环境下,蝗虫卵可以保存数年甚至更久。
2020年的蝗虫爆发主要来自2018-2019年的季风雨,在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附近首先繁殖起来,此后向周围迁飞,一路繁殖一路飞,现在的东非、中东和南亚,一路都是当季蝗虫死后产下的卵,未来某天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会孵化出来。
2021年爆发的蝗虫是哪来的?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5月份沙漠蝗虫态势图来看,叙利亚以及约旦和沙特的蝗虫群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或者说可能是以前的蝗虫卵孵化,与2020年的蝗虫群没有多少关系。
但在东非的肯尼亚和索马里以及埃塞俄比亚的蝗虫群,应该是2020年的蝗虫群几次产卵后留下的虫卵孵化的,而且现在已经开始了迁飞,在地图中FAO(粮农组织)已经标注出了即将迁飞的目的地以及大致到达的时间。
上图是东非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地区蝗虫群的繁殖情况地图,密密麻麻的标记预示着事态的严重性,还有红色的潜在繁殖区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粮农组织高级沙漠蝗虫预报员基思·克雷斯曼称,和2020年相比,2021年的东非的蝗虫群规模要小一些,另外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群体仍然还未成熟,未来要看若虫季的降雨,如果此时雨水充沛,那么蝗虫群规模可能会迅速扩大。
而在沙特阿拉伯繁殖的蝗虫则事态要严重得多,土耳其东南部Diyarbak?r的Dicle大学动物学系主任Ali Satar教授称,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将严重影响土耳其。粮农组织官员称,四月份强劲的西南季风,让沙特阿拉伯的中北部繁殖起来的蝗虫顺风向约旦,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迁飞。
从此前的迁飞路线看,原本这些蝗虫应该向伊朗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迁飞,但这次得益于西南季风,如果持续的话蝗虫群很可能会到达土耳其。
另外粮农组织也不排除季风减弱后,蝗虫群向也门以及东移至波斯湾等重回传统路线,假如走这条路线,那么未来的传统路线上都将遭受蝗虫灾害,而今年印度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疫情袭击,假如真的迁飞到印度,已经发生人道主义灾难的地区将面临双重打击。
地球的新常态:全球变暖下的危机将愈演愈烈
很难说蝗灾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因为蝗灾总是在大旱后发生,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旱灾发生的频率似乎要比二十世纪频繁得多,尽管人类的水利设施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但却对蝗灾发生于事无补。
而更可怕的则是全球变暖的次生效应,这些隐藏在全球气温升高下的魔鬼,任何一个都可能将人类赶上灭绝的悬崖,而未来人类则需要学会与这些“魔鬼”相处!
2021年1月18日,《自然·气候变化》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气候变暖或会改变热带雨带的位置,它背后隐藏的信息非常可怕,因为雨带的移动将会改变传统粮食产区,这些千百年来形成的耕种区,无法跟着雨带一起移动,这才是最可怕的问题。
2021年4月8日,《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刊发了一篇论文称,按照目前的升温速度,三分之一的南极冰架可能会坍塌,首先这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十几米,另外冰川消失后反射效应消失,而热量吸收会增加,将会加剧全球变暖。
2021年4月20日,《通讯地球与环境》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全球变暖后的墨西哥湾暖流正在减弱,从1950年代以来已经减弱15%,未来到2100年可能会达到30%,AMOC可能会失去为北冰洋提供热量的机会,这会引起大量传统渔场的改变,以及全球环流的改变,其将影响全球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