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月提议对中国钢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特意选在匹兹堡面对钢铁工人的演讲中披露。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公告,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升至100%。

特朗普时代,美国发起多轮贸易战,对从中国进口的3000多亿美元的商品提升关税。拜登上台后,大体保留了这些关税,只对其中一些货物进行豁免。同时拜登指派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对特朗普时代的关税进行复审,历时四年后在本周二戴琪公布了长达193页的复审报告。

报告称,关税有效地鼓励中国采取措施消除一些与技术转让相关的行为、政策和做法;但中国并未追求根本性改革;对华关税对美国总体经济福利有轻微负面影响;有助于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而增加从盟友进口,增强供应链韧性。

报告发布后,白宫紧接着公布了上述180亿美元的新一轮关税,包括13项,除电动车外,还有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关税率从7.5%提高至25%;太阳能电池从25%提高至50%;注射器和针头从0%提高至50%等。

白宫的公告显示,此举旨在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去年底,已有消息称拜登政府在考虑对中国电动车等商品提高关税,以增强美国自身的清洁能源产业。此后不断有美国议员发声

今年耶伦访问中国时提出了“产能过剩”,并点名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清洁能源产品。此后习近平访问欧洲,也就“产能过剩”的问题与冯德莱恩交锋。此次加征关税列的货物列表完全涵盖了耶伦点名的几项。

影响几何

就电动汽车而言,新关税可能不会对中国企业产生什么直接影响,因为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大多被汽车关税拒之于美国市场之外。

中国向美国出口电动车很少。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仅吉利汽车(GEELY.UL)向美国出口了2217辆汽车,是唯一一家向美国出口汽车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而且吉利汽车也不是直接出口,而是通过其“极星”(Polestar)品牌。

该品牌是吉利和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被吉利收购)成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大部分汽车在中国生产,由吉利控股。

极星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上个月告诉路透社,该公司正在加快在中国以外生产更多汽车的步伐。他说,极星的目标是在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的销售比例分别达到40%、30%和30%。

英格拉特称,极星将从2024年开始在南卡罗来纳州为美国和欧洲市场生产汽车。



图像来源,Getty Image


图像加注文字,极星(Polestar)电动车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背后控股是中国吉利。右一为该公司CEO托马斯·英格拉特。相比电动汽车,美国加征关税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影响可能更大。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称,目前超过80%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在中国进行,而在中国生产一块电池板的成本要比美国便宜60%。

目前,中国太阳能企业大多从第三国将产品出口到美国,以避免受到限制。PV Tech(每日光伏新闻)的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的太阳能板制造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约为六成。而美国企业也在寻求对这种“绕道”贸易征收更高的关税。

更进一步的影响是,中国是否会报复?艾奥瓦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表示,预计北京会对拜登政府的关税计划作出回应,“我们知道特朗普加征关税时中国的反应。他们用关税打击农业。我不能确定中国是否会像特朗普政府时期那样对(美国)农业进行打击,但他们一定会反击”。



图像来源,Getty Image


图像加注文字,美国加州一家教堂屋顶的太阳能板。连锁反应


虽然中国对美出口的电动车数量很小,但海外市场对中国车企意义重大。

今年年初,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开始放缓,大量车企开始降价和裁员,比如比亚迪推出秦PLUS DM-i和驱逐舰05两款车型的荣耀版,起售价均为7.98万元,与同级别的燃油车几乎相差无几。

位于北京的安邦智库发给BBC中文的报告中分析,这种降价竞争的策略可能会对电动车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价格的下降,利润空间也将受到挤压,这将给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带来更大的挑战。

在不少车企看来,海外市场依然是增量所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和海外市场出现比较大的差异,一些在中国市场业绩不佳的企业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早,海外市场转型速度还比较慢。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欧盟,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的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欧洲占比达38%,远超其他地区。

面对汹涌而至的中国电动车,欧盟去年10月也启动贸易调查,遭到中国反对。

本月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暗示,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正在“向前推进”,可能在暑假之前就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研究报告估计,欧盟即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临时关税可能在15%至30%之间。

该机构认为,这远不足以阻挡中国电动车与欧洲当地车辆的竞争。报告指出,即使面对欧盟30%的关税,比亚迪仍可能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直到关税达到45%或甚至55%左右,才可能让比亚迪这样竞争性极强的车企在向欧洲市场出口电动车的生意上无利可图。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


视频加注文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警告说,全球市场正充斥着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它们的价格被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

确实,在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烈度小于中国,车企利润空间要大得多。比如,比亚迪在德国最畅销的Atto3(即中国市场上的元PLUS)车型于2022年9月在欧洲开始预售,当时起售价为38000欧元(30万人民币)。目前,同款车型在国内最低仅为14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巨型工厂已经宣布将建在匈牙利赛格德市,这里属于欧盟,生产的汽车将不受关税制约。

面对欧美在电动车问题上的“夹击”,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分析,中国决策者主要担心无序竞争和产能利用率低,而贸易伙伴则更关注中国整体产能和产量的快速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耶伦对电动汽车(EV)市场供过于求和潜在的不公平补贴表示担忧,而按照中国的标准,电动汽车的产能利用率并不低。

“我们预计,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将有更多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尤其是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对通胀的担忧减弱的情况下。这些调查可能会延伸到中国的海外工厂,包括东盟国家的工厂。”

大选争议

“随着美国大选年的到来,两位候选人为争取选民支持,(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的言论可能会更加鹰派。”苏月进一步表示。

拜登上月提议对中国钢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特意选在匹兹堡面对钢铁工人的演讲中披露。再结合此次新加征关税,有美国媒体称,为了在密西根和宾夕法尼亚这样的摇摆州获胜,拜登已经对中国的钢材加征关税。拜登称这样做是为了美国经济安全,是战略性的决定,然而美国购买的中国钢材和电动车微乎其微,拜登的决定显然是为了讨好这两个州的选民。

他的对手特朗普也在竞选中说,如果当选,他将给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特别指出,如果他11月败选,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将面临“血雨腥风”。

路透社分析称,拜登希望将自己的做法与特朗普进行区分,特朗普提出的全面征税60%的方案被白宫官员认为过于生硬且容易引发通胀。

拜登在匹兹堡的演讲中还表示:“我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我寻求的是公平的竞争。”

但是美国自身也在高额补贴电动车行业。2022年8月16日,拜登正式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将重点支持电动车、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在北美进行组装的新车,消费者最多可获7500美元补贴,不过其中要求中国产的部件低于一定比例。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补贴则在美国开启补贴的同一年取消,此前每车补贴在1000至2000美元之间,12年间补贴1500亿元人民币。

“当我们正在做同样的事情时,这很难说得过去。”卡托研究所贸易专家斯科特·林西科姆向美媒称,“事实上,当你的论点是‘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着我做’(Do as I say, not as I do.)的时候,其政治和话语效果将不可避免地打折扣。”

民主党俄亥俄州参议员布朗(Sherrod Brown)则敦促拜登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以及美国人的信息安全。他认为,征收关税还不够,需要禁止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

今年 2 月,拜登还下令调查中国的“联网汽车”是否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中国则刚刚结束类似的“风险排查”,经过三年的时间,上个月在数据安全方面给特斯拉“开绿灯”,后者当日股价大涨15%。

拜登找借口对华打响“全球绿色贸易战”?美州长:将打击每个美国家庭


“欢迎来到全球绿色贸易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借口中国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5月14日宣布对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华尔街日报》同日在社论中如此写道。

《华尔街日报》14日说,此举肯定会扰乱美国企业供应链,提高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成本。事实上,不少外媒报道提到,上述消息一出便遭到代表进口商利益的美国贸易团体们的猛烈抨击。科罗拉多州民主党籍州长贾里德·波利斯(Jared Polis)也说,这对美国消费者而言是个“可怕的消息”。

美媒分析,拜登的最新“转向”展示了当前美国贸易政策的一个核心动态,即两党领导人竞相对中国施加强硬的贸易壁垒,以在11月大选前争取更多选票。但《华尔街日报》警告,拜登及其前任特朗普之间已然挑起的“关税竞标战”,“对任何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增税将打击每个家庭”

据《华尔街日报》14日报道,美国零售业领袖协会(RILA)负责国际贸易的副总裁布莱克·哈登(Blake Harden)说:“广泛征收关税不具有战略意义,将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他认为,这最终将“对设法参与全球竞争的美国企业造成阻碍,并对美国工人的工资产生负面影响”。

RILA总部位于华盛顿,协会成员包括苹果公司、沃尔玛、塔吉特、百思买和劳氏公司等大型连锁企业。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NRF)负责政府关系的执行副总裁戴维·弗伦奇(David French)也表示:“在消费者继续抗击通货膨胀的时候,本届政府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对进口产品额外加税,这些税款将由美国进口商支付,最终则将由美国消费者支付。”《纽约时报》称,NRF代表了许多采购或销售中国产品的美国公司。

根据白宫消息,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将从25%调整为100%,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高到50%。拜登声称,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但美联社指出,同为民主党人的科罗拉多州州长、清洁能源倡导者贾里德·波利斯(Jared Polis)对此感到并不乐观。

波利斯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说,对太阳能电池和其他产品征收关税“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个可怕的消息,对清洁能源来说是个重大挫折”。他写道:“关税是向美国人直接征收的累退税,这次增税将打击每个家庭。”所谓累退税,即越富有,税收压力越小。据悉,科罗拉多州有超6.4万人从事清洁能源行业。



《华尔街日报》称,加征这些关税的目的之一在于遏制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向海外“倾销”清洁能源产品等,另一个目的则是引发各种供应链进行一次重新配置,包括在美国建立更多制造业和更多的近岸外包。但穆迪分析公司供应链战略高级总监约翰·多尼吉安(John Donigian)警告,更高的新关税将“给本已紧张的供应链环境带来额外的风险和复杂性”。

报道说,尽管拜登政府希望美国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但其还没有为美国公司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包括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定,来保障关税生效后供应链的稳定,而这激怒了一些行业组织。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AFA)负责贸易事务的副总裁贝丝·休斯(Beth Hughes)说:“令人遗憾的是,拜登政府在谈判新的贸易协定或改进现有贸易协定以使其更具竞争力方面无所作为。”

在关税上,美国人已经付出2300亿美元代价


拜登政府14日称,美国将在维持特朗普时期301关税基础上,对华加征关税。除了清洁能源产品,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还涉及芯片、钢铝、医疗产品等,总规模达180亿美元。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5002.91亿美元。

美国保守派智库税务基金会14日发文指出,尽管拜登政府声称,与最初的“301条款”关税相比,对前述个别“战略领域”大幅增税的做法更有战略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最新措施也存在同样的程序、政治和政策问题。

文章表示,许多贸易专家都指出,“301条款”并没有赋予行政部门任意加征关税的权力,加征的关税应该是对调查中发现的危害做出的有分寸的回应。滥用行政权力对“战略物资”任意加征关税,只会为今后更多滥用行政关税权力的行为铺平道路——比如特朗普提出的10%或更高的全面关税、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征收60%的关税、对来自墨西哥的汽车征收200%的关税。

文章还说,特朗普最初的对华关税战不仅未能为受保护地区提供经济帮助,而且还造成了就业损失。美国圣路易斯联储的一份实证分析表明,2018年至2019年美国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的州,其就业和产出的增幅不是小于其他地区,就是负成长。经济学家戴维·奥托(David Autor)发现,关税原拟保护的产业的就业率也并未提高,反而受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年3月引用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数据说,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来,美国消费者已经为太阳能电池板、钢铝等进口中国的商品支付了超过2300亿美元。根据美国税务基金会的数据,这些关税使美国经济每年损失近20万个就业岗位和0.25%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大约700亿美元的年产值。

此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2023年5月的一项研究估算了钢铝关税对部分受影响行业的影响,发现美国进口商承担了特朗普执政期间对中国加征(以及在拜登执政期间大部分保留的)关税的几乎全部成本。USITC提交给白宫和国会的报告说,对钢铝制品和中国商品每多征收1%的进口税,美国市场相关商品物价就上扬1%。

展现对华强硬,美媒:对任何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纽约时报》14日引述贸易专家分析指出,“迫在眉睫的美国大选季”的政治日程很可能是拜登此番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时间点和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灯塔政策顾问公司高级研究分析师欧文·特德福德(Owen Tedford)在一份报告中说:“对拜登来说,关税声明完全是为了选举,因为这将支持他的产业政策议程,并进一步打造他对华强硬的履历。”

美国广播公司(ABC)15日称,尽管拜登政府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新宣布的关税政策代表了拜登的重大转变——就在2019年,拜登还曾狠狠抨击“特朗普关税”说:“特朗普不懂这些基本道理,他认为他的关税是由中国支付的。任何经济学大一学生都能告诉你,美国人民在为他的关税买单。”

美媒分析,这展示了当前美国贸易政策的一个核心动态:两党领导人竞相对中国施加强硬的贸易壁垒。特朗普曾经孤军奋战地破坏两党对自由贸易的信念,而如今这种行动成了根深蒂固的共识。“正如拜登和特朗普之间的差距所显示的那样,仍然存在差异,但自由贸易倡导者现在在两党中都明显处于少数。”特德福德说。

《华尔街日报》14日社论认为,在经济上,拜登的关税肯定会扰乱企业供应链,提高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还可能招致对美国商品的“报复”;在政治上,其通过加征关税展现的强硬表态也不太可能奏效,因为特朗普会进一步提高调门。

“两位候选人已经开始了关税竞标战,这对任何人都不会有好结果。”《华尔街日报》称,按照美国政府当前的关税保护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汽车公司的竞争力将下降。“在经济上击败中国的方法是提高美国的竞争力,这意味着要发挥创新、低税率和监管以及贸易联盟等传统优势,拜登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

《华尔街日报》还批评,拜登政府当前的政策与愿景自相矛盾,一方面希望每个人都能购买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又利用关税提高进口电动汽车的价格,简直“太荒谬”。“拜登的关税政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糟糕的产业政策是如何以纠错之名与另一个糟糕的政策所叠加的。”文章总结道。

针对美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4日回应表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发言人强调,美方提高301关税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这将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北京对美国的关税报复可能即将到来!


中国似乎仍在权衡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新关税,但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告诉雅虎财经,北京的报复可能即将到来。

拜登表示,中国可能以提高关税来回应美国对中国进口货品加征关税的新举措,但这不太可能演变成全球冲突。

美国5月14日宣布,将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货品加征关税,包括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等。中方表示强烈不满,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拜登周二在接受雅虎财经独家采访时说:“我不认为他们的回应将导致任何国际冲突或类似的事。但我认为他们可能会研究如何向我们提高关税,或许是针对不相关的产品。”

拜登表示,他预计即将到来的贸易冲突将是可控的,他告诉雅虎财经执行编辑布莱恩·索兹(Brian Sozzi),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太过分了”。

拜登补充说,美国面临的风险很高。他说,中国的目标是让廉价的政府担保商品充斥市场,试图“让其他人破产,然后他们接管”。

另据法新社报道,拜登周二在华盛顿的一场演说中指责北京在贸易上“不老实”。

专家表示,中国的任何反应都可能看起来非常不同。这是因为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一篮子商品大不相同(更不用说规模更小了)。

华盛顿国际贸易律师阿什利·克雷格(Ashley Craig)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并没有从美国购买太多东西。”

但是,就像川普时代发生的中国报复一样,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的一些重要行业可能会感受到最剧烈的冲击。

例如,这可能意味着对机械制造商的影响。克雷格说:“我想到了卡特彼勒(Caterpillar)。”

中国政府的反应也可能针对希望向海外销售农作物的农民,以及化学品等其他商品的制造商。



拜登的共和党对手、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周二在纽约接受封口费审判后回应拜登的声明,指责拜登应该对所有中国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并补充说:“中国现在正在吃我们的午餐。”

当被问及川普周二在白宫发表的评论时,拜登回击说,川普“长期以来一直在给他们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