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7日清晨公布与前三次完全一致的火箭各级和卫星整流罩落区,到深夜传来日本记者在丹东月亮岛某酒店(距离西海卫星发射场约60千米)拍摄的火箭爆炸视频,如果故事的发展就到这里,那么对于我们而言,拖延已久的朝鲜“万里镜1号”侦察卫星第四次发射,与前两次失败的发射并无本质不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笔者甚至还吟诗一首:



△当时大伙都以为炸的肯定是“千里马一号”遥四火箭,结果……


然而就在大家打算洗洗睡了,等着28日一早是否会有官宣时,朝中社网站突然来了个猝不及防式的特别报道:不仅承认“新型运载火箭第一级飞行异常、空中爆炸”,更是公布了事故原因:“非常设卫星发射筹委会现场指挥部专家组经过初步审议判定,新研制的液氧+石油发动机(朝语原文如此)动作不可靠”。

所谓“液氧+石油发动机”,其实就是国际航天发射常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由于火箭上的液氧储箱需要低温环境,这一推进剂组合一般也被称为低温推进剂。相比朝鲜此前在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上使用的常温推进剂(肼类燃料+四氧化二氮),低温推进剂性能优势明显,但它也对朝鲜航天工业——从火箭设计制造到发射工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海卫星发射场的主发射工位和新发射工位卫星图,可见与推进剂相关的设施仍在建设中

因此,即使2023年金正恩在普京陪同下,视察了俄罗斯东方发射场及使用低温推进剂的俄新一代“安加拉”运载火箭,笔者当时仍然认为,这只能代表朝俄航天合作的长远规划;以朝鲜的技术基础,眼下的当务之急(当时“千里马一号”尚未成功发射),应当是通过对俄合作获得“常温箭之王”——“质子M”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稳步提升发射成功率。



△“这个,加上这个,能不能把面子挣了”


如果朝鲜选择引进“质子M”的技术,虽然其推进剂技术相对落后,但该箭的性能也足以碾压韩国“世界号”这个先天不足的产品。作为韩国从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购买图纸并放大设计的产物,“世界号”的KRE-075液氧煤油发动机,其海平面比冲只有260秒出头,而“质子M”的RD-275M发动机海平面比冲达288秒。

然而朝鲜总能用意料之外的方式,让我们再一次身败名裂。

笔者之前在分析“千里马一号”运载火箭时曾评价:朝鲜航天要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不止需要西海卫星发射场的大兴土木,更需要设置一系列在“展现共和国的尊严与威仪”的总要求下,让朝鲜航天战线拼尽全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朝鲜选择引进与其现有技术水平存在巨大代差的“联盟-2”/“安加拉”等俄制液氧煤油发动机火箭技术,注定是一条“最艰难的路”。我国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苏制RD-120液氧煤油发动机样品,1995年完成国内首次试车,但自研的YF-100发展历程非常坎坷:2001年YF-100四次试车试验均告失败,其中前两次更是直接爆炸,直到2014年才通过首飞鉴定。





△使用四台YF-100作为助推器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芯一级采用YF-77液氢液氧发动机)从“星沉大海”到“星辰大海”,个中酸甜苦辣,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于此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经费投入也(相对)颇为充足的中国航天,攻克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尚且需要20年的历程;朝鲜在其“千里马一号”火箭技术远未成熟、“万里镜一号”侦察卫星尚未实用化的情况下,贸然向更新一代动力发起冲锋的做法……笔者只能理解为,更加时髦的动力选择,与火箭的具体性能指标一样,在他们看来,也是“共和国的尊严和威仪”的一部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早在朝鲜这一波“全面否定三千里江山”之前,朝韩在尖端武器指标上的“非理性较劲”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朝鲜火星-11丙(“世界最强兵器”)与韩国“玄武”弹道导弹在弹头重量上“两吨 两吨五 三吨 三吨五 六吨 八吨……”这种非常赵式喜剧的行为就是一例,韩国极力希望通过宣传“岛山安昌浩”号潜艇的导弹携带能力“乜北”,朝鲜主动放出新型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测试画面,也有压过并未实装主动防御系统的韩国K2坦克的意味……

因此,尽管“世界号”的发射频率低到并没有什么实用性可言,但它和韩国上一代运载火箭“罗老号”第一级均采用苏联血统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一点,对于朝鲜来说很可能仍然构成了一种刺激,促使朝鲜急于摆脱传统常温推进剂动力火箭。另外,使用低温推进剂的运载火箭从原理上已经不适合作为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使用,朝鲜此举或许也有对外宣示“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纯属反朝势力一派胡言”的附带目的。



△其实如果“世界号”是朝鲜的运载火箭,“国际主流”将其说成“弹道导弹技术”也不奇怪

不管朝鲜的真实目的如何,技术不成熟火箭变烟花,什么“共和国的尊严和威仪”都是扯淡。按照我等一般日子人的逻辑,还不如继续抽检发射技术成熟的火星-17液体燃料推进洲际导弹,以及固体燃料推进的火星-16高超声速导弹和火星-18洲际导弹,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冲冲喜”,但金正恩和他的属下们很可能自有其一套逻辑。

从朝鲜此次第一时间公布事故情况和初步原因的操作来看,此次失败甚至在他们看来也是意料之中,颇具一种马斯克式航天浪漫主义气质(金正恩“空叉粉”可能性犹存)。笔者猜测,不仅张昌河们不会因为这次失败受到严肃处理,朝鲜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还会像去年折腾“千里马一号”那样,继续抓紧完善测试新型液氧煤油火箭。无论在土法上马中还会付出多少代价,祝他们能在丹东草莓下一次上市的时候发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