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六七

  01

  曹魏甘露三年(258)二月,淮南寿春城。

  大将军司马昭攻破城池,剿灭了曹魏后期第三次淮南叛乱。

  至此,忠于曹魏的军队势力被司马家全部消灭,司马氏代替魏国势不可挡。

  司马昭对叛军的处理非常宽大。

  淮南本地叛乱的驻军、增援叛军的东吴降兵全部免罪,改为驻防河东河内等郡;

  除首恶外,其他从属人员既往不咎,包括叛军二号人物文钦(已被杀)的两个儿子投降,不但免死,还封关内侯,让他们收殓父亲的尸骸回家乡安葬;

  叛军三号人物唐咨,也赦免,封官。

  有一队一百多人的俘虏拒不投降,下令斩首。

  刽子手每杀一人,监斩官就问下一个:“投降不投降?”

  那些人无一理睬,从容走上行刑台:“为了诸葛公,死而无憾。”

  这个诸葛公,不是蜀汉宰相诸葛亮,也不是东吴重臣诸葛瑾。

  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皆曰:“为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如此。

  ——《三国志·诸葛诞传》

  这个诸葛公是他们的族弟,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也就是这次淮南大叛乱的首领。

  诸葛诞久镇淮南,深得军心民心,手下有强大的军队。

  看到司马氏日渐强大,羽翼丰满,对曹魏威胁与日俱增。

  诸葛诞是曹魏的忠臣,起兵声讨司马昭,至此,兵败身死。

  02

  《世说新语·品藻》:“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这里的“狗”,并无贬义。

  只是比起他两位族兄,差了些。

  诸葛诞在曹魏为官,初年并不显名。

  而后渐渐有名。和夏侯玄、邓飏等人交好,天天谈玄学,讲空性,特别时髦,名列“四聪”。

  曹魏明帝是个讲实际的人,看不惯这些人的虚浮作风,把他们打压下去,放一边凉着。

  和老前辈杜畿乘船翻了,士兵来救,阿诞说:“先去救杜老”。

  自己挣扎着滚上岸,差点没命。

  这很有名士风采,为他挣了好名声。

  明帝去世,曹爽和司马懿辅佐皇帝曹芳。

  曹爽和夏侯玄、诸葛诞这些人是好朋友,立即提拔重用。

  诸葛诞升为杨州刺史。

  运气来了山也挡不住。

  司马懿杀了曹爽,淮南驻军司令王凌看到风向不对,想起兵对付老司马,被老司马抢先一步拿下——第一次淮南军队对付司马氏的军事行动。

  诸葛诞升镇东将军,主军政于东南。

  司马懿去世,司马师继任大将军,依旧牢牢掌控着曹魏的大权。

  当年发动对东吴的战争,诸葛诞建议从西、中、东三路进攻,西、中两路为虚攻,牵制吴军,东吴主攻军事重镇东关。

  司马师兵分三路,都是实攻,结果东路被吴军击败,三路军队都撤了回来,失败。

  司马师把责任都揽过来,说:“是我没听公休(诸葛诞字)的话,才有这次败仗。将军们都没错。”

  诸葛诞和镇南将军毌丘俭,调了一下防区。

  诸葛诞镇南,毌丘俭镇东。

  后来曹魏大将钟会灭蜀,见到蜀汉大将姜维,就把夏侯玄、诸葛诞来和姜维对比说:“姜伯约凉州上士,比之中土名士,太初(夏侯玄)、公初(诸葛诞)不能胜也。”

  虽然是为了表扬姜维,把诸葛诞几个拿来当背景,还是可以看出诸葛公休名气之大。

  03

  诸葛诞和司马懿是儿女亲家,他女儿是司马家老三的妻子。

  和司马师的关系也非常好。

  但他是忠于曹魏,最好的朋友还是夏侯玄、邓飏这些曹爽的人。

  曹魏正元元年(254),司马师废除魏帝曹芳,另立曹髦为帝,杀了大臣李丰、夏侯玄等,对曹魏政权替代趋势更加明显。

  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杨州刺史文钦起兵声讨司马师,这是第二次淮南战争。

  他们提出了奇葩的条件,先是表扬司马懿是忠臣,要司马师退位,让司马昭担任大将军!

  司马家本来这三人都是一条心的权谋人物,毌丘俭的讨伐理由不伦不类。

  毌丘俭是魏明帝宠臣,猛将一枚。

  当年诸葛诞他们被排挤时,他是大红人,双方本来不是一路人。

  文钦是曹爽提拔重用的,脾气火爆,和大家合不来。

  诸葛诞和他更是水火不容。

  搞清楚这层关系,就明白为什么两年后诸葛诞第三次在淮南起兵和司马家斗争,却不参加毌丘俭、文钦的第二次淮南统一阵线。

  毌丘俭、文钦给诸葛诞写信,请他一起起兵。

  诸葛诞斩了使者,率军与司马师会合。

  大战结果,第二次淮南战争,司马师大胜,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入东吴。

  诸葛诞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驻扎寿春,再次统领曹魏淮南十几万大军。

  04

  司马师在第二次淮南战争中受伤,回京不久就去世,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司马家根基更加牢靠。

  从司马懿杀曹爽集团,到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等,废曹芳。

  司马师/司马懿/司马昭

  两次平定淮南叛乱,忠于曹魏的大臣和军队被司马家铲除大部。

  诸葛诞好友夏侯玄、邓飏都死在司马家手上。

  欣赏他的司马师又死了,诸葛诞越来越感觉到不安。

  曹魏甘露二年(257),司马昭看大局初定,派心腹贾充到各地巡视,重点看看镇北、镇南、镇西、镇东四个重头将军的意思。

  贾充到达寿春,试探诸葛诞说:“京城洛阳的士大夫,都有让皇上禅让的意思,你怎么看?”

  诸葛诞态度非常鲜明,大声说:“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受大魏大恩,难道想把大魏江山让给其他人?如果洛阳有事,我就是一个死字。”

  贾充差点噎死。因为贾充的老爹贾逵是曹魏大忠臣,据说司马懿就是被贾逵的鬼魂搞死的。现在贾充全力效忠司马家,真是贾家的不孝之子。

  贾充回到洛阳,建议司马昭早点把诸葛诞调回京城,据他看来,诸葛诞迟早要起事,长痛不如短痛,越早让他闹起来,损失越小。

  司马昭同意,派人征诸葛诞进京,任命司空。

  于是诸葛诞摊牌了。他先动手袭杀了地方长官杨州刺史乐綝。

  这两年他在淮南练兵备粮,养着几千死士,就是准备这一天。

  淮南屯田将士十万,新收兵四五万,一共十五万大军。

  征集粮草足够一年之用。

  派儿子诸葛靓到东吴为人质,求救。

  第三次淮南战争就此爆发。

  05

  东吴大喜,派大将全端、全怿等率军支援,魏国原来叛逃在吴国的文钦、唐咨等为向导,直奔寿春。

  乘魏军尚未合围,冲进了寿春城。

  司马昭后把寿春城团团围住。

  诸葛诞见此哈哈大笑:“我不用动手,老天就会灭了他们。”

  每一年春天始,东南就大雨滂沱,淮河溢水,整个寿春城低洼地带,全部淹没。

  诸葛诞信心满满,雨季到来,司马昭你喂鱼去吧!

  老天作怪,这一年大旱灾,围城这么久,一滴雨没下。

  直到魏军打破寿春城,恰恰下了一场大暴雨,把城外魏军原来的营寨全被淹了。

  司马昭布置了几路人马,切断淮南和东吴联系,东吴后继援军在大将朱异率领下,几次北上,都被打了回来。

  权臣孙峻怪罪朱异不得力,杀了他。

  吴军内部不和,战斗意志大为减弱。

  司马昭妙计连连,骗得东吴全怿、全端等投降。又放出风声,说吴军救兵就要到了,魏军将要解围。

  果然诸葛诞中计,不节约粮食。

  部将蒋班等和文钦意见不同,再投降司马昭,形势越来越不利。

  甘露三年(258),粮食越来越少,诸葛诞、文钦决定全力进攻南围,大战多时,损失人马无数,魏军阵营坚如磐石。

  冲不出去,内部矛盾更大,诸葛诞本来就和文钦不和,杀了文钦!

  文钦的俩儿子文鸳文虎,带兵在外巡逻,得到消息,投降司马昭。

  司马昭赦免了他们,还封关内侯,带几百骑兵到城下宣传:“文钦的儿子都不杀,大家还担心什么?”

  寿春城里将士更加没有斗志。

  司马昭亲自到一线视察,见城上的士兵张着弓却不射箭,对左右大将说:“可以进攻了!”

  果然一攻击,淮南兵就溃散了。

  诸葛诞临阵被斩,全城投降。

  不到九个月时间,第三次淮南战争,以司马昭的全胜而告终。

  诸葛诞这只曹魏的忠犬,为国捐躯。

  犬虽不如龙之神通广大,虎之威风凛凛,可忠于主人,恪守职责,以能干吃苦,忠诚不二著称。

  诸葛诞虽死却替曹魏争了最后的尊严,为忠诚写下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