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岩

  清朝道光年间,江苏吴县有个举人叫朱福保,这位朱举人不想着发奋读书,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也不想着退隐江湖,吟诗作赋,教书收徒,著书立传留下贤名,反而整天东游西逛,领着一群乞丐、泼皮无赖到处敲诈勒索。

  《清稗类钞》记载:吴县有一家新开张的面馆,生意非常火爆。

  某一天,朱福保来到这家面馆,嚷着要吃“光面”。

  这“光面”就是清汤寡水的“无饺之面”,面馆的伙计不认识朱福保,就给他解释说:“店里的规矩是,吃光面的在楼下,吃大面的去楼上的雅间。”

  朱福保很恼火,但是他当时没发作,这可能就是有文化的流氓和没文化的流氓之间的区别。

  没文化的流氓凶狠直接,有文化的流氓阴毒,拐弯抹角害人。

  朱福保慢条斯理问道:“按照你说的,那来一份加半饺的中面,就要坐在楼梯上吃了?”

  跑堂的伙计正在照应着另一个来客,胡乱应付几句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福保召集一大群乞丐,每人发给十文铜钱,两人一组,去那家面馆里吃面,专门吃中面,吃面的时候,就坐在楼梯上。

  两个乞丐吃完后,下一组乞丐进去,依然是要中面,坐在楼梯上吃,一拨接着一拨。

  来吃面的客人看到面馆里都是乞丐出出进进,一个个蓬头垢面,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食客们谁也不想进门了,有人去了别的饭馆,有人饿着肚子,站在那儿瞧热闹。

  “一班去,一班又来,至午犹未散”,到了中午的时候,乞丐们还在陆陆续续出入。

  店主恍然大悟,这是得罪人了,于是问伙计,伙计如实回答,店主只好委托人,给朱福保赔礼道歉,然后奉送一大笔银子,朱福保这才率领着乞丐扬长而去。

  又一日,朱福保路过一家古玩店,发现店内有一个古瓷瓶,色泽艳丽,品相绝佳,于是就上前询问价格。店主说:“没有十个银圆俺可不能卖。”

  朱福保皮笑肉不笑地说:“依我看来,这玩意儿只值一块银圆。”

  店主嘴一撇,嗤之以鼻,随后说了一句:“一块银圆,只够买它的两个耳朵。”

  朱福保默然离去。

  古瓷瓶上面有两只瓶耳,店主的意思无外乎是:一块银圆坚决不卖,说两个耳朵值一块银圆不过是打个比方,说说而已,谁能单独买瓶耳朵呢?令店主意想不到,天下就真有这种故意找茬的茬子。

  第二天,朱福保又来到古玩店,从口袋里掏出“银饼一枚”,放在柜台上,然后俯身拾起一个砖块,敲掉了古瓷瓶的两个耳朵,揣在怀里扬长而去。

  古玩店主畏惧朱福保,不敢和他计较,暗吃哑巴亏,整天一脸沮丧,憋屈了好几天。

  后来,朱福保被人举报,朝廷革去其举人资格,关进了监狱。

  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即位,大赦天下,朱福保这货被赦免,无罪释放,继续像从前一样横行乡里,干着敲诈勒索的勾当。

  咸丰十年(1860),朱福保勾结广东贼寇,势力越来越强大。

  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攻下太平军占领的苏州城。朱福保逃往洞庭东山大殿,山民有人大喊:“朱举人来了,我们又要受他鱼肉盘剥啦!”

  山民鸣锣聚集在一起,举起锄头、镐头等农具,在大殿前将这个恶贯满盈的朱福保堵住,当场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