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式进入了“无航母”时代。尽管“库兹涅佐夫”号还躺在维修厂里,明面上俄罗斯海军还有一艘航母,但是俄方已经宣布,它的大修时间将一直延长到2028年,能不能修好也是个未知数。2016年,“库兹涅佐夫”号前往叙利亚执行首次实战任务,结果因为年久失修一路上都在冒黑烟。任务过程中又损失了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苏-33,几乎沦为了全球笑柄。2017年,“库兹涅佐夫”号进入修理厂维修,需要修复破裂的蒸汽管,老化的燃气轮机,顺便还要改装一下飞行甲板的设施,以及安装新的阻拦装置。原计划在2020年就能完成全部的升级维修工作,结果过程中也是命运多舛,事故不断。



▲“库兹涅佐夫”号,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维护“库兹涅佐夫”号的船坞侧方,一架塔式起重机不慎倒塌,砸在了库舰的飞行甲板上,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洞,为他它的维修工作徒增了许多麻烦。2019年,库舰上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的火灾,这场火灾对舰艇的灼伤面积达到了600多平方米,整个船坞都遭到了重创,几乎宣告报废。之后的几年里,库舰的维护升级工作可以说走走停停。俄罗斯也非常无奈的一再宣布延期库舰的服役时间。最后从说好的2020年,拖到了2024年,又拖到了2026年,直到现在说的2028年。

2023年,乌克兰情报局就公布了一份报告,称目前库舰的船舱里已经充满了海水,第3层以下甲板的金属结构已经被海水浸泡了很长时间,出现了严重的腐蚀。前不久,俄罗斯还宣布破获了一起由乌克兰组织的一次针对库舰的破坏行动,虽然整个所谓“行动”看起来没头没尾的,不管是从计划还是人员招募到最后的善后方案都如同儿戏,但这条新闻最大的价值,就是重新让人们开始关注库舰,这不关注则无所谓,一关注人们不禁感叹:俄罗斯这次真把航母败没了。



▲“库兹涅佐夫”号,图片来源:网络


航母都没了,发展舰载机也就无从谈起了。俄罗斯现役的舰载机,只得全部上岸去执行任务了。至于下一代的研发,几乎可以说没什么希望了,所谓的第五代舰载机已经完全沦为了PPT。苏联研发舰载机的时间比中国早很多,垂直起降舰载机方面苏联也有涉猎,比如亚克-38。另外苏联最著名的舰载机型号,当属苏-33和米格-29K。

其中,苏-33是根据苏27改造而来的,1987年首飞,直到1998年才装备,属于一款重型舰载机。米格-29K则是根据米格-29前线战斗机改装而来的,属于中型舰载机。两款舰载机的研发起点不一样,从航程、载弹量、飞行性能、速度等各个方面的对比来看,苏-33都更为优秀。在苏联还没解体的时候,这两款舰载机就曾在“重型载机巡洋舰”的舰载机项目竞标中交过手,结果当然是苏-33取得了胜利。米格-29K原本已经是被苏联放弃的机型了,奈何最后因为印度的注资,又得以又起死回生。



▲苏-33,图片来源:网络


苏-33的产量非常少,除了11架原型机外,只生产了24架量产型号。尽管它的航程达到了1100公里,理论载荷达到了6.5吨,有12个外挂点,可以携带相当数量的空空导弹。但几个方面的因素,最终让俄罗斯放弃了苏-33。

第一,俄罗斯的航母根本就满足不了苏-33的满载需求。因为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没有电磁弹射器,只能让舰载机依靠倾角15度的滑跃甲板起飞,这意味着苏-33不可能在满载燃油和弹药的情况下起飞。除非制造新型的航空母舰,不然苏-33的性能反而过剩了。第二,因为没有钱投资,苏-33相较于苏-27来说,在大量改变了机体结构的情况下,已经由量变积累到了质变的程度,成为了一架完全不同的机型。苏-33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在航电系统上做改进。

然而因为缺钱,苏-33的电子设备无法再继续发展,虽然还能够使用R73空空导弹,但是许多新发展出来的空空、空舰、空地导弹都已经无法安装,这就大大限制了苏-33的作战能力。另外,苏-33原装的机载雷达只有早期苏-27的水平,据称对RCS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00多公里,这哪里够用?这样的舰载机上舰之后,顶多只能赋予航母制空能力,而且还不算强大,除了空战再无其他用途,这显然不合适。



▲苏-33,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苏-33没有外贸可能。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发展一款武器装备,除了要满足自己国家需求之外,还要尽可能的寻求海外市场,这样才能养活军工厂。苏-33这样的重型舰载机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找不到买家,因为全球有航母的国家本来就不多。除了中美俄之外,其他国家装备的多是中型、轻型航空母舰。随着F-35系列占据欧美市场,留给俄罗斯舰载机的市场只剩下了中国、印度、泰国等国家。然而中国不需要俄罗斯的舰载机,印度和泰国又玩不起苏-33这样的重型舰载机。卖不出去,等于养活不了研发团队,也没有办法持续更新。毕竟俄罗斯早就不是苏联时代,那种纯砸钱养活工厂,搞大国竞争的年代了。各家单位都要自己想办法挣到钱,所以纯砸钱的苏-33,俄罗斯也玩不起了。

米格-29K曾经在性能上败给过苏-33,本来已经是被苏联军方放弃的机型了,结果印度得到了“维克拉玛蒂亚”好航母后,表示愿意选择米格-29K左后舰载机。最后印度服了一大笔钱,要求购买米格-29K,这才让米格-29K起死回生了。



▲米格-29K,图片来源:网络

印度的大量注资,不仅让米格-29K得以大规模制造,而且内部的电子设备也得以持续升级更新。虽然米格-29K的底子赶不上苏-33,但目前来说,米格-29K已经被改造成了一款相当实用的中型舰载机、它在携带3个副油箱的情况下,也能达到1000多公里的航程。米格-29K根据型号不同,拥有3台(米格-29K)或7台(米格-29KUB )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四通道数字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反雷达导弹被动制导系统、西格玛(Sigma)-95型GPS接收器、“TopGun” 头盔瞄准系统、电子战设备,还可以安装光电/红外成像侦察吊舱。

Zhuk-ME雷达引入了地形测绘和跟踪等功能,据称可以探测120公里外的坦克和桥梁。因为新航电设备的加持,能使用Kh-25ML/25MP、Kh-29T、Kh-31G/31A、Kh-35U等多种对地攻击武器弹药,Kh-35、Kh-31A反舰导弹,RVV-AE、R-27ER/ET和R-73E空空导弹等,至此得到了不少国家的关注。不过俄罗斯也知道,米格-29K的起飞重量不大,解体结构强度也有问题。每次降落航母时,米格-29K的机体在承受7~9米每秒的下降率时都很吃力,不是损坏零件就是机身出现轻微裂缝。这些问题在印度人的报告中屡见不鲜。



▲米格-29K,图片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米格-29K在原本落选之后,又重新击败苏-33,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如果俄罗斯有的选,当然希望选苏-33。毕竟90年代中国在米格-29和苏-33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不过话又说回来,属于苏/俄舰载机的时代或许已经成过去了。当下各国发展第五代隐身舰载机,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然而俄罗斯不仅是没钱的问题了,现在连技术可能也出现了问题:第五代舰载机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很高,这刚好是俄罗斯的弱项。在重型舰载机方面,苏-33或许已经成为了苏俄的绝唱。如果说歼15还延续了苏俄剪子阿吉血脉的话,那么到了下一代的中国隐身舰载机身上,这种血缘关系就几乎不存在了。或许不远的某一天,俄罗斯还会找中国来航母,甚至是买舰载机。那时候我们出售给他们的,肯定就已经不是歼1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