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今年5月底,一份关于司美格鲁肽的研究表明,使用该药给非糖尿病型肥胖患者减肥的效果非常明显。今年第一季度,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合计销售额为63.8亿美元,从销售额的增速看,司美格鲁肽有望取代K药,成为未来的销冠。

2. 整体上,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良好。在临床试验中,司美格鲁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但是在临床使用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罕见副作用。除了阳痿风险,还有甲状腺癌、自杀等。此外,也有因注射司美格鲁肽导致重度肝损伤的报道。

3. 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及其他很多国家都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肥胖,但在中国,司美格鲁肽是处方药,所批准的适应症仅为2型糖尿病,尚不包括减肥。过去,美蒂拓和西布曲明因严重副作用被禁售。目前中国唯一合法的减肥药是奥利司他胶囊。专家表示,司美格鲁肽的罕见副作用和停药后反弹需警惕,健康减肥应优先考虑生活方式改变和运动,患者应全面了解药物影响,理智选择。



马斯克曾使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爆出阳痿风险:发生可能高至4.5倍?

今年5月底,一份关于司美格鲁肽的研究引起了大家的极大的关注。这份发表在 《国际阳痿研究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使用司美格鲁肽给非糖尿病型肥胖患者减肥,把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提高了4.5倍。



这项研究针对3000多个使用过司美格鲁肽进行减肥治疗的人做了调查,这些人年龄在18到50岁之间。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的人群,都没有使用过司美格鲁肽,但也都是非糖尿病型肥胖患者。

结果发现,对照组有0.32%的人出现了勃起功能障碍;可是在司美格鲁肽的使用者里,这个比例到了1.47% 。

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降糖药。GLP-1的功能是调节血糖,在血糖较高的时候,GLP-1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同时,GLP-1也能延缓胃排空,从而抑制食欲。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后,体重下降明显。

到底是否能将司美格鲁肽做成一款减肥药呢?这需要一个临床试验来证明。

针对非糖尿病肥胖人士的临床试验表明,在持续接受司美格鲁肽注射治疗68周后,试验者平均减掉了约15.3公斤的体重(约15%)。相比之下,对照组人均只减重2.6公斤(约 2.4% )。



▎ 司美格鲁肽的临床减重效果。在这项临床试验当中,司美格鲁肽组中70%的受试者体重减轻了至少10%,50%减轻了至少15%,有三分之一的受试者减轻了至少20%,接近胃切除减肥手术的效果。除了体重减轻,使用者腰围(13.54cm vs.4.13cm)和BMI(5.54vs.0.92)的减少也明显。

2021年6月,美国FDA批准了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适用人群为患有肥胖症(体重指数BMI≥30)或超重(BMI≥27)且存在与体重相关医学问题的成年人。



▎ 2022年10月,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称,凭借禁食(fasting)和司美格鲁肽,自己一个月内减重18斤。



因为减肥的效果,司美格鲁肽火了起来。

在中国,司美格鲁肽仅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而且是处方药,尚没有正式用于减肥。但是由于超适应症的使用,药物供不应求。

所以有人感叹:“多年降糖无人问,一朝减肥天下知”。





阳痿风险增加到4.5倍?这到底有多严重?


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想让一种食物火起来,可以宣传一下它的壮阳功效。对消费者壮阳需求的拿捏,也成为了虚假营销广告公开的秘笈。

勃起功能障碍俗称 “阳痿”。那么,如今致病的风险,会不会给火爆的司美格鲁肽浇一盆冷水,造成打击呢?

但这个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首先,这仅是一个流行病学类型的调查研究,其结论只能体现相关性,并不能确证司美格鲁肽与阳痿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即便阳痿的风险增加了4.5倍,发生率也仅有1.5%。相比于与70%的受试者体重减轻至少10%, 1.5%的勃起功能障碍风险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肥胖者中阳痿的比例其实远远高于1.5%。在这份新发表的研究中,已经预先排除了有阳痿病史或有伟哥使用史的肥胖者。所以准确一点,1.5%是指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获批减肥适应症之后肥胖者中新发生阳痿的比率。

为什么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能反应因果关系?因为导致一个疾病发生的因素太多了。

比如说,都是肥胖,但是胖子与胖子大有差别。

有快乐的胖子,也有烦恼的胖子,感觉一身的赘肉带来了无穷的烦恼。那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就是那些感觉特别糟糕的小胖子们,阳痿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而恰好是这些人更有打司美格鲁肽减肥的冲动。

如果这时直接比较打司美格鲁肽的胖子和不打司美格鲁肽的胖子,自然是打的人阳痿比较多一些。

从数据来看,确实是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胖子们更胖一点,平均BMI为38.6,而作为对照组的胖子们BMI只有37.8。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阳痿风险增加4.5倍,其实跟司美格鲁肽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跟肥胖给身体带来的状况有关。

此外,在该研究中,“阳痿”的定义是被诊断为阳痿,或者是初开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药物(“伟哥”类药物)的处方,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了就行。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有没有使用司美格鲁肽,只要没有去医院看病,没有开伟哥,即便有阳痿的问题的人,也并不统计为阳痿。

那么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用了司美格鲁肽之后,体重就唰地降下来了,突然就有了开伟哥的需求了?怎么感觉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呢?

当然,这些分析,并不是要为司美格鲁肽洗地,证明它根本没有阳痿的问题。

所报道的研究结果中,司美格鲁肽使用者中的睾酮水平低下的比例也较高一些(1.53% vs. 0.8%),这也与勃起功能障碍风险的结果一致。

但是,使用司美格鲁肽之后,到底带来多大的阳痿风险,如今还是一个不确定的事。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即便有这个风险,也是一个比较低的风险。 患者需要了解这个风险,但并不是说因为有这个风险的存在,就完全拒绝司美格鲁肽。如果在使用司美格鲁肽之后出现了阳痿,要考虑可能是因为使用这个药物的因素,及时停用。





司美格鲁肽可致癌?欧盟EMA提醒可能存在致甲状腺癌风险!

在临床试验中,司美格鲁肽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反应,通常为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发生率为74.2%,高于安慰剂组47.9%的发生率。 大多数的严重程度为短暂的轻~中度。整体上,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良好。

马斯克与前英国首相约翰逊均在服用数个月司美格鲁肽后,因其恶心问题而中途放弃。

对于比较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过一项研究。与其他药物相比,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之后(包括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药物),患者胰腺炎发生风险显著增加9.09倍,肠梗阻的风险增加4.22倍,胃轻瘫的风险增加3.67。



在临床使用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风险,虽然可能比较罕见,但如果发生,情况可能比较严重。除了上述的阳痿风险,还有甲状腺癌、自杀等。此外,也有因注射司美格鲁肽导致重度肝损伤的报道。



▎ 美国NIH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关于司美格鲁肽导致甲状腺癌风险的警示


关于甲状腺癌的风险,源自于此前另外一款GLP-1类药物利拉鲁肽在啮齿动物中的致癌性研究。但在临床使用中,并没有看到利拉鲁肽明显引发的甲状腺癌风险。

虽然都是GLP-1类药物,但是司美格鲁肽不同于利拉鲁肽。对司美格鲁肽临床使用的数据分析,也没有明确看到甲状腺癌风险的增加。 即便是在司美格鲁肽使用者中观察到甲状腺癌风险增加的趋势,但统计学上并不显著;同时,司美格鲁肽使用者中也有胰腺癌风险降低的趋势。

尽管如此,出于对药品安全性的顾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仍在去年六月要求礼来、阿斯利康、赛诺菲等相关药企必须在7月26日之前提供GLP-1类药物补充信息,提供更多证据,表明该类药物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之间是否有关系。



关于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导致的自杀、抑郁等副作用,据报道, 美国FDA已收到265份有关服用这些减肥药物的患者产生自杀和自残的报告,欧洲EMA也检索并分析了大约150起可能的自杀和自残想法的报告。但有关机构仍在评估此类报告,以确认司美格鲁肽是否是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

2023年9月,美国FDA更新了司美格鲁肽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血管性水肿,皮疹,荨麻疹。

对于可能存在的甲状腺癌风险,虽然目前尚不能明确,但FDA还是给予了黑框警告,指出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不应服用该药物。





“是药三分毒”,减肥药确实带来过数不清的坑,我国目前唯一获批上市减肥药被指可导致严重肝损害!

一款理想的药物,要有最高的治疗效果(性能),也要有最低的副作用(代价)。这是衡量药物好坏的性价比。

虽然司美格鲁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副作用,但从性价比看,司美格鲁肽已经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减肥药了。此前,已经有数款减肥药出现了严重问题。

去年12月20日,法国巴黎上诉法院维持对法国制药巨头施维雅“严重欺诈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判决,并对其处以约人民币33.6亿元的罚款,原因是该药企的一款被滥用于减肥的药物在34年间导致至少500人死亡。

涉案的药物,是美蒂拓(Mediator),于上世纪70年代获批,供糖尿病患者使用,使用者也能获得比较明显的减肥效果。 因其主要成分苯氟雷司(benfluorex)会导致心脏瓣膜增厚,增加病人死亡的风险。

从1997年起,美国和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已禁止苯氟雷司药品的销售,但法国却拖至2009年11月才最终禁止销售美蒂拓和含苯氟雷司的代用药品。

还有另外一款曾经火爆的“减肥药”西布曲明,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最早用于治疗抑郁症。 2010年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表明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严重时可导致中风甚至死亡,因此用于治疗减肥的风险远大于收效。

自此,中国停止了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了其批准证明文件,要求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已上市销售的药品。



▎ 这款叫做西布曲明的减肥药物比司美格鲁肽效果还要好,减重效果快,但是后来在中国被取缔了; 2021年郭美美曾因销售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药二进宫 。

目前在我国正式使用的减肥药,只有一款奥利司他胶囊(120mg),并且是作为非处方药管理,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 BMI≥24)的治疗。 但是,该药物的减重效果不如司美格鲁肽,安全性也堪忧。

美国FDA于2010年5月警告,奥利司他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的风险。此前,FDA对奥利司他的肝损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确认了1999年至2009年间,奥利司他使用者发生严重肝损伤的病例共有13例,其中有2例因该衰竭死亡,3例需要肝移植。





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合适的药


司美格鲁肽目前有 3 款产品,包括Ozempic(注射用降糖药)、Wegovy(注射用减重药)和 Rybelsus(口服降糖药)。

今年第一季度,三款产品合计销售额为63.8亿美元,与全球药物的销冠K药 (抗PD -1帕博利珠单抗) 的销售额(69.5亿美元)只差几个小目标。从销售额的增速看,司美格鲁肽有望取代K药,成为未来的销冠。



司美格鲁肽销售额的爆增,发生在减肥适应症获批之后。司美格鲁肽销售额的爆增,也意味着使用人群在迅速扩大,更多的罕见副作用可能因此逐渐显现。

可以预见的是,那些可能出现的罕见副作用,不太可能成为司美格鲁肽奔向销冠的阻碍。 真正能够挑战司美格鲁肽的,是效果更强的减肥药。

比如礼来的 Mounjaro (tirzepatide),在治疗肥胖或超重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在72周后平均减重18.4%,而对照组体重平均增加了2.5%,二组的差距为20.8个百分点。

因此,司美格鲁肽并不是减肥药的终结者。恰恰相反,司美格鲁肽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到2030年,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 1000 亿美元。

令人遗憾的是,并非所有肥胖、超重者都适合采用司美格鲁肽作为治疗手段。事实上,在临床测试中,就有一部分受试者因无法忍受其副作用而被迫退出。

司美格鲁肽也并非万能之药。即使对于使用此药后效果显著的人来说,一旦停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体重反弹的困扰。

2021年发表于JAMA杂志的一项临床临床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停药一年后,减掉的体重会反弹回来大约三分之二。

值得庆幸的是,减肥的方式并非仅限于司美格鲁肽或GLP-1类药物。我们从电影中可以目睹贾玲通过力量训练成功减重100斤,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通过铁人三项训练减掉了80斤。

就连司美格鲁肽的代言人马斯克也坦诚表示,他之所以能减重18斤,是因为结合了禁食和司美格鲁肽两种方法。单纯依赖药物或注射来“躺”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在临床试验中,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都进行了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热量摄入的控制和持续的运动等。 因此,真正有效的体重管理,还是“管住嘴”,并“迈开腿”。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行铁人三项训练。司美格鲁肽等GLP-1类药物,实际上是一个辅助工具,帮助那些有减肥需求的人更好地控制饮食。

但是,减肥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结合科学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达到长期的体重控制,并在维持美丽体型的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

如果一定需要药物来加持减肥, 患者及其家人也应该正确认识药物的疗效与副作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