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是我关注的第一个国际经济指标。
这两年日元持续下跌,美元/日元汇率从徘徊了多年的1:110左右起,一路跌跌不休,120、130、140、150等整数关口逐步破掉,今天(4月29日)更是一度达到了1:160。日本GDP受汇率影响大幅后退,从世界第三跌到了第四,日本国内的工资水平也快跌到发展中国家了。
1980年至今的美元/日元汇率变化
不由得想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八十年代,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一次日元贬值的亏了。
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父亲差不多每年都要到日本出两次差。当时为了防止出国人员肩扛拖拽外国电器产品有损国家形象,国家成立了出国人员服务公司和外汇商品提货处,分别归经贸部和教育部等出国人员多的部门所属。出国人员每次出国或是每半年可以用外汇免税购买“一大一小”两件进口家用电器。标价用美元,购物用美元等外汇硬通货,但是没有美分硬币找零,需要找零的时候用女士丝袜和吉列刀片。可以买到松下、索尼和德律风根等品牌的彩电、东芝冰箱、三洋洗衣机、先锋和飞利浦的音响组合等“大件”,也可以买到微波炉、榨汁机等“小件”,还有些不要指标的石英钟、地秤等。
爸爸好不容易攒了折合三百多美元的日元,要我去提货处买一台全家盼望已久的20英寸松下彩色电视机。没想到当天日元大跌,折成美元后不够买松下彩电了。当时也找不到电话机向家长请示,就自作主张买了台便宜些的西德制造GRUNDIG(古兰丁)彩电。回家后被全家人埋怨,这就是我第一次吃了汇率变化的亏。
记得1979年父亲第一次出国去日本,当年是70块人民币换一万日元,爸爸的月薪还不到一张日元纸币。爸爸带回来一罐日本UCC易拉罐咖啡,估计是哪个日本朋友随手从自动售货机买来送给他的,他舍不得喝带回来给了我。
爸爸还去逛了日本超市!其实那时候还没有超市这个名词。要知道那时我家楼下的菜站,还是泥土的地面。爸爸和范曾先生都讲过同一个故事,他们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国人,穿着北京红都订制的有些土气的西服,一有空就去超市里转。琳琅满目的商品把两个人看傻了。范先生手里有三个100日元的硬币,掂量来掂量去,最后买了三个学生用的横格本,他自己、我爸爸每人一个,第三个送给了书法家刘炳森先生。
口袋里只有三个100日元硬币的两个穷光蛋 作者供图
1994年我去日本留学,说得准确些是勤工俭学,那时100日元牌价是八、九块钱人民币,黑市上会更贵些。1994年有一天,100日元牌价涨过10元人民币,这个几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只持续了一个上午。
那时饭店吃一顿套餐要五六十块人民币起,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北京的十倍,日本的高物价吓死宝宝了!好不容易爸爸的工资涨到五六百块钱了,还是不到一万日元。我在日本边打工边读书,好在花的也是日元挣的是日元。有个中国女人到日本后想与国内的丈夫办离婚,作为给丈夫的补偿,她把丈夫办到日本探亲,洗了两三个月的碗,置办了好几件家用电器。我劳动一小时可以挣六七十块人民币,顶上国内人干好几天了。那时候我每天都要留意一下日元汇率,计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1997年毕业后我在东京找了一份工作,月薪25万日元。所得税从工资里面扣除,实际上是在东京缴纳。我居住在东京北面的茨城县,住民税要自行在居住地申报,于是去了县里的税务局。日本的公务员对老百姓都客气得很,问明来意后,税务官问我,你父母都健在吗?他们的收入是多少?我折算了一下父母的收入,都不到一万日元。人家应该早就知道,只是核对一下。税务官告诉我:你把父母都申报成抚养人口,这样可以少交些税。这样我的住民税大幅降低,等长女出生的时候,又退回来了一大笔钱。作为孩子降生的礼物,市政府送了一本精美的大相册和一大袋洗衣粉。
后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相对稳定了下来,我的关注点也从日元/人民币变成了美元/日元。2003年我被国家派到日本工作,日元汇率是我每天必须观察的经济指标。我的工资是美元,记得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000美元,扣掉7美元的公车私用,还剩993美元,折合日元约13万。日本的清洁工也比我拿得多。领导嘱咐我,工资数不许让日本人知道。哎,收入低还要保密。可发我工资的中国银行东京分行的柜台里都是日本人啊!
离开日本是2007年,因为“车改”买了辆本田飞度作为私车,包括私车公用补贴在内,已经能拿到24万日元了。
2004年,本文作者参加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办的建国55周年招待会 作者供图
2007年已经开始有中国人在日本采购了。记得电视上日本记者采访一位上海阿姨,问她在日本的花钱预算,她掏出来一大把日元对记者说:我没有预算,花光了为止。惊得周围大家目瞪口呆!
后来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国家推出了四万亿发展经济,房地产价格上来了,觉得自己口袋里有些钱了,同时日本也变得便宜起来了。“爆买”的意思是疯狂购买,本是个日语词汇,特指中国游客去日本疯狂购买东西而造出来的新词。2015年,“爆买”这个词获得年度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
有钱了的中国人开始在日本大肆采购,从电饭煲、智能马桶盖到房子、土地、艺术品、威士忌酒等等。听说有人开车到乡下小酒馆扫荡日本老威士忌。载满中国游客的邮轮登陆九州,当地超市通知居民提前备货,游客来了连卫生纸都要扫荡一空。刚富起来嘛,可以理解。总的来看,日本人对此还是非常友善和理智的,也许有反感但不会那么激烈地表现出来。还有就是制度,例如日本的房地产没有任何限购,对本国人和外国人一视同仁。
再说说宏观经济。1978年日本GDP超过万亿美元,是当年中国的6.8倍,1993年由于汇率变化,日本GDP是中国的10倍,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精彩的激动人心的拐点时刻来了。此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曲线大角度斜线拉升,现在中国GDP已经是日本的三到四倍。
从1979到2019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中国挣了好多好多money,每年的GDP增长平均为6.5%,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经济奇迹,足以赶英超美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种种原因,为经济高度成长付出了极大代价的普通的中国人未能普遍均衡享受到发展的红利,这里不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老百姓有了成排成片的汽车,最穷的人也能吃饱穿暖甚至吃得起肉。
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日本和日元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经济成长原始积累的相当部分是日本用日元贷款方式借给我们的。想提醒大家的是,要想想谁帮过我们,谁借给我们钱给我们投资,谁教给我们技术和管理经验,谁又给了我们订单、买了我们的产品。
八十年代初,在日本市场上只找到一样中国产品——四川豆瓣酱,还是在日本被去掉简易的包装重新装瓶包装过。随着大量日本企业进入中国,我们学会了造现代化的产品,中国产品Made in China才能铺天盖地遍布日本,有了产品,有了就业,有了技术,对帮助过我们的人务必心存感激。2010年前,我们还琢磨着怎么从日本弄个手机回去。2012年我在东京的二手店里发现有二手华为手机。有价值的产品才会被放在二手店里销售,否则早就扔了。
1986年,日元汇率上涨突破1美元兑160日元时的带着兴奋的日本报纸
爸爸长期从事中日友好交流工作,特别是东京,充满了他的回忆。爸爸退休后特别喜欢去日本走走,大约是在2010年后爸爸去日本再也不用省吃俭用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每年我都带他去日本,只是老朋友越来越少。我领他住高级的酒店,吃高级的饭菜,乘坐新干线坐一等车(东海道新干线没有商务车,最好的就是相当于一等车的绿色车厢)。回想自己也曾说过暴发户式狂妄语言:“咱们是中国人坐一等,二等留给日本人”。后来反思,做人要谦虚,狂妄不对。随即把微信上的个性签名改成了“做谦虚的中国人”。再后来就是疫情三年了,爸爸也走了,再没机会去日本享受他最喜欢的中华料理了。
2016年女儿高中毕业后自己选择去日本读书。与我初去日本时的惴惴不安不同,孩子是带着满满的自信去的。她考上了日本一流的庆应义塾大学,大学里学习成绩一流。她的爸爸似乎也比很多日本同学的爸爸有钱,她再也不用干苦力了。我也大可不必嘱咐孩子要给中国人争光,她已经是第一了。
打工是每个日本学生的大学生活必修课,课余她也像日本学生一样,做些教英文、辅导中学生功课等轻松愉快的劳动。孩子一个人在国外生活不容易,提出每周请个日本阿姨帮她收拾屋子。一次三四百人民币,价钱倒是不太贵,我太太听了后惊得目瞪口呆。我知道太太一定是想,这可是个令人羡慕的好工作,除了工资还能得到些人家不要的生活物品。我肯定她的第一反应是:我去干行不行?
日本人没有请人帮忙做家务的习惯,我在一个留日的群里讲起这个事情,也让群友们吃惊不少。群友著名记者徐静波先生说:来日本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日本阿姨是什么样子。日本阿姨是出来赚外快补贴家用的家庭主妇,从进屋起就不停地干,而且工作技巧高超。一个不擅家务的女孩子会把家弄成猪窝,找人帮助收拾肯定是正确的。两代留学生的境遇,从父辈的四处找临时工,反转到现在孩子们请人帮忙收拾房子的富足生活,就发生在这短短的二十年。
2017年,有位山东大哥想做人才派遣,派出养老护理员去日本边工作边学习,可我和他一起反复计算,怎么算工资也算不够。那时候日本养老的一线护理初级员工扣掉税只有七、八千人民币,已经感觉出部分行业中国人的工资开始比肩日本了。日本企业在海外的驻在员开始抱怨工资低了,低于中国现地雇佣的高管和高级白领。
我们在日本,从一贫如洗到经济上扬眉吐气,仅仅用了短短二十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常有人说起日本就说“失去的三十年”,我深深不以为然。日本经过高速成长期步入了稳定的状态,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风气也从浮躁到祥和,人家是越过越好的。我们也不用发愁日元贬值。日本企业拥有大量的海外资产,升值贬值对于大企业来说只是海内外资产相互对冲跷跷板而已。老百姓虽然苦于日元贬值造成的输入性通胀,但学生毕业就有工作,孩子上学免费看病几乎不要钱,每个人都享有完备的医疗社会福利,焦虑也只是口头客气客气而已。
深感我们中国的国运好,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中国人勤劳。必须放弃暴发户式的心态,继续虚心向日本学习才是正道。回想起在日本捡东西打零工的日子,那时候我们太苦,写到这里我被自己感动到了,现在已是泪流满面。特别怀念在我们穷苦困难的时候激励过我们帮助过我们的一个个普通的日本人,好多老人家已不在人世,谢谢你们!
写于1美元换160日元当天,以示纪念。
大米
2024年4月29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川云记(ID:chuanmoyunxian),作者:大米,编辑:凌朵云