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号“东西南北人”、“冬烘先生”、“慵人”,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演说家、学者,祖籍福建惠安。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

  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为英属橡胶园总管,母亲是葡萄牙人,家境殷实富裕。

  辜鸿铭是个语言奇才,在特殊家庭的环境下,对语言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他精通英、法、德、俄、拉丁、葡萄牙、希腊、马来等多种语言,可熟练讲九种语言。

  十五岁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读,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号称“清末怪杰”。

  光绪七年(1881年),辜鸿铭结识了清末外交家马建忠,两人交谈了三天,自此思想发生了改变,辞去了殖民政府的职务,开始专心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博览群书。

  辜鸿铭后来将《论语》、《中庸》、《大学》、《春秋大义》等典籍译成英文,积极向西方宣讲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西方的文化界有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十岁的辜鸿铭回到祖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任命为外文秘书。

  此后在张之洞幕府任职长达二十年,主要从事“通译”工作,协助张之洞办理洋务的同时,继续研读国学经典。

  宣统元年(1908年),辜鸿铭任职外交部侍郎。

  宣统三年(1910年),辜鸿铭辞去外交部职务,出任上海南洋公学监督。

  民国四年(1915年),辜鸿铭任职北京大学教授,主讲英国文学、拉丁文。

  《北大感旧录》记载:辜鸿铭最初穿着西装革履,后来改成长袍马褂装束,头顶瓜皮帽,脚穿一双土布鞋,还留着一条细小的发辫,这种打扮到了民国时期依旧没有改变。

  辜鸿铭极力推崇儒学,“能言善辩,处处体现着他的机智与幽默。”

  他主讲的功课和国学没啥关系,没法发挥儒学正统思想,于是就常常寻找机会,发泄一下。

  有一次,欧美友人到椿树胡同一个简陋的小院,拜访辜鸿铭。

  看他居住的屋子狭小,油灯昏暗,油烟呛人。

  客人不理解“晋安寄庐(晋安是辜姓的郡望,寄庐即寄居在茅屋草舍,辜鸿铭以此自比隐士,不忘以弘扬道德为己任)”的含义,抱怨说油灯不如电灯明亮。

  辜鸿铭解释说:“我们东方人追求的是明心见性,心里明亮,油灯自然就明亮,而你们西方人只专注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客人直耸肩膀,无法驳斥他的言论。

  辜鸿铭的记忆力超强,很多诗句张口就来。

  有一次,辜鸿铭给学生讲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一首诗,内容是哀悼溺水而死的朋友。

  辜鸿铭对学生们说:“我今天给大家讲洋《离骚》……”

  他一会儿讲英语,一会儿说法语,一会儿冒出希腊语,旁征博引一些诗人的诗句,学生们课后翻阅一些诗集,发现辜鸿铭所说的丝毫不差,大为折服。

  光绪十七年(1891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与希腊亲王到中国游历,一行抵达武昌的时候,辜鸿铭奉张之洞之命前往迎接。

  宴会上,尼古拉与希腊亲王私下用俄语、希腊语交谈,诋毁中华文明,并嘲讽张之洞,他们认为中国人听不懂,辜鸿铭当场揭穿了他们,并予以驳斥。

  事后,忐忑不安的尼古拉赠送给辜鸿铭一块皇冠镂金表,表达歉意,同时称赞他:“各国无此异才!”

  以往中国人的学术演讲,从没有卖票收取费用一说,自打辜鸿铭开始演讲,京城的很多洋人都会到场聆听,他不仅卖票,而且票价还很贵,需要两块大洋。

  当时的京剧名角、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的一场戏,最贵的时候,票价才一元二角。

  辜鸿铭的演讲场场爆满,有一次,辜鸿铭在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竟比梅兰芳的拿手好戏《贵妃醉酒》还要卖座。

  民国十七年(1928年),奉系军阀张宗昌任命辜鸿铭为山东大学校长,辜鸿铭当时表示同意,但却不幸染病,几天后就病逝了,享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