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这下真危险了!

恒大财务造假 顶级中介机构或被调查

5月31日晚间,恒大地产的财务造假处罚落地。

公告显示,恒大地产违反会计准则,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粉饰财务报表,透支未来收入。与此同时,利用年报虚假财务数据在交易所公开发行债券,存在欺诈发行行为。同时,恒大地产还存在包括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仲裁,未按规定披露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等行为。



证监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41.75亿元。

同时,证监会对起到组织、指使作用的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470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除此之外,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处罚通知书的另一句话——“证监会正在推进对相关中介机构的调查”。

梳理发现,恒大地产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深交所公开发行的5期公司债券,相关中介机构均为“头部”。5期债券的发行,中信建投为其中4期的唯一主承销商;中诚信国际作为受托资信评级机构,对5期债券及发行主体都给出了最高的AAA评级;普华永道则对恒大地产2019、2020年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发行人律师为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而外界较为关注的,还是曾与恒大合作14年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公开信息显示,普华永道是中国恒大自2009年上市以来的审计机构,至2023年1月解除合作,合作时间长达14年,且出具的都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普华永道作为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严重失职,以及会因此受到何等处罚,成了事件另一关注焦点。

据普华永道中国网站,普华永道涉及审计、咨询及税务领域,业务遍及151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36.4万名员工。

据初步统计,自2009年至2020年,普华永道每年从恒大拿走上千万审计费用,累计审计费2.7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罚通知书中,许家印还甩锅了普华永道。许家印称,恒大地产的违法行为已超出行政处罚追责时效,不应予以行政处罚,且应由审计机构承担责任。

普华永道遭多家上市公司集体解聘

中国石油5月30日披露,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将取消审议聘用2024年度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议案。按照原计划,该公司2024年年审机构为普华永道。

5月28日晚间,招商港口发布公告,取消原定提交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的聘任普华永道作为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

5月27日,招商银行公告,拟聘任安永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去年9月拟聘任普华永道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决议自动废止。2023年9月,招商银行曾公告拟改聘普华永道,2024年度审计费合计为2750万元,相比2023年度减少972万元。招商银行拟改聘安永后,2024年度审计费为2980万元,相比2023年度减少742万元。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取消与普华永道的合作,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中铁等上市公司。

根据公开信息初步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9家A股上市公司,取消了与普华永道的合作。另外,中国太平、北京首都机场股份两家港股上市公司,也计划更换新的核数师,以接替罗兵咸永道。也就是说,目前已经有21家上市公司集体解约。

根据Wind数据,去年普华永道的A股年年报审计客户共有107家,当期审计费用收入超过8亿元。

德勤、安达信为前车之鉴

历史上,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丑闻轰动一时,直接导致其审计机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破产。彼时,上市公司、涉案人员和中介机构被处以造假金额20多倍的巨额罚款和最高24年刑期,同时,三大投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因涉嫌财务欺诈被判有罪,向安然公司的破产受害者分别支付了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的巨额赔偿罚款。

2023年3月,财政部对德勤和中国华融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其中暂停德勤北京分所经营业务3个月,没收德勤北京分所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额2.1亿余元等。 

经查,华融2014至2019年度不同程度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失效、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问题。德勤未充分关注华融多项经济业务实质,未穿透审计底层资产真实状况,对重大投资事项忽略审批合规性,对已识别的异常交易未恰当发表审计意见,未能客观评价企业资产状况,未能准确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在提供审计服务期间,未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未有效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严重审计缺陷。

财政部处罚显示,给予德勤总所警告;暂停德勤北京分所经营业务3个月;没收德勤北京分所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额21190.44万元,德勤总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根据情节轻重,对德勤相关审计报告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景某某等2名责任人,给予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行政处罚,对马某某等3名责任人给予暂停执行业务1年的行政处罚,对牛某某等3名责任人给予暂停执行业务6个月的行政处罚,对宗某等6名责任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