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报道,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启动中吉乌铁路工程的相关协议。

这项工程,中亚国家规划了27年,也足足等了27年,有着非常重要的跨区域意义。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条铁路一旦落成,从中国到欧洲的商品运输,将可以缩短整整七到八天,因此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更多国家落地;从地缘角度来说,这条铁路将进一步拉紧亚洲与欧洲的联系,进一步彰显了上合组织的上海精神,促成欧亚交通网络的联通、完善。

这项铁路工程,不仅能够惠及中吉乌三国,也能辐射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可以进一步发挥土库曼斯坦的地理优势、进一步激化其国内交通网络的潜力;还有俄罗斯、印度和伊朗的“南北走廊”计划,也将是受益者;甚至连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计划,也可以通过中亚走廊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更好的对接。

前段时间,土耳其外长费丹访问中国,推动两国合作的进一步提升,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

这项计划最终落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为此等了27年。

此前外界一直认为,中吉乌铁路的主要阻力来自俄罗斯,其实还有一个阻力就是美国。在一段时期内,俄罗斯对中吉乌铁路的忌惮,但这很正常: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一直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通过独联体和集安组织的驻军,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内政事务;俄罗斯担心中吉乌铁路会削弱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会削弱自己境内欧亚大陆桥的经济地位。



但俄罗斯遇到了麻烦:由于苏联时代留下的经济弊端,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帮助中亚国家走出经济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亚国家越来越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特别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一些中亚国家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这最终促使普京下定决定,让中亚国家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只要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政局基本盘就不会改变。

最重要的是,这能阻止另一个想染指中亚的国家:美国。长期以来,华盛顿一直想搅乱中亚地区,盘踞在阿富汗足足20年,一直在中亚搞颜色革命,目的就是为了在中俄腹地建立一个“反华、反俄”的桥头堡。

对付极端势力蔓延、颜色革命泛滥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展经济;俄罗斯自身困难,难以带着中亚国家一起经济繁荣,这也是普京最终下定决心的原因:毕竟,这些中亚国家与中国紧密联系,好过让他们倒向美国。

这条铁路的落地,也证明了一件事:想要发展经济,最好还是跟中国走在一起。太多例子证明,和平与繁荣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诉求;华盛顿和某些国家大搞所谓的意识形态阵营,试图将整个世界拉进“二元对抗”的局面,注定不可能成功。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就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