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中国科学家透露,月壤“粘稠”,“结块”,让不少网友生出了“月球背面可能有水”的畅想…

(嫦娥六号带回月壤)
中国国家航天局这边喜传捷报,美国宇航局NASA那边却愁云惨淡:
波音公司“星际航线”飞船在抵达国际空间站后,却因发动机故障,让两名宇航员依旧困在那里,据说还要再等几星期甚至个把月。确切什么时候能回来,如今依然没个准信儿…

(波音的两位宇航员)
这一切,要从6月5日那场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发射说起。
星际航线载人飞船,是NASA和波音签订的太空商业项目。旨在开发新一代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船,以便多开辟一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航线。

(波音的星际航线载人飞船)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已经是NASA在这个领域的资深合作伙伴了,但NASA还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毕竟多一个竞价者,能多一个选择。
虽然波音公司和NASA很早就开启了合作,星际航线飞船的雏形也早在2010年就出来了,但正式的试飞却一再难产。
直到2023年7月才敲定了首次载人试飞,还因为多项指标不符标准被取消。

(星际航线飞船)
Advertisements
马斯克的龙飞船早在2020年就完成了首次载人试飞。
之后正式开启空间站的货运业务,到波音6月5日正式进行载人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之前,龙飞船已经完成了7次国际空间站的任务。

(马斯克的龙飞船)
对比之下,马斯克甚至还发文嘲讽过波音:
“波音公司获得了近50亿美元来研发载人飞船,而SpaceX只获得了 20多亿美元,但 SpaceX提前几年就完成载人飞船研发!”

(马斯克不止一次嘲讽波音)
6月5日,星际航线载人飞船终于迎来了首次发射任务,可即便这一次正式的发射,依然问题不断。
据美国多家媒体披露,在火箭发射前不久,NASA和波音公司的官员,都知晓了火箭推进器存在轻微的氦气泄漏问题,但NASA和波音的高层一致选择忽视,认定这样的“轻微”问题不会对飞船造成威胁,并坚持要按计划发射。
于是乎,两名宇航员Butch和Sunita,就在火箭持续“漏气”的情况下,踏上了飞往国际空间站的太空之旅。

(宇航员Butch和Sunita)
事实证明,忽视“漏气”问题后果是严重的,星际航线飞船虽然在火箭的助推下成功进入了太空轨道,朝着国际空间站飞去,这个过程中,火箭推进器又出现了4处新的漏气。
在对氦气泄漏进行反复核查后,星际航线飞船的团队选择冒着漏气的风险继续前进。
到了6月7日,在星际航线飞船接近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中,控制飞船的姿控系统5台发动机,又因故障关机了,在点火重启后,4台发动机重新工作,并最终让飞船和空间站成功对接。

(星际航线飞船和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星际航线飞船这一路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旅途,简直可以用跌跌撞撞来形容。
好歹是抵达了国际空间站,却为什么又会困在那里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故障问题:
起飞时出现的火箭推进器的漏气问题,毕竟没有影响到星际航线飞船抵达目的地。
但后来出现的姿控系统的发动机问题,却是严重的。
前面说了,5台发动机重启了4台,还有一台发动机迄今也没能启动,少一台发动机,会直接影响星际航线飞船返航时的姿态控制精度,也就是严重降低星际航线飞船返回地球时的着陆精度。

(星际航线飞船构造,下方一圈的凸起部分为姿控系统发动机)
在只有4台姿控系统发动机工作的状态下,就从太空回地球,真的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于是乎,两名宇航员Butch和Sunita只能滞留在国际空间站,持续检查并修复飞船发动机的故障。
原定于6月26日返回的计划被迫推迟到7月,具体什么日期依然是未知数。

(宇航员Sunita和Butch)
不过,NASA和波音公司都拒绝使用“困住”这个字眼,对媒体提到“需要救援”的说法也嗤之以鼻。
波音公司发言人称:
“我们没有被困住,宇航员也没有处在任何危险当中,何来’困住’一说?!”
“我们只是计划在更好的时间点返回地球!”
据NASA的协调人透露的最新消息:
Advertisements
未能启动的那台发动机修不好,算是彻底趴窝了,技术人员仍旧没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障。
在未来,星际航线飞船还是会在只有4台的姿控系统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开启回程之旅。
不过,众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对星际航线飞船的回程仍表示乐观,他们认为,波音和NASA目前推迟宇航员返程的做法只是出于谨慎原则。
当然,对波音和NASA目前的困境,社媒上的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网友果断开启了调侃模式。
“同时在太空,中国的嫦娥带回月壤样本返回。两名美国宇航员却因为波音飞船的故障滞留空间站。”

“中国的飞船也许能在回地球时载美国宇航员一程,只要美国对世界其他地方好一点。”

“要是NASA挥毛巾,请求俄罗斯人去救他们就好玩了。”

不管怎样,据业内人士透露,波音的两名宇航员最迟必须在7月21 日返回地球,否则将严重影响国际空间站各项既定计划,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但愿,波音飞船能甩掉波音飞机的毛病,顺利完成这一次任务,安全返回地球。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