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一天,某金公司和某河证券,都传出有员工跳楼的消息。先是某金公司,说是一位94年员工,因为降薪后还不起房贷,选择了轻生。但是,某金公司迅速发文澄清:有一名员工不幸离世,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网传员工跳楼系谣言,情况不属实,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由此看来,某金公司肯定是有员工非正常死亡,但并非跳楼。具体何因导致非正常死亡,真相可能外界永远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就在傍晚时分,某河证券再度传来噩耗。

有传言称:某河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因被公司开除,因不满处分结果而跳楼。



对此,某河证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情况,并强调一切需以公司统一发布的消息为准。

两条消息结合起来读,可能跳楼是个谣言,但不管是不是跳楼,同一个行业,一天两个人非正常没了,确实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关于某河证券的消息并不多,但关于某金公司的员工,个人消息已经满天飞了。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证券公司的收入非常之高,尤其是某金公司,平均年薪100个以上。

前几年准媳妇晒夫家在某金公司年入90万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怎么就能逼得人走投无路呢?

从某金公司离世女员工的消息,其实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某金女员工是一位才女,而且颜值极高,网上有很多她的照片,这里就不方便贴出来了。

说她是才女,因为她的履历非常光鲜。

她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外语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大三的时候,由于是优秀骨干学生,去香港交流学习。

大学期间拿到大大小小5类奖学金,还被跨专业保送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之后,她加入某安证券,然后于2021年加入某金公司,成为了年入百万中的一员。

她是94年出生的,27岁的时候,已经年入百万,妥妥的人生赢家。

浙大的天之娇女,年入百万的金融金领,为何如流星一般,突然陨落?

据网上的消息,她在2023年10月的时候,在上海加杠杆,贷款1200万,买了一套1700多万的房子,从此背上了5万多的月供。



这个房贷,一背就是30年,让人看到就觉得窒息。

她2019年研究生毕业,2023年就拿出首付五六百万,她的赚钱能力可见斑。

不过,首付的钱不一定是她一人支付,网上消息说她的丈夫也是高收入人士,也是年入百万的主。

两个人,四年的时间,赚到五六百万的首付,平均一年存下100多万,这对两个金领来说,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他们夫妻俩,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就是在2023年10月的时候,加如此大的杠杠,去买大房子。

如果他们只是买总价1000万的房子,首付付掉500万,只贷款500万,每个月3万左右的月供,相信今天会是另外一个局面。

据说她的先生已经降过薪,而她又怀有身孕,有一定的产前抑郁,至于她有没有被降薪,我们不得而知。

今年总体大环境不好,证券行业也是一蹶不振,面对每个月雷打不动的5万多月供,压力不可谓不大。

产前抑郁加上巨大的还贷压力,成为了压死这位才女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是可惜,可悲,可叹!

这个悲剧,告诉我们几个深刻的道理:

一、没有永远年入百万的工作

任何一份高收入的工作,都是有时间窗口的,也就是红利期。

高收入是不可持续的,特别现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任何一个高收入的行业,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房地产行业如此,前几年房地产高管,个个年入几千万,现在都失业下岗,甚至被追讨薪资。

如今的金融行业也是如此,股票市场不景气,股民和基民个个都亏成狗,金融行业的高收入,必然是不能持续的。

所以,真正赚钱,其实就是几年的时间。过了这个红利窗口,就没有那个赚钱的机会了。

某金的才女夫妇,算是赶上了金融行业红利的末班车,已经是很幸运了,起码还喝上了一口汤。

二、永远不要在收入最高的时候加杠杆

人在乐观的时候,会无限乐观;人在悲观的时候,会无限悲观。

一个人在年入百万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自己天赋异禀,赚钱能力极强,来年不但能保持年入百万,甚至还能年入两百万。

在这种乐观的情绪下买房,人是不可能保守的,一定会很激进,把杠杆拉满,把负债加到最大。

贷款买房,对一个高收入的人来说,有一个巨大的陷阱,那就是虽然首付比例都一样,但房价越高,付债就会越高,月供也就越大。

同样是首付3成,贷款7成买房,买一套200万的房子,只需贷款140万,月供就8000左右。

但如果买一套2000万的房子,贷款7成的话,月供就达到了可怕的8万多元。

当两个都处于高收入,每人都年入百万的时候,他们并不会觉得月供8万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天有不测风云,既然高收入不可持续,那么月供8万就成了空中楼阁,摇摇欲坠,只要哪天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倒塌。

所以,懂得了高收入不可持续这个道理,就不要在收入最高的时候加杠杆买房。

加杠杆的时候,一定要有底线思维,一定要考虑到如果降薪了怎么办?如果失业了怎么办?

如果某金的才女夫妇,明白我讲的这个道理,或者就不会买这么贵的房子,买个能力承受范围内的房子,就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第三、悲观的时候,不要走极端

人在悲观的时候,容易极度悲观,特别是人生失意之后,感觉再也不会好起来了,再也看不到希望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周期,月有阴晴圆缺,好的时候不会一直好,坏的时候也不会一直坏。

在痛苦难熬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坚持,困难的时期,一定是会过去的。

现在就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刻,大家都很难过,生意难做,钱难挣,工不好打,可能有些人失业,有些人投资失败。

我相信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熬过今年,等美联储降息,我们就会慢慢好起来。

最后,在这最难熬的半年里,希望大家都要有底线思维,做好储备粮,留好现金流,不要投机更不要去豪赌。

保持好心态,积极乐观一点,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相关报道:年薪超300万,“退薪”来了?

“超出标准的薪酬要退回?”今年以来,基金行业内关于限薪、退薪的“小作文”频出,退薪动作也悄然落地。近日,业内消息确认,已有部分央企系公募基金公司启动退薪工作,要求自2022年起年收入超出标准的退薪,超过标准线的人群,以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为主。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上述标准线在300万元左右。在银行、券商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已有所实践。受访律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薪酬追索限于违法、违规、违纪等情况。

薪酬改革、费率改革均已在基金业内启动,而“基民”对基金公司往年收取高昂管理费状况的怒火仍未平息,基金经理也已加速出走。退薪迹象在基金业首次出现,一些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关于“怎么退、退给谁”的疑惑。



图/视觉中国

基金业首现“反向讨薪”

6月26日,有市场传闻称,某央企集团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发放的超过一定标准线的薪资。据财联社报道,确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开始实施限薪措施,自2022年起超出标准的退薪工作已启动,首笔退薪于6月28日前上交,8月中旬全部完成退款。

在此前传闻中,退薪标准线为290万元。该央企集团旗下子公司的一位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290万元是集团退薪的标准线,但“对基金公司来说,数值或偏低了”。

Wind数据显示,属于中央国有企业背景的基金管理人共有20家,其中包括11家券商系、5家信托系、3家其他系和1家银行系。

一位接近退薪所涉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涉基金公司的退薪标准线为299万元,即超过300万元的部分需要退还,300万元为其此前递交的限薪方案上限。

被追回薪资的对象以基金经理和公司高管为主,前者的规模与业绩公开可见,后者则更为隐蔽。“管理规模越大的,退薪也越多,例如投资总监。退钱是主流选择,也存在因不愿退还而离职的情况,其管理规模还较大。”上述人士说道。

从业内求证结果看,此轮退薪除上述央企集团外,尚未波及其他非央企公募。

一家在业内规模排名30左右的中型国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内薪资200万元以上的人较多,还有个位数的人员收入能达上千万元。

多位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内尚未有类似消息,由于规模体量有限,极少能达到上述退薪标准,但整体限薪包会辐射全行业。

在公募基金业,退薪是否有所依据?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孙敬律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2022年之后的薪酬,主要依据中国证监会2022年《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国证监会2022年《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

上述文件规定,基金公司应当在内部管理制度、劳动合同中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增强薪酬管理的约束力,包括但不限于薪酬止付、追索与扣回等。

“这需要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将部门规章与行业规范通过民主程序与公示告知,内化为合同约定或规章制度条款,比如相应管理办法、惩处规则或标准等。”孙敬解释道,“基本流程则是,在劳动者出现触发相应条款的情形下,及时查处,固定证据,作出处理,并通知劳动者本人,听其申辩,再作出最终处理决定。”

“对于基金行业2022年之前的薪酬追索,在劳动者不存在违法、违规、违纪情形,且未内化为劳动合同与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薪酬追索则缺乏相应依据。”她说。

2022年以来,各基金公司已上报并执行薪酬激励约束落实方案。而截至目前,行业尚未形成“薪酬追索与扣回制度”的统一规则。

今年以来,业内盛行的“小作文”还包括限薪。在传闻中,基金公司的薪酬峰值从1500万元逐步降至500万元、300万元,甚至120万元。尽管业内人士对具体数值屡屡否认,“薪酬改革”已然成为基金行业的明确趋势,每家公司的方案和力度有所不同。

据证券时报6月7日报道,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正面临来自证监系统、股东方、国家审计署的多轮检查。其中国家审计署已经于近期入驻了约12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进行为期数周的驻场审计检查,重点关注费用支出方向。

怎么退?退给谁?

关于本轮退薪,所涉央企系公募基金公司尚未公开披露具体情况。对此,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表达了对于退薪标准、退薪去向的关注。

“令人惋惜的是,一刀切的退薪政策可能让替基民赚到钱的基金经理也不得不退还工资,不仅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也可能让投资者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公平合理性产生质疑。”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市场目前密切关注着百亿基金经理、绩优基金经理的动向。4月3日,圆信永丰基金权益基金经理范妍清仓卸任8只在管产品,官宣加盟富国基金,其一季度末管理规模128.7亿元;5月11日,中庚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旗下2只在管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引发市场猜测,其一季度末管理规模198.5亿元。

“清仓式”卸任、增聘基金经理,被认为是基金经理离职前的普遍征兆。近日来,还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相关产品。

6月29日,中加基金固收基金经理闫沛贤因“个人原因”清仓卸任5只在管产品,其一季度末在管总规模258.7亿元。6月27日,博时基金债券基金经理黄海峰因“岗位调动”卸任4只产品,5月以来陆续卸任8只,在管规模从一季度末的581.3亿元降至二季度末的131.3亿元。6月15日,招商基金老将贾承东因“工作安排”清仓卸任5只在管产品,一季度末在管总规模83.6亿元。

“今年行业都在关注离职。”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的一名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目前还没拿到去年奖金的50%。“现在的劳动合同也都不写工资数,很担心它无理由下调。公募、险资、资管都有这一现象。”

相对行业内的担忧“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在退薪话题的讨论区,不少网民和基民对于这一“惩罚”高薪现象的举措表示认同。在争论中,另一个问题被频繁提及:“追回的薪资退给谁?会退给基民吗?”

以往投资亏损、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收入制度,导致投资者获得感的不足,也是引发行业多项制度改革的原因之一。

6月30日,公募基金总规模宣布突破31万亿元。结合中基协数据,从结构看,主要贡献仍来自债券、货币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自2022年初以来波动下滑。

“公募基金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目前处于一种大变革环境。”一位资深基金分析师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银行业已成常态化

2022年8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强调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并明确该项制度同样适用于离职人员和退休人员。

在其他金融行业,已不乏“反向讨薪”的实际情况落地。在银行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制度已常态化展开。

据招商银行年报,2023年度,公司追索扣回4415人绩效薪酬4329万元,占集团总员工数的3.8%,人均1万元;2022年度,追索扣回2876人绩效薪酬5824万元,占总数的2.5%,人均2万元。

“为完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缓释各类经营和管理风险,本公司根据监管要求及经营管理需要,建立了与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的机制。”这一表述,最早出现于招商银行2020年报。

2021年,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违纪等情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根据情形轻重追索扣回其相应期限内的部分直至全部绩效薪酬。

据原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3年3月,已有95%以上的银保机构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原银保监会指出。例如,山西5家城商行合并重组期间,对61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359万元。

除了招商银行,还有渤海银行于2023年追索扣回499人绩效薪酬2344万元,于2022年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哈尔滨银行于2023年追索扣回199人绩效薪酬470余万元;九江银行于2022年追索扣回163万元;等等。

提及建立上述机制的,还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银行,以及北京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等地方银行。

类似情况还出现在券商业。今年1月13日,东兴证券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公司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

光大证券内部流出的邮件显示,2023年9月28日,公司向各部门、子公司、分公司、营业部发布《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薪酬追索扣回实施细则(试行)》。其中提到了追索扣回薪酬的主要情况,包括财务信息发生较大调整、绩效考核结果存在弄虚作假、基于错误信息发放薪酬、违反党纪、问责处理等。

光大证券、首创证券均在2022年年报中提出“已建立追索扣回机制”。中信证券也于2022年通过《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

山西证券2014年起就曾提出,“对任期内出现重大失误,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据高管人员承担的责任,进行相应的追索扣回”。华林证券自2018年起出现这一说法。

2022年5月1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指出证券公司应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增强薪酬管理的约束力,包括但不限于奖金、津贴等薪酬止付、追索与扣回等内容,对违法违规或导致公司有过度风险敞口的高管和关键岗位等相关责任人员追究内部经济责任。

不过,相较于原银保监会对银行保险机构下发的《指导意见》,证券业尚未有类似的专门监管规定。

孙敬表示,除了《指导意见》外,涉及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责任追究处理的方式包含扣减和追索绩效年薪或任期激励收入。

“目前薪酬追索限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央企、国企的薪酬追索规章制度较为完备。”她解释道,“追索的落脚点不是高薪,而是违法、违规、违纪,给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或投资者带来非正常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涉及‘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在降本增效和严监严管的背景下,银行、券商也已开始过紧日子。2023年度,42家上市银行中,接近半数出现人均薪酬同比下滑,且以大行为主;51家上市券商中,27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较2022年下降,告别“百万年薪”时代,董监高薪酬也大多回归至100万—300万元。

中金公司回应员工疑因降薪跳楼,专家:金融业降薪不是惩罚性的,而是为了降低金融业吸引力

 7月3日,“中金”两字突然冲上微博热搜,网传中金公司一员工因公司降薪,导致房贷压力过大而跳楼。



中金公司回应

金融界称:“近日,我司上海地区一名员工不幸离世,我司对此突发事件感到非常悲痛,并向员工的家人朋友表达了深切的哀悼。我司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和员工家属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中金公司同时表示:“对于网传我司员工跳楼谣言,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此前,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新价值新动力2023—2024年度受尊敬企业年会”上发言称,金融业正处于强力监管之下,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是加强监管的表现之一。 “金融业降薪不是惩罚性的,而是为了降低金融业吸引力,转向发展制造业。”姚洋表示,房地产去金融化、地方政府化债也是同样的目的,所以2018年开始深度调整使大家感觉不舒服,现在就是要给某些行业穿上“紧身衣”。

从2023年年报看,在51家上市券商中,已经没有券商人均薪酬过百万元,“人均百万”工资时代已成为过去时。Choice数据显示,51家上市券商中,27家券商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其中,天风证券以14.77%降幅位居榜首,中金公司降幅为14.54%,紧随其后。此外,中原证券、东兴证券、国泰君安等降幅也都超过了10%。



市场曾传出“限薪300万元”的招商证券,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降至45.65万元,与两年前相比减少了约24万元;“券商一哥”中信证券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已不足80万元;国泰君安人均薪酬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为64.75万元,与两年前相比减少了约10万元。大部分券商相较两年前,工资出现下降或原地不动。

在券商圈降薪的同时,基金圈也在降薪。随着权益市场震荡调整,以及严监管、限薪等成为行业大趋势,基金经理卸任、增聘现象愈发频繁。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27日,年内已有159名基金经理离任,创下近9年来同期最高纪录。在这场基金经理大规模离职的背后,降薪潮被认为是主要推手之一。6月初,一则关于“公募基金300万以上年薪将要求退还”的消息刷爆金融圈。

据了解,目前的公募圈,达到300万元年收入主要分为三类人群:第一:公募基金副总及以上高管;第二、主抓投研的投资总监等;第三、管理规模较大的明星基金经理。

据财联社上周五(6月28日)报道,已有央企系公募加速推动退薪工作,确定退薪分两步进行,6月28日前上交首笔退薪,8月中旬全部退款完成。

事实上,2022年4月下旬,证监会就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曾提到要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行为。2022年5月市又有消息传出,监管部门对口指导,要求基金公司应抑制薪酬过高,增长过快,要有对少数冒尖情况的相关调控措施。

2022年6月,基金业“限薪令”正式出台,在中基协制定嘚 《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中提到,基金公司应当建立实施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

今年4月11日,当时一则“基金、券商限薪已经开始。上限300万,博时基金,招商证券已经正式发文”在业内广为流传开,有业内人士称传闻中的限薪300万是总包,包括底薪、年终奖等,是针对行业内所有人。对此曾有公募人士表示关于基金、券商限薪已经开始的消息确有听说,而且上海有头部公司已经接到,但深圳还没有听说。但其强调,目前听到的方案有很多种,但限薪范围大同小异,“差不多都是在300万-400万之间。”

中金公司曾发生炫富事件

2022年7月28日晚间,一则“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相关截图在社交平台疯传。截图显示,一女子在小红书上晒出其配偶的收入水平及两人合照,并配上由中金公司开具的“月均收入为82500元”的收入证明,并配文:“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后财产吗?”瞬间点燃了舆论风暴。



另有截图显示,有评论提醒“炫薪”的博主,券商禁止对外透露工资水平。而其回答称,自己也是券商从业人员,公司合规没有提醒过有关于薪酬的问题。



这则消息不仅将其送上了热搜,更连累中金公司股价大幅下挫。截至7月29日收盘,中金公司股价跌2.33%,报42.41元/股,49亿元的市值灰飞烟灭。“遭殃”的不止中金公司,整个券商板块29日都迎来大跌。Wind显示,券商指数下跌1.01%,49家上市券商中,除了光大证券、国元证券增长,太平洋、天风证券没有变化外,其余证券公司皆遭遇不同程度地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