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这个问题,也可以解释为,李建成如何来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者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假设李建成不清楚第二天要发生的事,那么他就无法逃生死神的魔掌。毕竟我们是作为知情人穿越回去,所以李建成在前一天,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计划,那么李建成该怎么办呢?


一、直接放弃太子位置


虽说李建成在武德元年就被立为太子,但在之后的岁月中,无论从能力、魄力还是手段,李建成都无法和李世民相提并论。晋阳起兵是李世民撺掇的,李渊称帝之后,李世民更是成为帝国的军事支柱,破薛举、败宋金刚、刘武周,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等等。


史料记载“甲子,秦王世民至长安。世民被黄金甲,齐王元吉、李世等二十五将从其后,铁骑万匹,前后部鼓吹,俘王世充、窦建德及隋乘舆、御物献于太庙,行饮至之礼以飨之。”


唐王朝的大半疆土都是由李世民打下来的,他不仅是皇帝的二儿子,也是帝国的大元帅。公元621年,李世民一战击败王世充、窦建德,战功到达顶点。在回到长安之时,李世民身披黄金铠甲,铁骑万余,吹吹打打走在街市之上,长安的百姓像迎接英雄般,争相围观。


李世民彻彻底底秀了一把肌肉,也让李建成着实郁闷了一把。李世民不是太子,却有着最高的人气,李建成明明是太子,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不论李建成是否是太子,但在军中,将士们只认军功,没有军功就无法服众,无法服众就没有威信。


在外人看来,李世民在各方面都要强于李建成,而且李世民同样野心勃勃。李建成没有李世民的军功,也没有李世民的谋略,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让位。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目的是夺权,只要李建成让出太子之位,必定可以保证自己安危。


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了权力丢掉了性命,难道权力的魔力比生命本身更重要吗?但凡能在权力场中活到最后的人,大多都做了同一件事,那就是明哲保身、急流勇退,如果一味地追求权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极有可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二、杀掉李元吉


这场权力争斗,看似只有太子和秦王,不过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纽带”,就是李元吉。如果没有李元吉,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或许还有一丝转机,正是因为李元吉的撺掇和鼓动,让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逐步演化成水火不容。


史料记载“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齐王李元吉心性阴狠毒辣,他很早就投靠了太子集团,并多次要求哥哥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看似李元吉是为了哥哥着想,辅助哥哥上位,事实上是这么回事吗?非也,所谓无利不起早,李元吉劝李建成发动政变,杀掉李世民,如果一切按照他的计划操作,最大的获利者并非李建成,而是李元吉。


李建成本身就是太子,如果一切顺利,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如果李建成率先发动政变,将落得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口实。事实上,李元吉早就开始觊觎皇位,只要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元吉将获得渔翁之利,李元吉大可将责任推给李建成,借此在李渊面前大吐苦水,以此为借口,扳倒李建成。


李渊有一定几率,废掉李建成的太子位,立李元吉为太子,这大致就是李元吉的想法。李元吉多次要求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李建成多少顾及一些兄弟感情,很多次都拒绝了,李世民必定清楚李元吉这卑鄙无耻的嘴脸。


所以假若李建成杀掉李元吉,给李世民来个投名状,让出太子位置,同样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危。李世民成了太子,李渊放权,李元吉已死,那么李建成大可安保富贵。


三、借助李元吉之手,干掉李世民


李建成本身就是太子,作为嫡长子的他,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自古太子大多都要先立嫡长子,为的就是保证国家的未来,而立嫡长子也可以避免一些皇权争斗。


或许李建成能力不如李世民,不过也不代表李建成就是个怂包。李世民曾经修改史书,所以史书多少有些丑化太子的戏份。


史料记载“太子建成获稽胡千余人,释其酋帅数十人,授以官爵,使还,招其余党,刘成亦降。”


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和对突厥的战争中,李建成也曾立过战功,而且文官们大多站在太子一方。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子集团有两千多士兵,而李世民只有八百人,对比实力,李建成占绝对优势。


李元吉一直叫嚣着除掉李世民,那么李建成大可放权,派李元吉出手,提前发动政变,杀掉李世民。在发动政变时,李建成要尽可能地置身事外,比如找找不在场的证据,比如出去度个假,等到李元吉完成了这一切,李建成可以直接将责任推给李元吉。


当然了,这样操作,需要严密的计划,需要高手来支招,恰巧李建成身边谋士众多,足以应付此事。不口否认,李元吉一直觊觎着皇位,很可能急功近利,率先杀掉李世民。李建成提前做好布局,找好证据,事成之后,将一切公之于众,只要他能把自己洗干净,并说服李渊,那么他李建成必定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是谁,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尤其是一些危险的抉择,富贵险中求这话不假,但也要看其中有多险,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急流勇退或许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九卷》、《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