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份获教育部批准公办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后,近日教育部又批复了深圳一所高校,深圳理工大学。
5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一次性设立、转设了24所大学。
其中深圳理工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教育部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

根据其官网介绍,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双方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现有基础,在深合作共建的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校,发挥科教优势,努力建成理工为基、科学引领、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可以说,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起点就超高。
隶属于中科院。随着深圳理工大学加入,中科院旗下的大学扩展至4所,另外两所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合肥)、中国科学院大学(位于北京)、上海科技大学(位于上海)。合肥、北京均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头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头衔的城市与区域共5个,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粤港澳大湾区、西安。
在深圳理工大学之前,只有北京、合肥、上海拥有中科院系大学,如今中科院将第四所直属高校放在了深圳,既是对深圳科创实力的认可,也是对深圳科创实力的进一步赋能。02
十年增加8所高校
在深圳理工大学获批后,5月16日,深圳市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会上,深圳市公开了几组数据:十年新建高校8所,高校数量达到17所,8所高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近三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4.4万个,超“十二五”“十三五”总和;
全市各类人才超679万人、高层次人才2.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 20万人,越来越多人才汇聚深圳这座“让人圆梦的城市”;
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49亿元、占GDP比重达5.8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十年新增8所高校,放眼全球,可能又是一个孤例。除了疯狂建大学之外,深圳的基础教育学校,也在大规模建设。作为中国一线最年轻的城市,经济、科技、金融、产业都是深圳的强项,而需要时间沉淀的医疗、教育和文化,则是深圳需要见贤思齐的目标。
毕竟年轻,从1979年立市至今深圳不过45年,从1980年8月26日设立深圳经济特区至今不过44年。四十多年间,深圳的GDP翻了17656倍,2023年深圳GDP为34606.4亿元。

2023年,在12.83万增量下,深圳常住人口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779.01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经济、产业、科创、财政起来之后,深圳需要解决的是教育与医疗这些短板,要摆脱文化沙漠的头衔。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没有钱解决不了的,还有一部分是需要更多的钱。财大气粗的深圳,过去十年向教育端疯狂砸钱。2022年深圳教育支出965.3亿元,在各项支出中占比最大,占财政支出比重21.1%。
一年教育支出965.3亿元,这个数字是很多省会城市一两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这一教育支出,在全国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上海去年的支出是1260.8亿元,北京是1170.2亿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教育支出超千亿的城市。
同时深圳的教育支出,是广州的1.55倍。
当然,教育支出和学生规模有关。看人均才能更好地比较各城市的教育投入规模。从目前各城市的总在校生来看,深圳的规模为266.2万人,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中职、高中)、高等教育(研究生、本专科),以及针对少数视障、听障人群的特殊教育。这一规模中,人口第一大市重庆最多,高达638.3万人。其次是广州、郑州,都在400万以上。之后是成都、石家庄、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深圳在校生人数规模全国第10。以此可以计算出,深圳的在校生人均教育支出为3.57万元/人,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高于北京,是广州的2.64倍。

按照计划,今年深圳的教育支出将达到1033.7亿元。

正是基于大手笔的财政加持,过去十年深圳一所所高校拔地而起。回想过往,深圳真正的第一所大学,是1983年教育部批复的深圳大学,是由北大与清华援建。根据深圳大学官网介绍,当时,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199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1998年深圳第一所民办高校创办,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到2010年,深圳另一所本科学校南方科技大学创办。到如今,深圳已经坐拥17所高校。

当然,这一数量,相比于头部城市,仍不值一提。而从本科院校来看,在深圳理工大学批复之前,深圳只有5所。而北京有67所本科院校,武汉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广州37所。

深圳即将解决基础教育学位难题
除了高校外,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深圳更猛。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人口膨胀速度太快了,快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跟上人口膨胀之下的需求递增速度。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基础教育学位缺口。
为此,深圳一直都在努力补齐短板。深圳教育局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3年,深圳学校(含幼儿园)数量增加了近1000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教育局2021年,深圳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个,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个,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个,到2025年,深圳共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个。真金白银的财政资金砸向教育事业之下,深圳的成绩斐然。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的基础教育学位增加了13.1万个,2022年增加了20.6万个,2023年增加了20多万个。
深圳发布披露,过去三年深圳基础教育学位合计增加了54.4万个,超过了“十二五”“十三五”总和。
按照这种速度,深圳必将提前完成2025年的基础教育学位和幼儿园学位增加目标。
此外,按照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基础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所规划:
到2025年,建成一批高品质、集约共享的基础教育学校,可提供270万座基础教育学位;到2035年,规划预控基础教育学位364万座,建成学位不少于300万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教育局04
深圳疯狂建学校背后
深圳疯狂建设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背后,补短板,满足深圳的教育需求,当然是目的之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则是赋能科创。
科创、工业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底色。在不久前本号分析深圳一季度进出口值破万亿的文章中,我说过,深圳的出口能够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离不开其高新技术含金量的工业,而高新技术含金量的工业,离不开其强大的科创赋能。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尽管过去几十年都在虹吸其他高教毕业生来深,深圳并没有因为缺少大学导致缺少人才而烦恼。但是,作为科创之都,如果本身的科教实力不够雄厚,说不过去,而且也是对自身科创实力的一种闲置。深圳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科创实力赋能自身的学校,培育出符合深圳需求的人才,从而反哺自己的科创,形成一个闭环。在这个闭环里,既满足了教育需求,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创实力,从而推动其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这才是深圳疯狂建设学校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