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看似寻常骗汇爆料,可当事双方都自称受害人。

一个称被骗72万人民币,却能一通电话冻结对方的中国账户;

一个称收到的都是赃款,报警后,冻结了对方的澳洲账户。

真相扑朔迷离,记者调查后发现,其中一名当事人疑似还牵涉进另一桩换汇指控之中,警匪片里“黑吃黑”的场景果真在现实中上演?

“每次都是秒到账,我很信任她”

来自墨尔本的A,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因有清洁需求,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女生L,后者曾在朋友圈发布换汇信息。

5月初,双方按照1:5的汇率,多次线上换汇共计11万多澳元。A表示,“每次都是秒到账,我很信任她。”



部分收款记录(图片来源:供图)


不久,L主动告知可兑换20万澳元。因金额巨大,双方约定在Box Hill商场线下交易。

5月8日晚间,A获通知L已在附近停车场,先转账20万人民币后,要求对方支付4万澳元现金。



L自称携带了20万澳元现金(图片来源:供图)


因“担心安全”,L要求全部转款完毕,再见面缴付澳元现金。

“她当时装得跟小白兔似的,”A告诉记者,要求对方将现金拍照,方会继续转款。

半小时后,L发来照片。



发现金照片(图片来源;供图)


再次转款后,A仍心存疑虑,要求对方拍视屏佐证,却并未得到回应。

“麻烦死了,现在掉一车钱”

基于多次合作的前提,最终A向对方提供的4个银行账户,共计转款80万人民币。“当时没想过会有问题。”

多次催促对方付款后,L打来电话,自称正在数钱,并敦促他继续转款,但被A拒绝。



L要求付款(图片来源:供图)

最终,L不仅未支付澳元现金,甚至始终没有出现,“我这才觉得事情不对。”

他告诉记者,随后赶紧打电话给中国的警察朋友,冻结了对方账户,但仍有8万人民币被从ATM提走。

不久后,A发现自己的澳洲账户被冻结。他向记者描述,这是对方的骗汇套路,向银行申诉被诈骗,而后将已汇出款项原路退回。



催促对方交易(图片来源:供图)

“好在我已将大部分钱转走了,损失不大,只是非常气,想要曝光她。”A仍气愤不已。

记者建议A去报警,他表示“报不了警”,因为不知道对方具体信息。可随后又向记者证实,L提供的驾照为真。

“威胁说要弄死我!”

为此,记者辗转联系到L,她却告诉记者,“我才是真正的受害人!”

据L讲述,跟她换汇的是个女生,却有7个以上的他人银行账户。与记者沟通的A,是一名男生。

她表示,对方虽然汇入人民币,但均为赃款,包含一级涉案款、刑事款、诈骗款。

她还称,对方“背后的势力太大,手太长”,更知悉自己及家人在中国多个银行的交易记录。

她称,报警后,对方账户被冻结,可能也因此被激怒,“威胁说要弄死我!”

L自称身心俱疲,悔不当初,“只怪我贪心0.2的汇率。”

记者调查后发现,A与记者联系的微信号,还牵涉进另一桩换汇事件(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受害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