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岩

  
清代著名段子手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记录了一个关于“酒虫”的段子:“长山刘氏,体肥嗜饮。每独酌,辄尽一瓮。负郭田三百亩,辄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

  山东长山有个姓刘的人,身体肥胖,嗜好饮酒,酒量奇大,往往一喝就是一大坛子。

  他家在城郊外有三百亩良田,只种了一半的黍子(去皮后称作黄米),家里却没有因为他喜好喝酒受影响,一直比较富裕。

  偶一日,一个胡僧遇到了刘某,说他身体有奇怪的疾病。

  刘某一向很自负,说:“俺没病!”

  胡僧说:“你是不是喝酒从来没醉过?”

  刘某很惊讶:“这倒是实话,俺确实没有喝醉过。”

  胡僧告诉刘某:“你身体里面有酒虫啊!”

  刘某错愕不已,于是请求胡僧为自己医治。

  胡僧说:“这很简单,不需要用药。”

  于是命刘某在正午时分,俯卧在太阳下面的草席上,手足绑缚起来,脑袋前面放了一坛子美酒。

  过了一会儿,刘某燥热口渴,“馋火上炽,而苦不得饮”,非常想喝酒,酒香扑鼻而来,却又喝不到嘴里,非常难受。

  忽然间,刘某觉得喉咙奇痒,忍不住呕吐出一个东西,直接窜入酒坛子里边。

  家人给刘某松绑,仔细观看酒坛,原来是三寸左右长的红色肉状物,就是传说中的酒虫。

  酒虫在酒中蠕动如游鱼一般,眼睛、嘴巴清晰可见。

  刘某大惊,令家人取来银子酬谢胡僧。

  胡僧拒绝接受钱财,却请求把酒虫送给他。

  刘某很不理解,就问他酒虫有何用处。

  胡僧说:“这是酒之精啊,在大瓮中灌满水,把酒虫放进去,一瓮水就成了佳酿。”

  刘某让家人做了实验,果然如胡僧说的那样。

  自此以后,刘某“恶酒如仇”,身体逐渐瘦下来,诡异的是,他家不知为何每况愈下,后来竟达到饮食不能自给。

  蒲松龄所说的“酒虫”其实并非他的原创,早在唐朝的时候,民间就有“酒虫”的说法。

  《古今谭概》记载:“镇阳有士人嗜酒,日常数斗。至午后,兴发不可遏。家业遂废……”

  唐朝时期,镇阳有个士人嗜酒如命,每天喝下数斗。

  每天午后开始饮酒,到了半夜饮兴大发,不可遏制,家业几乎被他败光了。

  一天夜里,士人大醉,呕吐出一个像舌头一样的怪物。

  人们开始看它,仿佛没有五官,等到怪物馋酒了,忽然全身布满小眼睛,“矗然而起”。

  家人就往怪物身上洒酒,立刻被它全部吸干净了,直到如士人每天喝够的数量为止。

  家人将吸满酒的怪物扔进火中,怪物就“忽爆裂为数十片”,士人自此开始讨厌喝酒了。

  还有一种畏惧酒的“酒虫”,也叫“酒魔”、“酒魔头”。

  《云仙杂记》的记载:“元载不饮,群僚百种强之,辞以鼻闻酒气已醉;其中一人谓可用术治之,即取针挑元载鼻尖,出一青虫如小蛇……元载是日已饮一斗,五日倍是,后用为不善饮之典。”

  唐朝宰相元载不善饮酒,闻到酒的气味儿就能醉倒。

  有人用针尖在元载的鼻尖挑出一只如同小蛇一样的青色小虫,对他说:“此酒魔也!”

  此后,元载酒量大增,一天可以喝下一斗酒。

  后人就以“酒魔”、“酒魔头”来形容不善饮酒的人。

  白居易有诗句:“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