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李渊自晋阳起兵,一路并未受到太多阻拦,顺利占据长安,公元617年,李渊在长安称帝。隋的覆灭已成定局,但鹿死谁手尚未决出。唐朝当时只占据关西地区,要想统一全境,仍需全力以赴。


作为唐帝国最优秀的将领,李世民无可非议,东征西讨的重任,终落在了李世民的肩上。在刘武周被击败之后,李世民将面对两方强敌,一方是王世充的郑国,一方是窦建德的夏军。


一、慈涧危机


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派大将罗士信进攻慈涧,王世充派出三万兵马前来救援。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只带少数骑兵到敌战区视察敌情,突然遭遇了王世充的部队。李世民带了人太少了,很快被王世充所部包围。


在战场之上,李世民总会身先士卒,率先杀入敌阵,所以士兵们皆以死效力,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会经常陷入危局。忘却生死才有可能活下去,到了如此地步唐兵也只能死磕到底,李世民左右开弓,四下士兵竭力厮杀,生死或许只在一念之间。好运的唐军最后抓住了左建威将军燕琪,王世充这才退兵而去。


尘土漫天飞扬,李世民也变成了一个土人,等回到军营,唐军士兵都认不出李世民,李世民大声说:“我是秦王”,这才得以回到唐军大营。


为何王世充占据兵力优势,却选择退兵?很有可能是王世充心虚了。王世充经常对士兵、百姓施以暴政,愈发不得人心。在得知唐军来攻后,郑军大量将领叛逃,洛阳周围州县纷纷出降秦王。


王世充只得选择退居洛阳死守,就算如此,洛阳城内的军兵也在不停地出逃,为了保命,王世充报希望寄托在了窦建德身上。


二、窦建德发兵救援


窦建德占据河北,王世充占据河南,王世充和窦建德原本就不是朋友,他们之间也经常爆发冲突。这也很好理解,隋炀帝死后,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要想统一天下,要想成为天下共主,就需要消灭其他势力,实力最强的那一支才能最终活下去。


而今的情况不同,唐军军威壮胜,势不可挡,如果放任李世民攻克洛阳城,窦建德将单独面对强大的唐军,唇亡齿寒的道理窦建德还是明白的。


王世充派使者来求窦建德,建德中书侍郎刘彬建言道:“唐举兵临郑,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郑地日蹙,唐强郑弱,势必不支,郑亡,则夏不能独立矣。不如解仇除忿,发兵救之,夏击其外,郑攻其内,破唐必矣。”


洛阳城内的王世充如困兽犹斗,负隅反抗,周围几乎所有城池都投降了,只剩洛阳孤城,但李世民仍没有攻下城池。洛阳城池坚固,城上有大量投石机,可以投掷五十斤的石块,还有重型弓弩,射程达五百米,唐军攻城受阻,一时间李世民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公元621年,窦建德发兵救援洛阳,和王世辩(王世充之弟)数千人马会和,大军十几万人,对外号称三十万,李世民面临空前危机。


三、决议两线作战


在唐军的围攻下,洛阳城里变成了人间炼狱,食物已经被吃完,士兵和百姓只得拿浮土和米屑伴着吃,吃后不久便会腹胀而死。城中人口锐减,只要唐军坚持围城,王世充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得知窦建德发兵救援后,李世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商讨是战还是退。将领郭孝恪建议道:“王世充已是强弩之末,很快就会投降,现在窦建德前来支援,此两人可以一同击溃,只要我们占据虎牢关天险,伺机而动,必定能成功。”


反方意见则是撤回新安,找机会再战,毕竟两线作战实在太过被动,风险太大。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将问题抛给了李世民,这就是主帅的压力和责任,不管大家怎么说,拿主意的只有李世民一人。


思量再三,李世民决定开启两线作战,围攻洛阳城已经坚持了数月,他不想功亏一篑,况且如果让窦建德援洛成功,战争会再度开启,就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了。然而假若可以击败窦建德,王世充必定马上投降,一举两得,战果可是河南、河北大片地盘,李世民决定豪赌一把。


史料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余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大部队留下继续围攻洛阳,李世民则只带三千五百人去抵御窦建德的万大军。这三千五百人可以说是李世民的亲卫军,全部由他亲自挑选,全军黑衣黑甲,是唐军最强战力,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玄甲军。


四、生死虎牢关


因为只有三千五百人,所以唐军必须先占据虎牢关,以险据之,才有胜算。三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再次出兵侦查敌情,这回他带了五百骑兵,虎牢关内还有三千人,见到窦建德大营后,李世民改变了侦查的想法,想即兴来一次突袭。


艺高人胆大的李世民只带了四名骑兵,去挑衅窦建德大军。而窦建德可是有十万部队,岂能被李世民吓住,于是营中几千敌军杀将出来,要灭掉这四人小队。李世民不仅玩别人的命,还在玩自己的命,他可是只有四个人,一个不慎,死了连渣都不会剩。


李世民一边跑一边射箭,每箭必定会射杀敌方将领一名,尉迟敬德在旁守护,这几千敌军就这么着被李世民带入了伏击圈,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瞬间杀出,把这几千人搞得个人仰马翻,唐军斩杀三百级,窦建德所部败退。


首战,李世民就挫败了窦建德的锐气,然而窦建德并没有打算退却。窦建德虽然也是一方霸主,却深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说窦建德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胁。


古语云:兵不厌诈,李世民只有这点兵,那就必定得搞出点花样。首先,李世民对对方散布谣言,说唐军粮草补给出了问题,马上就要断粮了,除此之外,他还在黄河边上留下一千匹马,引诱窦建德上钩。


事实上,当天晚上,李世民把马匹撤回了虎牢关,准备迎战。窦建德果然上当了,夏军在虎牢关前列阵,军队一眼望不到边,连绵二十余里。窦建德以为李世民因为粮草不继,会出城和他迎战,但窦建德想错了。


李世民明知敌我兵力悬殊,怎么会直接硬碰硬呢。夏军就这么被晾在那,没人理没人问,从早上到中午,夏军就这么在太阳底下傻站着。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夏军的锐气就这么着被晾没了,加之天气炎热,士兵们饥渴难耐,很多士兵坐下休息,还有不少人在争抢水喝。


时机已到,李世民马上命宇文士及率三百骑兵杀人敌阵,之后李世民率全部人马冲杀过来,唐军就像飓风一样略过敌营,玄甲军把夏军大营撕破一道口子,从阵前直接杀到了阵尾,随即唐军展开军旗,夏军见到阵尾出现唐旗,都认为大势已去,全面溃退。唐军斩杀三千余人,俘获五千多人,窦建德投降,王世充得知夏军失利,也献城投降,唐军大胜。


李世民二十出头的年纪,却集勇气、智慧、魄力、耐心于一身,是罕见的绝世英才。虎牢关一役,证明了他的实力,为其积累了政治资本,也为唐帝国的霸业垫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李世民的野心也一发不可收拾,秦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满足于他,一场惊世之变孕育其中。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