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等多地挂出了“警税合成作战中心”的牌子。警税联合执法、共同打击涉税犯罪,是有据可依的,积极的,但是一些地方挂“警税合成作战中心”这样的牌子,会对公众的认知和感受产生误导。老胡个人认为,这不利于当前提升民营经济信心的整体工作。

“作战”这个词是军事用语,它的对面通常是“敌人”,“警税合成作战”,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个问题:与谁作战?



▲5月15日上午长治市公安局、长治市税务局联合举行“警税合成作战中心”揭牌仪式。(图源:网络)

在税收领域,确实有一些恶意的逃税、偷漏税,构成犯罪,而且这种犯罪侵蚀了国家的税收体系,对形成国家的现代治理构成挑战,应予严厉打击。必须指出,打击涉税犯罪广受人民群众欢迎,也不会影响民营企业的信心,因为依法纳税的观念在民营企业中这些年不断深化,以犯罪方式恶意逃税肯定不是当下民营企业的主流。

与此同时,合法避税的观念仍普遍存在,对何为“合法避税”,这方面的认识并非都是清晰的,而且每个阶段并不一样。对大量税务问题,如果广泛使用“作战”的态度进行处置,就会产生负面效果。

在历史上,一些地方为吸引投资,振兴民营经济,推出了一些当地减免税收的政策,或者采取了一些变通办法,减轻了企业税负,那些办法有些处于灰色地带,但是当地政府彼时并不追究,成为了实际政策的一部分。多少年之后,倒查当时的做法,要求企业补缴早年的税款,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敏感。这当中如果祭出刑事手段,就会更加敏感。

另外,近段时间各地不断传出有中小企业主被抓,或者因为腐败官员被查而失去自由、协助调查的情况。老胡本人听到了多个案例,有的企业主被关进去几个月,又放出来了,但是精神一下子垮了,完全失去了继续做企业的信心。这些事情与税收无关,但是会在民营经济的大范围里与其他信息交织、感染。

振兴民营经济,中央的决心很大,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包括三令五申要求各地落实减税降费,并且很强调各领域的政策协调配合。这个时候有的地方挂牌“警税合成作战中心”,把警税联合执法这种很正面的做法描述成“作战”,产生的很难是协调性。相反,它会增加民营企业家的风险感,与其他信息共振新的“草木皆兵”效应。事情不光是税的问题,而是会让很多人感觉“风声又紧了”。

其实,“警税合成作战中心”的牌子前几年就有的地方挂了,但是当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山西长治上个月挂同样的牌子,却在近期引发舆情,原因还是民营经济这两年变困难了,一些地方财政也变困难了,因此查税变敏感了,网上还出现了有的地方“财政靠公安”的夸张解读。这个时候再挂“警税合成作战中心”的牌子,就在大环境上尤其显得不合时宜,它可能引发误读的风险显然更大了。



▲2024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黄运介绍了全年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具体情况。分行业看,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495.3亿元,占比42.6%;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264.2亿元,占比64%。

所以老胡个人建议,各地还是不要挂“警税合成作战中心”的牌子,至少还没有挂这种牌子的地方不要新挂了。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都没有挂“警税合成作战中心”的牌子,其他地方就不要学这种做法了。经济社会,我们不应动辄宣扬“作战”,而应就法说法。

将民营经济进一步活跃起来,这是中国克服当前各种阶段性问题的根本途径,促进就业、消费,给国家对外博弈增加力量、扩充资源,都要从振兴民营经济的滴滴细雨和涓涓细流汇聚而成,而鼓励民营经济需要各种政策的协同配合。在各种信息很容易被放大的互联网时代,搞好这样的协同配合将是长期挑战。

国税总局澄清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上市公司“补税潮”因何而起


上市公司“补税风波”迎来权威发声。

6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称:“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近期反映的有关查税补税,有的是对企业以前年度欠税按程序进行催缴,有的是对企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适用风险按程序予以提示告知,均属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

近日,A股多家上市公司遭遇“补税”,有的面临近5亿元的巨额补税,有的要补缴长达15年时间的欠税。

维维股份、博汇股份等公告了公司或子公司涉税情况。其中,维维股份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枝江酒业”)在1994年至2009年的15年间,累计欠税8500万元被追缴;博汇股份对芳烃抽提装置等进行停产,此前该公司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公司“重芳烃衍生品”被要求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存在补缴税费情况的还有顺灏股份、北大医药、藏格矿业、华林证券、联建光电等。上述公司的补税原因包括政策变化、少计税、未按规定申报等。一时间,关于A股公司是否面临补税潮,上市公司税务是否要“倒查30年”的讨论四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告诉第一财经,从案例看,公司补交税款的原因各有不同,这与税收政策变动及理解执行有偏差有关,但在各地执行税法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从个例总结出普遍性、运动式的“补税”。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税收征管也进入高质高效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税收的征管手段能力也比以往更加规范提高。

没有倒查,属“例行履职”

近日,在上市公司“补税”一事发酵之后,多地税务部门作出回应。

比如湖北宜昌当地有关部门回应称,税务部门按照程序予以追缴,并无"倒查"之嫌。有湖北省内企业董办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司未收到补税通知,不清楚相关情况。另有多家注册地在宁波、宜昌的上市公司证代也表示,未收到补税通知。

然而,上市公司接连公告补税,“补税潮”从何而来?目前相关上市公司补税进展如何?

博汇股份6月13日晚间发布停产公告称,公司自当月12日起对相关生产装置及配套装置进行停产。同时,该公司将采取各项节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等方式。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各界关注。

6月14日,国家税务局宁波税务局网站发布消息称,根据税收风险筛查情况,该局发现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少缴消费税风险,经综合研判于2023年11月6日向企业送达了风险提示单,并多次开展了纳税辅导和约谈。

宁波税务局并称,在企业不主动配合消除涉税风险的情况下,该局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于2024年3月27日向其下发了《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企业对相关应税产品依法依规缴纳税款。截至目前,企业未予缴纳。

宁波税务局称,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沟通,继续争取企业配合,深入做好政策辅导,依法依规处理。

第一财经记者18日联系宁波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有(博汇股份)进一步消息会对外进行公告。记者同时联系了博汇股份,截止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维维股份子公司补缴30年前的税款,则令上市公司遭遇"税务倒查30年"的传闻看上去更加“可信”,也令业界担忧进一步升温。

此前,维维股份6月12日晚间公告称,根据《税务事项通知书》,截至今年6月4日,子公司枝江酒业未按规定的申报期限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应补缴8500.29万元;目前滞纳金金额尚不能确定。

对此,湖北宜昌当地有关部门回应称,此次税务部门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是源于审计部门在常规审计中发现枝江酒业存在多年前的欠税行为。税务部门据此按照程序予以追缴,并无"倒查"之嫌。

有宜昌上市公司证代对记者表示,公司不需要补税,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6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的回应“一锤定音”。据介绍,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近期反映的有关查税补税,“均属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

因何欠税,为何补税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对第一财经表示,税务部门一般会依据相关税收法规和企业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记录等资料进行审查,如果发现企业存在漏报、少报税款的情况,将会要求企业进行补缴,并可能处以相应的罚款。

“企业漏税、避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随着税收监管的加强和企业对税务合规的重视,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减少。”还有律师对记者表示。

刘向东表示,在各个时期,企业遭受审计或自查中都可能面临税收遗漏问题,对政策变动、非故意或理解偏差造成的税收遗漏,企业要及时按照税法要求补缴,避免陷入偷漏税的违法行为。

在张依群看来,企业以前年度因各种原因确实存在欠税问题的,依照税法规定应该补缴税款,如果没有特殊规定,对欠税、漏税、逃税的还应该补缴滞纳金并处以必要的罚款。不过,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因制度规定不准不细、情况不清不明、政策执行不规范统一等问题,客观上造成企业出现漏税问题,对此需要具体对待。

他认为,若存在一些企业和税务机关对纳税政策理解不一致、税收政策出现调整等造成的漏税和拖欠税款问题,需要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协商、完善政策等方式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