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2名驴友在台州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4日10时许,2名驴友被搜救人员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当地救援队:遇难驴友使用的不是专业绳索

4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记者联系到台州市飞马应急救援队的一名救援人员。“瀑布下面,常年累积,水流冲击,形成了一个溶洞。他们是在暗礁下面、有溶洞的地方被找到的,卡在那里,(打捞地点)距离他们落水的地方不远。3日水流太大了,我们潜水人员下不去,今天才下去。”

“他们还是大意了,(安全)意识不够强烈。”该救援人员表示,过河有专业的绳索、滑轮,可以直接把人拉过去。此次事件中,遇难驴友使用的不是专业绳索,“太简单简陋了,就是扁的、普通的绳子,用这种绳索过河太危险了。抗压力虽然可以,但拉紧的时候不行,完全用人力在拉。而且当时因为下雨,水汇集在一起,水流很大,这种情况也不建议过河。冲下去直接就撞岩壁上了,下面有溶洞、漩涡,基本下去就出不来了。”

“山上有更平缓的水流,不一定要从这里过。可能他们的行程安排在这里,这里风景比较好看。但是出行还是安全第一。”

水域救援专家: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不要立于危险之地

4日,潇湘晨报记者就此事咨询湖南长沙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作为一名水域救援专家和急流救援专家,谭章认为,此次事件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种是对于专业的救援人员,一种是对于普通的旅游者。不少人所讲的“死亡V字”,这是对于专业救援人员来说的,但是他们接受过训练,配有专业装备,有力量和技能,与普通户外爱好者相比,应对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而普通的户外爱好者,并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避免这样的风险。“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是面对那么大的水,没有必要将自己立于危险之地,不应该再去冒险。”

对于网上探讨的两名驴友获救的可能性,谭章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砍断一边的绳子。“但是谁又能抓住绳索不被冲走?这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水流情况下,人根本站不住。最好的可能是,红衣男子果断撤回,还有生还的可能。但是女驴友,在那种情况下生还可能性不大了。除非他们戴了头盔,穿了专业的急流救生衣,接受过急流救生的培训,被水冲下去后脚不被卡住,运气好冲到一个开阔的水域,没有晕的情况下能够游到岸边,这样可能存活。”

潇湘晨报记者发现,在小红书等APP上搜索“台州石人峡”、“石人峡徒步”,有不少网友曾发帖文推荐分享台州石人峡的徒步线路和攻略。

户外爱好者:垂直于河流方向抛索方式是错误的

此次事件发生后,不少户外爱好者分享了经验,进行了分析。

一名有十几年户外经验的博主认为,视频中,绳索的抛向存在问题。在过激流的过程中,是禁止横向抛绳索的,垂直于河流的抛索方式是错误的。在走到河流中间,会形成一个“死亡V字”,不论往前或者往后走,都是逆流而上,都上不去。一旦陷入“死亡V字”,人大概率是需要松手离开绳索,在冲下去的过程中寻找自救的锚点,比如石头、树枝等。但这次事件中也不合适,下面是一个瀑布。

一名北京的户外博主认为,从视频分享,左侧绳子的固定位置靠近溪流瀑布处,很难起到保护作用。户外碰到涉水风险点要及时调整路线计划。“即使有人过去,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过去。涉水一定要试探性小心挪步。”

一名做户外绳索技术培训的网友认为,从视频来看,如果梯子能够被移动,应该把梯子放倒救人。此外,可以选择从上游走,从枯水期图片来看,上游深度浅且水面宽、水流较平缓。“如果第一时间割断扁带让水流把人冲下去,由于下方是沸腾区,遇险队员水性不明,不一定能救援成功。如果割断右边的绳子解除夹角效应,左边施救者提拉力量会减轻许多,但前提是遇险队员能抓住绳子不被水流冲走……一旦摔倒后,似乎也没有很好的解救办法,这很让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